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定义与目的 并购即为收购、兼并,是指基于不同目的,通过不同方式以获得其他组织控制权而实施的一系列产权交易活动。很多国际大型企业均通过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地发展壮大。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更是盘活国有资产、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收购、兼并的目的一般包括快速提高经济实力,追求规模经济;减少行业竞争者,获取垄断利润:掌握本企业不具备的技术、人才及产品等资源;实现企业转型或涉足新行业;获取上市壳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应用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中。从管理层收购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关系出发,在论述基于管理层收购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管理层收购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道宣 《现代商业》2007,(21):265-266
从管理层收购概念与质疑、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和缺乏的条件出发,阐明我国目前MBO运用到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国有企业改制中MBO运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广西南宁地区国有企业又迎来了一个“艳阳天”。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南宁地区已有20多家国有企业被个体私营企业老板整体购买或承包、租赁,其中有20多条生产线已完成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2000年,这些被收购、承包、租赁的国有企业实现产值2亿多元,上交税金8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5000-8000元。前些年,南宁地区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设备落后、经营机制老化等弊端,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南宁地区的国有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入国有企业,为处于困境中的国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重组,外资、私营参股国有企业逐渐转向收购兼并的崭新阶段。这给外汇管理部门提出了外汇资本流入新的课题。除现有资本流入管理的规定外,要尽快调整资本流入管理的配套政策,适应当前引资出现的新模式——收购兼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顾雏军 《商界名家》2003,(12):54-55
科龙、美菱、吉诺尔过去都属于国有企业的行列,格林柯尔参与国资处置,对这些国有企业的重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格林柯尔马不停蹄地大收购是否失之轻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MBO应走向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目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的一些措施,借以促进我国MBO走上健康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MBO应用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商业研究》2003,(13):126-129
管理者收购(MBO) 是一小群投资者通过高负债融资,收购公司所有股票式资产,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实施MBO的可行性,同时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收购和管理者收购融资有其各自的特点。虽然MBO的发展也面临着若干问题,但管理者收购这种形式在中国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9.
<正>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据关键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在国有企业之下还存在着一大批“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几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国有企业资产大量闲置或损失。为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间进行吸收合并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国企改革的目的不仅是要发展国民经济,还要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活”起来。企业合并是重新合并资产的过程,是由收购企业通过缴纳并购对价,把被兼并方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让至收购企业名下的过程,也是企业解体与合并企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出售机制:拍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霞  全登华 《商业研究》2005,(20):143-146
目前国有企业的出售机制大多采用管理层收购,并且在具体实施中大多采用政府与企业的在任管理层双方非公开议价的方式进行。收购过程不透明,且收购价格过低,这是人们对管理层收购的两大质疑之处。允许管理层参加拍卖是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拍卖是国有企业的最优出售机制。考察了四种标准拍卖方式在各种环境下的效率,以及不同拍卖方式对政府出售企业收入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拍卖。  相似文献   

11.
从管理层收购概念与质疑、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和缺乏的条件出发,阐明我国目前MBO运用到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国有企业改制中MBO运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会计》2003,(5):13-13
最近,财政部暂停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审批工作。此前,我国许多大型周有企业已经开始试点。为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前不久,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财政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国有资产评估等相关职能已向新成立的国资委移交。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重组,外资、私营参股国有企业逐渐转向收购兼并的崭新阶段。这给外汇管理部门提出了外汇资本流入新的课题。除现有资本流入管理的规定外,要尽快调整资本流入管理的配套政策,适应当前引资出现的新模式——收购兼并的需要。一、当前外商收购兼并的概况(一)我国收购兼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我国MBO中的内部人交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艳 《商业研究》2004,(23):109-112
目前 ,一些国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通过收购国有股权和国有资产 ,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 ,完成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但在实际运作中 ,国有资产转让的暗箱操作、转让价格的非公正性等内部人交易问题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 ,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代理人问题 ,政府的寻租行为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 ,实现收购主体的多元化、加强承诺机制和法律机制的建设及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资产评估体系是解决内部人交易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分为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两种方式。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把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方式,概括为4种情形:股权转让、债券转让、资产出售和增资扩股。但事实上,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MBO)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国有企业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明晰产权、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等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由于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和不规范性,使大量国有资产面临流失的可能。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辩证地看待国有企业MBO问题,谨慎尝试,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MBO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1995年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热点迭出,继公司热、改制热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热潮又在华夏大地掀起。 并购热华夏 1993年4月至8月间香港巨商黄鸿年投资4.52亿美元收购了中国1O0多家国有企业,在黄氏所收购的国有企业中除泉州和大连企业属中小型企业外,其余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中杭州橡胶厂是化工部1O家定点企业之一,经济效益在全国化工行业名列第9位。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对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产权变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观念障碍、人才缺乏、法律制度规定操作困难等问题。应从更新观念、引进与培养MBO实施人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上施以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如火如荼,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据有关资料反映,苏南地区县属企业的改制面已达90%,市属企业的改制面也已达到80%以上,可谓大局已定。国有企业改制所采用的形式,绝大多数是采用管理层收购,即所谓的MBO(Management Buv-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外商来华投资出现一个新特点,世界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以控股方式收购我国的国有企业。《对跨国公司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分析》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分析了其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