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孝在嘴上     
李贵德 《乡镇论坛》2009,(27):M0002-M0002
我有个文友的儿子.每次我去他家闲坐.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向我“汇报”他爸爸最近的创作成果,言语间流露出无比欣喜与自豪。这无疑是对他爸爸的一种赞赏.使我的那位老友美滋滋的.满脸堆笑。小伙子对爸爸的赞赏,我以为是对老人身心健康极其有益的精神孝敬。  相似文献   

2.
陈淀国 《乡镇论坛》2013,(36):42-43
不知不觉,笔者来到海南省澄迈县已有五六天了,不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宾馆里,每当问起罗驿村,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罢,甚至包括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进一步的回答都是带着由衷赞赏和羡慕的口气:“历史悠久”“名人荟萃”“长寿老人多”“幸福指数高”等。  相似文献   

3.
出门子     
李志明 《乡镇论坛》2008,(27):16-17
“出门子”是我们家乡的土活,通俗说法就是走亲戚。 农村走亲戚,比较集中是在年初二到正月十五这段闲日子。平日各忙各的,亲戚之间很少见面,借过年的机会,相互走动走动,看看老人,唠唠家常,借儿盅酒交流一下感情,不但是农村的一种重要礼节,也是农民休闲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士楚 《乡镇论坛》2008,(19):15-15
我们湖南省龙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全县近54万人口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5.5万人,其中依然居住在乡村的老人有3.68万人。我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长期与弱势群体接触,时常带着一种责任来思考“农村老人谁来养”这一沉重话题,期盼着社会保障体系尽早完善,  相似文献   

5.
致富启示     
八种值得开发的“银发生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开发一些适应“银发族”的事业,是大有前景的。当前可开发的有8种产业:一、老人专用辅助器材产业。例如老人专用床、浴缸、淋浴器、马桶、尿壶、保温电瓶、书桌、电话、紧急呼叫器、电动轮椅、按摩器材等。二、社区居家老人服务公司。此类公司所提供的老人服务,正迎合老人家庭中子女因上班、上学而人手不足的需求。一般说来,指老人生活上所需的清洁、淋浴、购物、煮炊、医药、护送看病、读报、聊天、写信等家事服务,以及卧病老人的护理和紧急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10,(11):210-210
我走在社区的林荫大道上,旁边一老大妈对一老大爷说,咋还有年轻人住这哪。这对老人正“赶集”,前往一辆停靠在路边的社区大巴,集体逛街去。大巴前已经汇聚了很多老人。我有一种闯入老年人专属地盘的突兀感。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宁波市一村支书来信询问:我所在的村甲组中有一位孤寡老人,村里一直按特困户给予照顾。老人在乙组的侄子也对老人的生活给予了照顾。老人过世,村里根据其侄子平时的照料,决定将老人的两间老房由其侄子继承。但是,在处理老人遗留的两亩承包地的问题上,村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承包田是可继承的财产,应由老人的侄子继续耕种;另一些人认为,该承包田属甲组所有,应当收回,交由甲组村民承包。请问,我们应如何处理?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4条规定,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8.
每当圣诞来临,上哪个国家的纳粹受封慰问信(用德文和写)和一箱老人圣诞诞树、老人穿的暖拖衫、火腿肠等)。根赔偿政策,“对世界营幸存者设立专门的龄和居住国的民俗定无论居住在世界害者,都会收到一所在国两种文字书用品(如小型的圣鞋、老人穿的羊毛据德国联邦政府的各地仍在世的集中档案,按性别、年期慰问”。德国政府还良心债,一还就是六十多年。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人的“吃”,即膳食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点国外起步较早。一些国家的养老院,配有专门的营养师、食物配方专家进行老人膳食搭配菜肴设计,在不少国家的餐饮业,不仅设有专门的老人餐厅,一些餐厅还有老人餐桌,并由服务人员精心伺候,有的还进行喂食,使老人品尝佳肴,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10.
茅理翔做事相当谨慎,对儿子的接班奉行“扶上马,送一程”,“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使得儿子的接班显得水到渠成。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种使家族事业得以传承的体制,而其“勇于言退”的决心也值得赞赏,要知道“飞翔”、“方太”的品牌和事业几乎是他第二个儿子。  相似文献   

11.
袁芳 《乡镇论坛》2014,(14):29-29
不少老人视力都大不如前,尤其是患有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尽管老人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下降,但老人对红色等鲜艳的颜色还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不妨把老人最常用到的东西换上或者增加一些红色等鲜艳颜色的装饰。比如,给老人的手机增加—个红色或者粉红色的手机套,把老人的杯子换成大红色的陶瓷杯,把老人常用的钥匙上加一些橙色的挂件等,方便老人找到。  相似文献   

12.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0,(13):48-48
敬老院登记处 敬老院登记处传来阵阵争执声,原来是登记员和两位老人在争吵。其中一位老人指着旁边一位老人对登记员说:“他都可以进敬老院了,我为什么不能进?”  相似文献   

13.
磕头是旧时礼节,但直到今天,一些地方的人家,特别是某些有老人的家庭,仍然有磕头的习俗。“磕头”,是民间俗称,文言称之为“叩首”,白话称为“叩头”。磕头,就是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点地,是一种很高的礼仪,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形式。拜年磕头。每年正月初一,青年和儿童给长辈拜年,就要磕头。长辈一般要给磕头的儿童压岁钱。如果关系比较远,不给钱,也要给些糖果、玩具之类,算是长辈对孩童尊敬的—种答谢。如今在乡村的一些人家,过年仍然给老人磕头,作为一种传统和家风,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4.
孝心无价     
听一位研究古文字的教授讲,“孝”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一个少年人牵着一位老人的手,慢慢地在走。“孝”字从右上到左下那长长的一撇,便是老人飘荡的胡须……不知这说法是否为史学家定论,是否无懈可击,但它以一种恒远的温馨,包含着淡淡的苦楚沉淀我心,感到一种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怀,一种更为年轻的个体对即将逝去的年华无微不至的关照与挽留。“孝”是东方文化灿烂的遗产,但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身份却很有几分可疑。和它比肩的‘忠”的地位,则要光辉伟大得多。国家、民族、政党、军队……都是需要‘忠”的,而在“忠孝不能两…  相似文献   

15.
辞职     
郝军祚 《乡镇论坛》2014,(25):45-45
成为一名合格的肿瘤科医生,是小华早年树立的职业理想。然而,当他如愿以偿后,烦恼却接踵而至。这天,小华接诊了一位罹患癌症的耄耋老人。检查之后,小华发现老人的癌细胞早已扩散至全身,治疗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观察老人的穿着情况,可知其家境一般,完全没有必要再为此花费。好心使然,小华便对老人的女儿建议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6.
马文 《企业活力》1998,(12):30-32
美国投资专家经常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偏爱一种股票。这确是明智之言。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美国最受赞赏的十大公司的股票,那你尽可以放心了;如果你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投资于通用电气、微软、可口可乐、英特尔、惠普、西南航空、伯克希尔、迪斯尼、强生和默克等十大公司,...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问一位老家在农村的老人,到北京来感觉生活最方便的是什么,原以为老人会说看病、买东西方便什么的,结果老人的回答却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老人说是洗澡最方便。老人的家在山西省襄垣县,老人说过去就谈不上洗澡,夏天在河里游个泳就算洗了。就是现在,洗个澡也要走上几里地到镇上私人开的澡堂去洗,哪像在北京,冬天也能天天在家里洗热水澡。  相似文献   

18.
蜿蜒曲行了110年的滨洲铁路,见证了刘山老人闯关东后的人生 有一种路是来而无往的。越是正月里,82岁的老人刘山越是怀念自己当年的所弃之地一山东。“不知道关里家现在咋样?”刘山总这样叨唠。  相似文献   

19.
由华东 《英才》2010,(3):117-118
86岁的老父亲现在是家里唯一健在的老人了,他让我时刻牵挂。每次出差回来,我都要回家看望他,不出差则每周都去。老人年纪越大,心理关怀对他越重要,老父亲恨不得小辈们天天守在身边才好。他跟我妹妹住的比较近,  相似文献   

20.
陈迎辉 《活力》2005,(6):332-33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我们后人对他的许多作品都是赞赏有加,感慨万千。现就其《前赤壁赋》一文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