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繁任黄光  李学勇 《浙商》2007,(10):110-111
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规模决定一切的工业经济时代已不再是霸权,高新技术也不再是万能的,当今和未来产业的优势将更多地的建立在创意对其本身的价值提升和变革上,拥有创意比拥有机器更加重要。新经济对浙商最大的挑战是深埋浙商内心的文化传承——农耕文化的烙印,这个烙印注定了出身草根的浙商成就今日之辉煌,同时更注定浙商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新经济革命。一方面,浙商投身创意经济是必须和必然的出路,另一方面,脱胎换骨的背后必将伴随着深入骨髓的痛楚。  相似文献   

2.
结构化与锁定风险、“缘约”文化的制约性以及“浙商”与全球化经济的融合鸿沟,使得素有“小狗经济”之称的“浙商”企业,面临着组织创新。既有的模块化理论难以解决价值创造网络中,价值模块动态配置的组织问题。基于模块化和计算机网格技术的价值网格理论,为"浙商"组织创新提供了深刻启示。构建价值网格式组织,是"浙商"组织创新的战略途径,文章为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浙商迅速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浙商文化"。浙商文化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是浙商发展壮大和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然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如何继承发扬和培育优化浙商文化,推动浙商和浙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永昌 《浙商》2010,(15):22-24
作者王永昌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博士学历,是政坛为数不多的学者型官员之一。他长期关注浙商、研究浙商,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王永昌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浙商文化品质”这一概念,对浙商的历史变迁、浙商的成长基因、浙商外部生存环境等方面作出全新的阐释。浙商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浙商试图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图景上描绘一抹绚丽的色彩。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浙商将如何传承?浙商的文化品质之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本刊特全文刊登王永昌的文章,并推荐广大浙商阅读,共同分享作者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底,《浙商》杂志邀请了几位著名的专家、企业家,就当前浙商的发展方式,举行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与过去不同,本轮危机更多地暴露了浙商、浙江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他们普遍认为,这不仅是浙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文正 《浙商》2012,(1):79-79
浙商无论走到哪里,不仅要给当地带去浙商的产品,发展当地的经济,还要自觉地将传播浙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作为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在日趋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浙商这个走在时代前列的经济群体也开始出现转型的需要。经济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经济转型必先认识其动力机制,组织、心理和行为三要素是实现浙商经济转型的动力系统。浙商的成功实践证明,充分认识和运用这种机制对于帮助浙商转型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施浩 《商场现代化》2009,(17):13-14
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从浙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角度分析浙江经济模式与浙商文化的关系,从而理解浙商文化对于浙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指导性作用,以及为浙江经济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坚实力量。  相似文献   

9.
浙商与台商,同受闽南海商文化影响,基于不同的制度背景,构建出各异的跨区商业网络。比较这二者的发展模式,既体现研究新意,又突显典型模式价值。本文梳理中小企业网络与国际化成长、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海外华商网络、浙商与台商跨区商业网络构建等几个方面的相关文献,提供浙商与台商跨区商业网络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5,(7):21-23
浙商不仅是浙江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浙江经济的竞争力所系。特别是浙商身上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智慧,集中反映了浙江精神,展示了浙江人的良好形象。浙商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20,(3):87-87
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浙商,体现“知行合一、义利并举”的浙商文化和“创新务实、勇立潮头”的浙商精神,结合浙商实际需求,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以“知名企业家+专家教授”的授课模式,为海内外学员提供浙商最新的思想、实战和经验,培养新时代的新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发展中的有限理性决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坚毅  江涛 《江苏商论》2008,(5):134-135
本文从企业有限理性决策分析这一个角度来加以解释和说明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限理性决策行为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具体体现在家族经营、块状经济和"浙商精神"三个方面,其中,家族经营是狼群效应的体现;块状经济则产生于模仿行为,"浙商精神"源自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12,(9):117-117
今年以来,江干区抓住浙商回归的历史机遇,拉开了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序幕。随着钱江新城作为杭州CBD地位的巩固,逐步成为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新中心.为浙商转型和企业总部落户提供了广阔舞台。回归的浙商企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办公选址,此前已经入驻中豪·五福天地的走企业,即将迎来与之并驾齐驱的实力浙商企业。  相似文献   

14.
黄小杭 《浙商》2005,(4):2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以保证浙江经济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浙江人民再创新辉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浙江精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源于浙商;那么,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本刊自4月期开始推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专栏,希望社会各界建言献策,踊跃投稿。我们还将组织百名浙商讨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形成新时期浙商精神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何晓春 《浙商》2008,(2):35-36
商会(联合会)一直是浙商团结、互助、共赢的平台。2007年,在全国20多个省级商会中,商会还被赋予了新的价值理念:抱团、慈善、弘扬浙商文化。  相似文献   

16.
留住邵逸夫     
朱仁华 《浙商》2014,(3):14-14
浙商血液从来就流淌着慈善的基因,富而思报、扶贫济困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浙商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2,(19):28-28
“我也看《浙商》杂志,总体上质量比较好,客观性较强。杂志的对象是浙商,杂志内容要符合自身对象的需求;同时要更好地体现党委、政府的导向,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浙商是浙江很大的一块资源,怎么样把浙商这篇文章做好,值得各部门探讨。你们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和这么好的一支团队,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朱仁华 《浙商》2007,(10):24-24
2007浙商大会将于5月31日在杭州隆重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主题为“科学发展与浙商责任”的2007浙商大会有什么亮点呢?明确提出浙商社会责任,无疑将是其中的一个最大看点。为此,—批去。名浙商将联合发起“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并接受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同时与会的千余名浙商也将在“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上签字。这将是中国企业首次大规模回应“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主编推荐     
《浙商》2012,(5):16-16
P23《什么才是文化浙商》 “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请客吃鱼翅不是文化,爱护海洋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是文化;喝大小拉菲不是文化,分得清大是大非是文化!”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在不久前“文化的力量”论坛上的排比名句已经在微博上转载开了。做文化浙商,只是以文化提升竞争力的破题之举。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需要文化力来推动的时代,浙商更需要以文化来补充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潘欣怡 《浙商》2011,(5):94-95
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辟由远洋地产特约刊登的《大河宸章》专栏。上善若水,我们将通过对各行各业知名浙商的访谈,反映广大浙商对于水文化、运河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看法,欢迎广大浙商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