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勇 《企业经济》2007,(6):126-128
本文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企业体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体育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与企业的新型关系,提出了现代企业发展体育存在的问题,走发展和谐企业体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企业体育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与企业的新型关系,指出了企业体育的误区,提出了现代企业经济与体育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企业体育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与企业的新型关系,指出了企业体育的误区,提出了现代企业经济与体育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8,(1):98-100
体育激活2007 2007,体育营销前所未有的火热。2007年是奥运会到来之前的加速年,这一年无论是奥运赞助企业还是非赞助企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搭乘上了奥运营销快车。在他们眼中,体育营销正在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新利器,那些优秀的企业给中国体育营销史划上了一笔精彩的印记,那些优秀的企业也给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一、体育产业急需品牌化 影响中国体育产业的一个核心的因素或许就是中国缺乏体育文化,正如企业的长足发展也需要有企业文化的积累和沉淀.而体育文化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体育品牌意识是否形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8,(1)
<正>体育激活20072007,体育营销前所未有的火热。2007年是奥运会到来之前的加速年,这一年无论是奥运赞助企业还是非赞助企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搭乘上了奥运营销快车。在他们眼中,体育营销正在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新利器,那些优秀的企业给中国体育营销史划上了一笔精彩的印记,那些优秀的企业也给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体育产业的每个毛孔里都充满着黄金。的确,在近年来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体育营销活动中,总有一些企业赚了个钵满盆满,借助体育这班车收获了巨大的利润。自然地,2002年的这次全球瞩目、全中国人关心的韩日世界杯赛事,无疑成为国内众企业和商家争夺的最佳体育营销目标,企业看好世界杯纷纷狂掏腰包。当然,世界杯仅仅是体育营销的超级班车,体育营销将在以后的企业发展中越来越被重视,尤其在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那么,怎样才能顺利搭上体育这班车?我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理念是否己经成熟?体育营销作为企业营销略和手段的一种,是否己经被熟练运用?为此,庄本期的“营销策略”栏目中,我们特别策划了有关体育营销的一组稿件。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初中国足球走向职业化道路以来,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在这短短20年间迅猛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一个具有高成长性的特殊企业,对职业体育俱乐部高层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获得资金.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在解读精英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精英文化的内涵和中国体育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作为研究的基点,展开两者在文化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体育企业品牌文化与精英文化在文化内涵的层面具备着内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因此,大胆提出将“品牌”和“精英”的结合,谋求共同发展的学术观点,并希望这种策略、模式能够对中国体育企业品牌化发展起到理论参考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琍 《企业研究》2007,(8):26-27
社会的大环境为中国体育营销的兴起,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的跑道上也开始了“加速快跑“。2004年,联想代表中国企业第一次跨进国际奥林匹克TOP阵营。此后,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伊利等业内龙头企业相继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合作伙伴或赞助商,带动了国内企业“大盘崛起”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魏玉祺  汪莉 《东方企业家》2005,(10):134-135
“体育行销”是一项最值得学习和推广的营销手段,随着奥运经济的蓬勃发展,体育逐步代替娱乐和文化,体育明星和竞技事业的精神特性与视觉审美,都会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产品带来“非一般”的情感营销魅力,从而贴近消费者。体育行销一度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奥运年,体育的魅力将把全世界目光吸引到中国,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市场机会。如何利用体育营销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占有率,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体育热的不断升温,进驻的外商企业大打"赞助牌",在实现整合轰动效应的同时,品牌的附加值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中国体育品牌的塑造刻不容缓.众所周知,摆在中国体育用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是如何打造品牌,并通过精耕细作把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体育营销的夺金秘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月26日,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六期TOP计划伙伴。这意味着在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技术设备上的标识,都将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中国的联想。联想的这一举措,将中国企业的体育营销发挥到了极致。体育营销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令如此多的企业不惜血本去追逐?冒如此大的风险进行体育营销,如何操作才能夺金摘银、稳操胜券?这的确是每一个参与体育营销的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体育营销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的主办权落户我国,毫无疑问,未来十年内,我国体育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体育产业将创造出上千亿的市场价值.因此,有着广阔前景,巨大潜力的我国体育市场,正被全球所瞩目.围绕着如何通过体育营销这一战略手段,开拓中国市场,赢取中国消费者,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之间,我国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焦点.可口可乐、柯达、松下、恒康、三星、维萨、斯沃琪等众多国际一流跨国公司,还有联想、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等本土优秀企业对于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的角逐,更是证明和奠定了体育营销在提升企业价值品牌中的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体育市场需求剧增,体育用品国际化后,世界体育用品企业切中了中国市场的最大需求,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中国,成为刺激、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品牌化力量.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对体育品牌的运营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体育品牌的营销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发展要和体育品牌的运营协调发展,如果企业没有企业文化意识,就很难使得体育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所以,在体育品牌的营销中利用企业文化来塑造体育品牌从而实现企业品牌的塑造。实践证明,深化企业文化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体育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品牌的运营成效,本文将从体育品牌的运营和企业文化协调发展方面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多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体育管理工作,对体育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有比较深刻的体会.本文试图从体育文化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关注体育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体育文化促进企业发展的设想与方法,使体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创新和应用,从而起到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超  AP 《东方企业家》2010,(9):80-82,84
从加内特到梅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国际顶级巨星发生关系。庞大的体育宠儿群体,是中国商业国际化形象代言的富矿。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家服装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品牌至关重要,但中国的服装品牌往往很难形成国外大品牌的品牌势能,请问,一家体育服装企业如何才能快速打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