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球     
英国电信创造固定/移动融合历史英国电信(BT)日前推出了期待已久的蓝色电话(Bluephone),同时也创造了固定/移动融合(FMC)的历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目前,众多固定电话运营商都在关注或测试FMC服务。去年7月成立的固定/移动融合联盟(FMCA)至今已经吸收了18家成员,覆盖的用户数达到2.4亿。韩国电信等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双模手机,但此前尚没有一家公司能使手机在通话状态下在移动和固定两个环境中自由切换。这也是FMC服务至今没有取得明显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英国电信首次实现了这一突破。该公司在英国推出的蓝色电话,是一种能通过…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5,(11):78-78
针对未来通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日前召开的通信展上,UT斯达康将参展主题确定为“新通信新融合”,全面展示了面向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的业绩领先的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以IPTV、QBOX、GEPON、3G和手机终端为代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诠释了公司“创新融合”的全新理念。在此次展会上,UT斯达康首次公开亮相了突出创新、国际化、人性化的全新企业标志,受到与会各方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9):30-32
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毪速发展、电信市场的开放以及用户对多种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国际上出现了,“三网融合”的潮流,即原先独立设计分开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和仃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和融合。相应地,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正在相互渗透和融合,电信业务多元化提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与信息业正在进行结构最组,电信与信息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也正作发生与之相适应的重要变革。目前,技术进步、产业管制政策的放松和电信业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市场的开放以及用户对多种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国际上出现了“三网融合”的潮流,即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主要指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和融合。相应地,在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正在相互渗透和融合,电信与信息业正在进行结构重组,电信与信息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也正在发生与之适应的重要变革。以三大业务来划分市场和行业  相似文献   

5.
王翔 《当代通信》2006,13(3):24-26
2004年,欧洲、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6家大型电信巨头已经组成一个“固定一移动融合联盟(FMCA)”,以推动移动与固定服务的融合。这6个成员分别是瑞士电信SWISSCOM、英国电信、巴西电信、韩国电信、加拿大罗杰斯移动公司和日本NTT通信公司,他们的主要工作致力于开发一个共同的平台,使得今后固定与移动业务能够实现无缝融合。此联盟是迄今为止移动和固定融合最强的信号,显示出一场固定、移动融合服务简称“FMC”之风即将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6.
木鸣 《当代通信》2005,(9):41-41
家庭和中小企业无疑将成为未来业务最重要的市场,基于对市场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UT斯达康公司精心设计推出QBOX无限通系列——一款支持家庭私网解决方案的多业务客户端网关。  相似文献   

7.
《当代通信》2005,(16):46-46
从目前来看,融合更像是一个概念而不是商业模式。蓝色电话只是实现融合业务的起点,它体现了业务融合的内涵:即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一个终端在固定和移动网络上无缝切换并采用一个帐单进行结算。为了在成熟的、充分竞争的电信市场更好的开展业务,英国电信宣布了新的固网移动融合计划;对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并添加电视和视频服务;增加终端的选择,对终端进行细分、增强英国电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家庭和中小企业无疑将成为未来业务最重要的市场,基于对市场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UT斯达康公司精心设计并推出QBOX无限通系列--一款支持家庭私网解决方案的多业务客户端网关。诠释全新通信时代QBOX将移动固话、PHS私网、ADSL、WLAN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是全业务运营商,其业务均涉及固话、宽带、移动通信等领域,全业务运营极大地提高了电信运营商在电信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运营商纷纷围绕旗下的各种业务进行了深度融合,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美誉度,从而得到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定位来看,智能管道是电信运营商立身之本,创新业务是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重要方向,是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之源。近几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高度重视创新业务的发展,在创新业务发展上创新推进,动作不断。但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创新业务发展已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电信运营商创新业务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摆在电信运营商眼前的还有四道坎。  相似文献   

11.
赵晓明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0):12-14,16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们都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移动和固网融合(FMC)上来,加强了对网络融合战略目标的评估和探索,有的已经实现了初步的融合。如:一是英国电信的蓝色电话,用户手机可以在DECT无绳电话和GSM移动电话二种模式下自动切换;二是卢森堡P&T,多种融合业务、统一接入号码业务、个人号码业务等;三是丹麦电信,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固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单一的话费清单;四是美国的USwest为用户提供单一号码,单一话费清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06,(10):79-80
UT斯达康日前宣布:以UT斯达康QBOX产品为主要终端的”灵通无绳”业务.自2006年5月投入商用以来到2006年8月底,全国“灵通无绳”业务用户已突破50万户。UT斯达康率先在业内推出支持“灵通无绳”业务的产品.是小灵通持续性创新成果.对小灵通产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风起云涌。在电信领域,电信运营商的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正在从传统的“面向应用”的运营模式向“面向服务”的运营模式转变。同时,新技术和新业务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运营商之间的融合以及业务转型也正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当代通信》2005,(16):46-46
尽管在巴西移动市场已经有三、四个运营商提供2G和2.5G业务,固网运营商巴西电信仍然涉足了GSM移动市场,巴西宣布了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推广计划,成功地将其业务在政府和商业领域进行拓展,并获得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巴西电信提供差异化的品睥战略,并通过移动、固定网络融合的业务吸引客户,  相似文献   

15.
《邮电企业管理》2007,(5):48-48
今年3月9日,欧洲电信巨头意大利电信公司召开了一次意义颇为深远的公司大会。会上,意大利电信不得不作出一个无奈的预测——未来公司的国内业务增长前景严峻。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意大利电信出台了一项3年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将公司的增长寄望于两个重点:一是加快推进固定、媒体和移动融合业务;二是在增加海外业务比重的基础上保持国内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融合”是当今信息通信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融合”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信息业与通信业的融合,信息通信业与娱乐业的融合,通信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融合,企业的兼并重组等等。谈到“融合”,我们自然会想到很早就出现了的“三网融合”概念,电信、计算机和广电网络原本各有自己的业务领域和不同的技术特征,长期以来无论是业务还是网络都是互相分离、各自为政,这种局面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也难以向用户提供融合业务,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要想在各个业务领域大显身手,首先要解决企业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卉  强磊 《当代通信》2006,13(14):10-14
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和通信网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分析起来,网络融合的驱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信息业务的分组化,这是网络演进和融合的最大驱动力。二是技术的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三是用户需求的提高,用户希望能够利用任何终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享受丰富多彩的业务。四是运营的需求,为了支持多种电信业务,电信运营商希望能有一个整合的IP化的电信基础网络。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次电信重组后,各家电信运营商开始了全业务经营,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是各电信运营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融合的重要技术,IMS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从电信领域来看,用户驻地网是随着智能终端的出现以及多业务承载的需求,而从传统意义上的电信接入网中分化出来的网络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电信网络中(未引入IP技术,也出现对多业务的需求)。业务的单一,导致了终端种类的单一,从而也使得接入网络的功能较为单一。当时的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端局与用户之问连接的媒介和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