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姚恩育 《浙商》2012,(2):56-57
“现在有些企业采取一些措施应对汇率风险,从某种角度而言是舍本逐末。如果不改变自身,增强实力,光靠贸易手段上的‘闪转腾挪’,无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汇率问题无疑是外向型企业最为关注的风向标.2011年底人民币连续跌停让人“大跌眼镜”,人民币似乎结束了单边升值的也势。2012年人民币会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不会“破6”。  相似文献   

2.
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2007,(10):I0006-I0012
CES是强者的盛会.她风姿正劲,进入第5个十年,在这新的十年中、中国企业谁会在消费电子的融合中盹颖而出?谁又将筝一个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在比尔·盖茨后,会不会是中国企业首先登上展前主题演讲的讲坛?创新产品奖会不会不断光顾中国企业?CES展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3.
从2月21日开始,我国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全面下调,各项存款的年利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的年利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从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第8次降息,而贷款利率的降幅大于存款利率的降幅,则是这次降息最显著的特点。那么,这次利率的下调,将会对我国经济运行及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刺激经济增长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的第二天,该行负责人就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答记者问时说,这次降息,是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采…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09,(1):29-30
《新京报》不久前发表社论说,11月26日,央行一次性降息108个基点,力度仅次于1997年金融危机时降息144个基点。央行降息是追随全球救市步伐的必须之举。理论上大幅降息可以增加投资与消费。同时,降息可以降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程默 《商界》2009,(3):97-97
2009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重点,已经毫无悬念地落到政府支持的基建和重点项目上。连连降息的现实和预期本来已经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那么,政府项目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避风港”吗?  相似文献   

6.
《连锁与特许》2008,(7):52-54
中国加入WTO之前,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中国农民在世界先进农业的冲击下会不会破产?中国的幼稚产业如计算机、汽车会不会关门大吉?七年快过去了,中国入世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白友文 《浙商》2010,(23):60-60
在创业板这个平台上,有些企业是招财猫,一直以来都很会赚钱;有些企业却徒背高成长虚名,根本不会成长。去伪存真,它们是谁?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赵强离开格兰仕北上,出任婷美集团总裁。 人们再次把聚光灯打在这位年轻的职业经理人身上:两年前,是他急风暴雨式的强势营销下,小字辈“名人”一举击败风头强劲的“商务通”,坐拥全国40%的市场份额,他却闪身加盟格兰仕;而今在格兰仕总裁助理的位置上还没坐满一年,他为什么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去?难道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关系果真如业界所传“来来往往两三年”?赵强今日“漂”之婷美,明日又将“漂”到何方? 面对人们的疑惑,婷美集团董事长周枫第一个站出业说话了。他说:“赵强来婷美后不会再‘漂’了,因为他在婷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是事业经理人。”周枫还用了个诙谐的比喻:“事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夫妻’,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情人’。” 可周枫、赵强会是“模范夫妻”吗?事业经理人是职业经理人的“颠覆”,还是概念的炒作?赵强到底是怎样被“祭”上中国“事业经理”第一人的“宝座”的?2003年6月,面对本刊记者,赵强首次“坦白”了幕后详情。 以下是赵强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9.
《商》2015,(19)
<正>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  相似文献   

10.
李小加 《商界》2009,(5):93-93
今天中国银行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这样,几万亿元的天量信贷,会不会过不了多久又造成新一轮不良资产的抬头?冉过五六年历史会不会重复?  相似文献   

11.
周其仁 《商界》2010,(2):111-111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一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10,(8):137-137
2012年,世界毁灭日真的会到来么?真的会发生大规模全球性的地震、海啸等灾害现象么?现在倒是可以请章鱼保罗和唐骏博士来帮我们预测一下,保罗大神的话自是令人信服,唐骏博士的话,则要反着理解吧。但愿到那时,人类不会成为生活在地球上的"独唱团"。  相似文献   

13.
任健  季朗磊 《商》2014,(33):155-155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本次降息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认为央行此次降息是经济下挫的被迫行为。它将推动我国利率的自由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投资。但是商业银行可能出现规避现象,使降息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此次降息还会加快热钱外流,加剧地方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4.
姚恩育 《浙商》2012,(2):57-58
“三荒两高”会造成企业生存困难,而资金问题将直接扼住企业的生命线。2012年,更多的企业将因为资金链的问题而面临死亡的危险。 电荒”、“钱荒”、“用工荒”与高成本、高税负,中国民营企业在2011年直面的“三荒两高”,在2012年有哪些新趋势?有哪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彭展 《浙商》2013,(9):20-20
在中国做企业压力特别大。企业越大,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大,史玉柱的辞职会不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或许经济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了,让他感觉很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之后,那些靠仿制起家的中国制药企业,会有多少笑得起来? 入世后,那些实力雄厚的制药外企会不会“秋后算账”?对于中国制药业来说,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面对源源不断的专利诉讼──  相似文献   

17.
杨娟 《中国海关》2011,(9):66-67
美国派了一个不会说中文的华裔驻华大使,中美经贸关系会如何发展,对美贸易的企业又该有什么样的想象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战略规划调整、储备优质资源等原因需要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实质性资产或转让本企业的实质性资产,那么企业会选择什么方法达到其收购或转让实质性资产的目的呢?在实质性资产交易中通会涉及土地、房屋的交易,如果选择用直接购买的方法会产生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一般不会被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6,(11):10-10
在刚刚结束的春季糖酒会上,“奶茶”产品较以往明显增多,许多中小型食品饮料企业都推出了这款产品,从包装到价位、口感都相差不大。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已经有不下三四十家的企业进入奶茶行业,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会不会成为一个潮流?  相似文献   

20.
姚恩育  朱健  俞越 《浙商》2012,(2):40-41
2012年已经揭开序幕,这必将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带着无限可能的一年。不少企业家对世界经济形势不看好,却同时流露出对机遇的渴望和热情。 美国经济是否继续其下行曲线?欧债危机是否会将整个欧洲拖入泥泞的沼泽,或者蔓延至更广泛的领域?2012年中国将迎来什么?中国经济是否会逆势上扬?中国民营经济在2012年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困境?一直敢为人先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又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