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树荣 《浙商》2005,(11):57-58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网络浙商,既让人惊讶,更令人兴奋。惊讶的是.“草根”著称的浙商,何以能在最先进的网络经济中纵横天下?兴奋的是,网络浙商的“加盟”,为出身“垄上”的浙商群体和浙商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黄长庚 《华商》2010,(5):63-63
衡阳市浙江商会为促进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的融合创新,帮助长期受吴越文化熏陶的浙商能更好地学习、了解湖湘文化、引导来衡阳经商办企业的浙商能尽快地熟悉衡阳、融入衡阳、发展衡阳,于5月11日组织会员开展了一场以“衡阳浙商湖湘文化学习之旅”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3.
杨轶清 《浙商》2012,(21):76-76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商文化内涵开始出现不能适应环境的情况。比如,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四千精神”,存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与时俱进、有机更新。从现阶段浙商暴露出来的缺陷和未来的趋势看,“去草根化”是浙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1年前,2006浙商大会召开之际,《浙商》杂志推出了第二份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一年过去了,浙商们的投资眼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投资产业上又有哪些新趋势?通过对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众多浙商的采访、各个省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的调查,我们总结出这一年来浙商投资的新趋势。今年的报告,我们加大了浙商维权报告的分量,同时推出了“原生态”的浙商在各地的“投资名片”,以期更全面地反映浙商在外投资的真实情况。不周全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柴燃恒 《浙商》2012,(3):90-91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浙江商会各出奇招、好戏连台:或是牵线两地文化,促进双方文化融合;或是票选“浙商领军人物”,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更有倾情奉献慈善公益.给这个冬天添上丝丝暖意……  相似文献   

6.
姜顺木 《浙商》2005,(11):86-86
“浙商.不时尚。”一位商界人士这样评价。在许多人眼里,浙商只是个会赚钱的群体,而且多来自农村.“大老粗”,文化程度低、不会穿着,缺乏品位.离所谓的“时尚”很远呢!  相似文献   

7.
苏旭  郑小刚 《浙商》2009,(14):84-86
天津滨海浙商大厦不仅是滨海CBD的第一盘,也是整个中国以“浙商”命名的第一幢大楼。建“浙商大厦”曾是许多在外投资的浙商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天津已经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白友文 《浙商》2010,(13):84-85
浙商在总量上虽然傲视群雄,但浙商的“块头”还不够大,浙商需要自己的航母企业领航。而不少企业主业也不够强,外形大而体质弱。  相似文献   

9.
姜汝祥 《商界》2006,(9):99-99
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文化.我们大都对如何“人治人”的方法烂熟于胸.而对“法治人”总觉得隔一层,不过瘾。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我们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事情的发展是以时代趋势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准绳的,一旦“法治化”构成我们必须过的坎。那么。过不去的.就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0.
他是浙江台州人,以新时代的浙商精神,“跳出浙江”求发展,在历史文化古城——宿迁,把文化融入商业房地产开发,为宿迁雕琢出一条立体的“仿古街”——楚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朱仁董 《浙商》2005,(2):15-15
2004年底,我应邀参加上海浙江商会选举新会长大会,在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顺利当选会长后,主办者还请来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作“企业与文化”的演讲。演讲结束,我与其他几名浙商上台与余先生就“浙商文化”等话题进行了短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丁璐燕 《浙商》2012,(17):70-71
“20年前,浙商以‘不找市长找市场’精神受到广泛称赞;而如今,600浙商却因不找市场找省长’的行为收获一片质疑。是浙商精神褪化了呢,还是市场环境恶化了?”这是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米成,在7月20日发送的一条新浪微博引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黄小杭 《浙商》2005,(4):2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以保证浙江经济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浙江人民再创新辉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浙江精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源于浙商;那么,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本刊自4月期开始推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专栏,希望社会各界建言献策,踊跃投稿。我们还将组织百名浙商讨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形成新时期浙商精神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王永昌 《浙商》2010,(15):22-24
作者王永昌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博士学历,是政坛为数不多的学者型官员之一。他长期关注浙商、研究浙商,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王永昌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浙商文化品质”这一概念,对浙商的历史变迁、浙商的成长基因、浙商外部生存环境等方面作出全新的阐释。浙商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浙商试图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图景上描绘一抹绚丽的色彩。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浙商将如何传承?浙商的文化品质之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本刊特全文刊登王永昌的文章,并推荐广大浙商阅读,共同分享作者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15.
何晓春 《浙商》2011,(20):46-48
“浙江最大的优势是先发优势,新疆最大的优势是后发优势,这就是最佳的互补。市场最需要的是互补,而不是同质的竞争。”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9月23日举办的“天下浙商天山行”高峰论坛上说。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局、浙江省政府经合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聘经济顾问团以及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主办,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和《浙商》杂志承办的“天下浙商天山行”活动,于9月22日在乌鲁木齐拉开帷幕。此次盛会恰逢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7,(16):54-54
“加利利科技作为《浙商》杂志的常务理事单位,已经与它携手走过了几年的时光!一直以来,它带给我的公司客户和同事以及我本人很多的成功案例、新领域、新知识分享。每月,我与大家都会收到很多杂志,但我们都要首选《浙商》杂志来看。在各种聚会场合,我们也会经常谈及《浙商》杂志。我想,这也许就是因为《浙商》杂志中所深含的特殊文化韵味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刍议浙商文化的内涵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剑鸣 《商业时代》2007,(3):110-112
浙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浙商文化的主要内涵特征表现在:积极稳健的政治态度;机智敏锐的战略眼光;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见微知著、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勤俭刻苦、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人和为贵、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诚为本、恪守信义的商业道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12,(22):116-116
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喊出了情意拳拳的‘你快回来!”的呼唤。从此,大量浙商回归浙江这方热土投资创业。“浙商回归”的引进工作已经成为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2012年7月7日上午,“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正式开工,标志着又一创业创新项目响应“浙商回归”呼唤而来。  相似文献   

19.
朱丹 《浙商》2012,(19):110-110
制造业的冬天已经到了,民营企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经济不可能很快好起来,在这时千万要抓住现金,千万要减少你的债务,然后活下来。” 企业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管理债务危机,如何应对和解决正在遭遇‘的债务危机?8月26日,由浙商传媒(《浙商》杂志)主办,浙商全国理事会、浙商投融资服务中心承办的“债务危机下的企业生存法则”专题讲座,邀请了著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专家、债务危机应对专家、上海王笃明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笃明与浙商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20.
何晓春 《浙商》2011,(10):86-88
双汇发生“瘦肉精”丑闻,以“只杀猪不养猪”推卸责任;而浙商资本早已捷足先登,投资了致力于生猪全产业链经营的唐人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