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雄 《浙江经济》2000,(7):34-35
90年代以来,浙江经济增长率出现了连续6年小幅回落的情况,GDP增长率从1993年的22.0%降至1999年的10.0%,回落了12个百分点。1999年浙江经济走出1998年的低谷,特别是工业企业效益开始明显回升。据1.31万家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不久前表示,2009年,在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宏观总体的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8.7%,从而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0轮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望上升到9.5%,开始进入新一轮即第11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统计数据我们已知我国GDP由1990年3年3.8%的低谷,迅速上升到1992年的14.2%的高峰之后,自1993年起已经平稳地回落到1999年的7.1%,连续地下降了七个年头,平均每年回落一个百分点。2001年经济速度的增长率,应该出现止跌回升的新拐点,这是众望所归。很多经济界知名人士,做了这样或那样预测或论述,在此时刻,我想谈一谈边际消费倾向与加速数之间的关系及GDP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1998~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重要转变的时期。从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看,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段时间延续了1997年的经济回落态势,在3年的时间内,经济增长率始终在8%左右波动,既没有持续回落,也没有持续回升。可以说这是两个周期过程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罕见的由萧条到回升的较长时间调整。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以扩大内需为主。为此,将其独立出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9,(7)
关于1998年GDP增长率 1998年,刚经历1997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经济一片惨淡,我国也受到影响,能否保住8%的GDP增长率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了以前用以向世人夸耀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幼稚主张,着手用政府债券这一政策工具筹集资金,发展经济。1979年开始向国外举债,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1542.21亿元。特别是本次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以来,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大增,从1994—1998年,累计发行国债10028亿元,约占全部发行国债的87%。其中,1997和1998两年共发国债5640.8亿元,占近18年发行总额的48.9%。1998年,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 GDP 的比例为14.5%,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7.
据<200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道,2002年上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从而使上海的GDP连续11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由此推算,在2003至2010年这未来的8年中,上海的GDP平均增长率只需保持在6.72%,则到2010年,上海的GDP就将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9102.3亿元.然而,上海经济的未来走势究竟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它的增长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将对此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拉美经济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增长率创20年来的最高记录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预测,2004年拉美经济的增长率将高达5.5%,人均GDP增长率可望达到4.0%(见表1),从而创造了80年代初拉美债务危机以来的最高记录。①表12000~2004年拉美GDP增长率%20002001200220032004GDP增长率3.70.4-0.51.95.5人均GDP增长率2.1-1.1-2.00.44.0资料来源:ECLAC,Preliminary Overview ofthe Economies of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December2004.2004年拉美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条件较为有利。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带动了世界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价格,扩大了对拉美初级…  相似文献   

9.
重要更正     
本刊6月9日出版的2008年第21期刊登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一文,是本刊记者根据许宪春同志5月28日在“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所作的《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演讲采写的。文中关于“此轮经济周期中,物价增长的峰值比经济增长的峰值会滞后两年,也就是通胀峰值会在2009年出现”的说法,系记者个人的错误理解,并非许宪春同志观点。  相似文献   

10.
重要更正     
《中国经济快讯》2008,(23):25-25
本刊6月9日出版的2008年第21期刊登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一文,是本刊记者根据许宪春同志5月28日在“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所作的《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演讲采写的。文中关于“此轮经济周期中,物价增长的峰值比经济增长的峰值会滞后两年,也就是通胀峰值会在2009年出现”的说法,系记者个人的错误理解,并非许宪春同志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1993—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共回落6年。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1999年以及今后几年,经济增长率还可以适当下滑,这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市场约束来挤压泡沫、推进改革、调整结构。我们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值得商榷和深入讨论的:其一,经济增长率的  相似文献   

12.
一、预测依据城镇化是一定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未来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将是上海以及郊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未来上海经济的发展态势。上海自1993年来,每年GDP增长速度比全国多2个百分点。鉴于90年代后,上海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已不同于全国总体的因素。第三产业对新增GDP的贡献率上升为44%。在第二产业中,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值接近50%。估计上海在下世纪的前10年中,GDP增长率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不会低于8—10%。  相似文献   

13.
李叔昭 《辽宁经济》2006,(8):130-130
1991年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稳定增长,这是美国自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扩张,这一段时间被我们称为美国的十年繁荣。这十年的时间内,在经济高速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呈现出一高三低的良好运行态势。具体来看,美国GDP平均增长率为3.4%,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明显加快;私营企业工人工资年均增长率为1.3%,显著高于80年代的0.2%;失业率从7%下降到4%,充分就业(失业率在5%以下)时间持续了40个月;美国GDP占世界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2001年的32.5%,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也从1992年开始到2001年,一直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4.
随着1999年世界经济复苏,经历了1997~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球贸易开始逐步恢复增长.2000年的形势比较乐观,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达到10.4%左右.除原油价格将继续坚挺之外,受供大于求的制约,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从谷底爬升的幅度仍然较小.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2001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回落至7.7%左右.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我国经济将进入周期下行区间东海证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的报告认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将开始步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预计2008年我国GDP增长10.4%,增速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创意经济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发展20世纪末,创意经济在全球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达到3879.27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7.16%。在英国,1997年—2001年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率2.6%  相似文献   

17.
蔡莉萍 《科学决策》2005,(11):52-54
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与收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1977-1981年为第一周期;1981-1986年为第二周期;1986-1990年为第三周期;1990-2002年为第四周期。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又进入了新一轮周期。下面以第四轮周期为例来谈一谈我国经济周期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冷战后台湾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前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1998年,中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6%,而整个80年代,发达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约3.1%,发展中国家仅为2.5%。1991-199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约2%,其中发达国家1.8%,发展中国家5.4%。可见,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必然引起美国的担忧:"我们最担心的是中国的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体经济》2009,(5):28-29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水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后,广东经济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增长,GDP 从1990年谷底开始往上攀升,1992、1993年达到顶峰,增速高达22.1%和22.3%。过度的经济扩张引发物价迅速上涨和各种经济关系的紧张。为此国家和省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一系列紧缩性政策,促使经济"软着陆"。由此,广东经济在逐步走低中降至1996年 GDP 增长10.7%的较合理增长区间,商品零售物价也从1993年增长18.2%下降到1996年的4.4%。按照以往经济周期的一般走势,人们开始期盼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到来。可是,事与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