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店铺风水谈     
慧缘 《国土经济》2005,(2):32-34
经商店铺的风水选址,主要在于怎样选择一个能保证商家精力旺盛、招迎顾客、利于买卖,能带来生意兴隆的好环境。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富豪商家的店铺位置都是非常好的,也都是按风水学家的意见设置的,所以财运都很不错。选择经商的店址,民间俗称“选码头”,“码头”位置的好坏,对经营的生意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地下保单”,民间通常是指设立于香港、澳门的保险机构签发的承保中国内地居民人寿保险的保单。但是,根据中国保监会有关人士的解释,由于这种保单是由境外保险机构签发的,承保的又是内地居民,所以应该称为“境外保单”;所谓“地下”是民间的俗称,意指其“不合法”与“隐秘性”。  相似文献   

3.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民国时期起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相似文献   

4.
春节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二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相似文献   

5.
黄梦其 《乡镇论坛》2014,(10):26-26
“清问: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具备哪些条件?” “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吗?”  相似文献   

6.
历来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近日接连有三家知名民营企业倒闭,引发社会关注,有关“钱荒”“倒闭潮”等议论突然升温,有财经界评论员甚至称“温州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  相似文献   

7.
吴琳波 《中国审计》2003,(24):59-61
土族婚礼是世间最奇特、最热闹、最壮观的婚礼,整个婚礼犹如一出精彩美妙的歌舞剧,演义着土族独特的婚礼风俗。 土族婚礼作为一出大型歌舞剧,大致可分为四场,前两场在女方家举行。迎娶新娘的前一日,女方家设嫁女宴,将新娘的嫁妆及新娘准备抬进男方亲朋的“针线”一一摆开,供人观赏,新娘在至亲女宾的陪伴下,唱起《哭嫁歌》……  相似文献   

8.
送灶     
过罢腊八忙送灶,农历年尾,辞旧迎新的风俗就是多。腊月二十四“送灶”,就是一个传承已久的民俗活动。 “送灶”,家乡俗称为“灶老爷上天”。传统中的灶老爷相貌不俗,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灶神名隗,姓张,字子郭,状如美女”。这位灶老爷是灶头小神仙,由于贴近普通百姓,民间因此恭而敬之。  相似文献   

9.
磕头是旧时礼节,但直到今天,一些地方的人家,特别是某些有老人的家庭,仍然有磕头的习俗。“磕头”,是民间俗称,文言称之为“叩首”,白话称为“叩头”。磕头,就是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点地,是一种很高的礼仪,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形式。拜年磕头。每年正月初一,青年和儿童给长辈拜年,就要磕头。长辈一般要给磕头的儿童压岁钱。如果关系比较远,不给钱,也要给些糖果、玩具之类,算是长辈对孩童尊敬的—种答谢。如今在乡村的一些人家,过年仍然给老人磕头,作为一种传统和家风,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0.
王昌卫 《乡镇论坛》2014,(33):34-34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常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糖画,相传它是在明“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相似文献   

11.
打泥巴     
湖南省淑浦县的瑶族,有一种传统的定婚仪式——打泥巴。他们认为泥巴是世界上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对泥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男女定婚的那天,男方托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媒人手拿一把老油纸伞和一只大公鸡,天亮时带领几个挑担送礼青年去女方家。定婚礼全是食品,女方家以此招待媒人等一行客人。在客人举杯畅饮之际,女方家的客人便从水田里挖来一担稀泥巴,守候门外。酒过四巡,屋内突然  相似文献   

12.
在湘楚大地的农村,有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古老而有趣的风俗,即整个婚事都离不开鸡蛋,真可谓是无蛋不成婚。在湘东地区的一些山村,男方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若吃到的是一碗光汤汤的素油面条,则表示女方对媒人的冷淡;若女方给媒人吃的是鸡蛋挂面,则证明这门  相似文献   

13.
笑口常开     
李老汉进城李老汉进城后,在一家歌舞厅前歇脚,见门口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严禁穿背心、裤衩入内。李老汉“呸”地吐了一口,心里暗暗骂道:“他娘的,早就听说城里的歌舞厅是个爱出事的地方,还真是不假。这不,连背心裤衩都不让穿了,都光着进去,还不乱了套。”巧辩一对青年结婚后,新娘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瞎子,婆婆发现自己的儿媳只长着九个手指头。于是她俩气呼呼地找到媒婆,责问她为什么骗她们?媒婆回答:“我并没有骗你们呀。当初我就说得很清楚,我说男方没见过什么世面,你们女方家说没关系;我说女方办事十拿九稳,你们男方…  相似文献   

14.
灶神,民间俗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也称“东厨司命”。   唐代传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 "。后来,民间为这位灶王爷编了不少传说故事:张单 (或称张郎 )娶妻丁香,丁香孝顺公婆。后来张单出外经商发了财,别恋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只给丁香一头老牛、一辆破车。老牛破车把丁香拖到一位贫穷老太婆家。丁香嫁给老太婆打柴的儿子。海棠好吃懒做,失火烧光家产,张单只好流浪讨饭。腊月二十三,他到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因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 (都姓张 ),玉帝封他为灶王。   灶神最初大概只管…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民币升值有一个所谓的“阴谋论”,它经过《货币战争》一书在中国民间得到广泛流行,读书作者提出,人民币升值是西方金融家对中国的一次剪羊毛,是对中国财富的掠夺。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6.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香包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香包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相似文献   

17.
在经过神秘的“选秀”程序之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民间资本获得了发起成立5家民营银行的试点机会。终于打破玻璃门 截至去年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获得名称核准的民营银行就超过70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年末,中国金融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古城平遥。“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以明清票号方式命名的小额贷款公司揭牌成立,山西票号在沉寂近百年之后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两家注册资本分别为1700万元和1600万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组建而成,这被看作是中国迷茫已久的“草根金融”的一次重大胜利,标志着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9.
建设     
《乡镇论坛》2014,(27):4-5
在文化部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湖北省谷城县湖北越调以传统戏剧入选。 湖北越调是由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高亢激越风格,又融合了本地“襄阳腔”的繁音激骤特色,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剧种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8,(6):82-82
1989年6月,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越过“三八线”,成为南北分裂50年后第一位访问朝鲜的民间企业家;1998年,83岁高龄的他再次赶着500头黄牛越过板门店。一次次穿越寄托着他对南北和解、祖国统一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