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孙璐 《商业研究》2008,(2):170-17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农村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也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产品流通的畅通,尽管我国在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总体看,农村市场法规体系还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发展对农村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农产品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涉及农村流通的重要法规尚未出台,一些重要商业活动领域仍存在法律规范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流通立法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加快推动我国流通现代化,尽快起草<商法通则>和制定分门别类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健全现代市场流通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但是深入探讨建立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方法论问题,以便形成流通立法的正确指导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探讨了流通立法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法论原则,如内在规则与外在规则、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市场自发性和立法空间、独立立法与借鉴国外、长期有效性和阶段过渡性以及从体系完整性出发和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等,这对建立我国流通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粮食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一部良法的保障。而法律成为良法需要满足很多要件,其中科学的立法技术与合理的立法定位是绕不过去的门槛。《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在规范粮食流通市场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值得赞赏,但它在立法技术上的瑕疵以及在某些具体制度上立法定位的错位严重影响了该意见稿的生命力。建议粮食流通立法采用更为严谨的立法语言,科学使用援引技术,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尚珂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6):105-108
我国市场流通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最初关注某一方面的、单项的法律制定,到以系统、全局的角度进行整体谋划,特别是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日渐深入。从完善立法制度和注重立法实效的角度看,市场流通法制建设需要以相对稳定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价值理念指导市场流通立法,这样有助于将各项法律制度整合为有机的整体,建立内在和谐的市场流通法律规范体系。另外,随着立法背景时过境迁和法律实施外部条件不断嬗变,对现有制度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立法后评估是法制建设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论新经济形态下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避免"马歇尔冲突",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一种理想状态,政府为优化流通产业市场结构,规范竞争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构成一国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体系.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发展中存在国内流通企业间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流通企业,尚未有效地发挥流通规模经济效益;流通企业的销售额滑坡,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当前中国流通产业应制定系列的流通产业政策:合理规划工业企业的分销体系,为加快制造业的运行节奏提供政策指导;加强和加快反垄断新立法,改变阻碍流通的条块分割体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6.
连锁零售企业城乡市场“双向流通”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城乡市场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物流配送"单向流通"运行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双向流通"的主张,并就"双向流通"型企业组织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求解,对政府在引导连锁零售企业推广城乡市场"双向流通"物流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给予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三十多年的流通改革正是流通结构优化升级的持续过程,但在其中也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国内商品流通领域集中表现为流通规模与流通效率、传统流通与现代流通、流通业态与流通技术、流通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之间的矛盾.在新时期的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中,繁荣市场的功能要适度、稳定市场的功能要重启、新型技术的功能要加强、促进就业的功能要充分发挥.其涵盖的重点问题包括加速流通总体规划和立法、健全流通宏观管理机制、完善大宗商品流通体制、重构工业品批发体系、转变零售业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新的经济特征。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时代经济特征下现代商贸流通对我国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变革作用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互联网+流通"形成的效率提升使定制化和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与需求不足形成的潜在危机。同时,"互联网+流通"模式创新也补充了马克思理论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判断,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选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高铁生 《中国市场》2009,(30):32-33
<正>"流通与市场并不是经济危机纯粹消极的投影,中国经济的复兴离不开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得到普遍认同,流通已经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反映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经  相似文献   

10.
推进流通革命营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流通,流通领域也最早与世界经济接轨,流通造福社会,市场改善民生,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但是,我国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通体制有待深化改革.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存在寡头垄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技术落后,基础设施问题突出.流通立法滞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流通理论界而言,首先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即正确对待马克思流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中的流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流通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行业学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合作,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流通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从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完备程度来看,我国还不能称之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因为我国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还没有真正市场化,国民经济中还存在一些价格机制管不到的领域。当前我国大量存在的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应当成为一种开放式的经营业态,一切好的流通方式,都可以学习引进,同时也不排除向一切先进业态转化。推进流通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鼓励各种业态平等竞争;要突破禁区,打破垄断,进一步解放流通生产力;要转换政府在流通中的角色,从市场的“创造者”转变为市场的“服务者”,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要积极应对“入世”,加快整合国内市场,发掘中国流通企业的自身优势,尽快实现改造和升级,真正把服务质量和流通效率搞上去;要加快流通立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要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但目前市场经济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位;也有一些因经验不成熟,犯了市场幼稚病而发生的过度市场化的地方。这些市场化不足和过头都需要继续调整完善。本文指出,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也随之充分地显露出来。国家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总量平衡、环境资源保护及社会公平分配上引发的问题,发挥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要讲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流通业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推动我国现代流通业发展和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我国现代流通业仍然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流通业发展,加快我国流通业从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变的步伐,国家应出台促进流通业大发展的行动计划,树立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地位,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流通业和现代流通业体系;大力推动我国现代流通业标准化体系与法规建设,建立专门的流通业管理部门,规范并保障流通业发展;制定全国区域流通市场协调发展规划,促进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业中的普及和应用;大力培养流通业专门技术人才,重点支持和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应以“振兴战略”为契机,制定一部区域性法律,以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密切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循环经济体系为基础,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孙淑华 《商业研究》2005,(11):136-138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法制经济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一种产权经济,需要以产权价值为基础,以社会资源配置中对权力的合理安排和资源配置的不断提高为前提。产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及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依赖于建立产权受托责任明晰的经营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企业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枢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现象却日益严重。对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缺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快建立信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加强道德教育,营造全社会信用意识;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的伦理观,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设信用评估机构,提出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4日,全国"双百市场工程"建设现场会在荆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商务主管部门、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代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300多名代表齐聚荆州,共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致力于综合国民经济循环理论演进脉络和现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的新发展格局研究,构建包括循环内容、循环机制、内外循环依存关系的双循环分析框架,并以此分析框架系统梳理我国发展实践和国内国际循环现状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经历了封闭失衡的国内循环、国内国际循环初步发展、国际大循环驱动、做大国内循环等多个发展阶段;2008以来我国国内循环比例大幅提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具备实践基础,但国际循环仍是重要牵引力,促进循环的创新动力和需求动力不足,国内国际循环的主导关系仍有待转换。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是通过改革破除堵点,强化创新和扩大内需双向发力,以国内引力场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形成以我为主、内外协同的国内国际循环互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提高我国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控制力,要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流通支持政策,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品牌培育,加大对各地区粮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市场准入政策,进一步明确粮食收购、粮食和植物油等产品的批发、零售、配送等限制类产业的具体实施细节;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中薄弱品种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大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流通企业,支持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市场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