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借贷热     
一边是手中的闲散资金无处投资,一边是想要借钱银行却不放贷,两边一拍即合形成借贷关系。随着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流动性趋紧,放贷空间也被压缩。在向银行借钱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打个欠条借点钱的民间借贷迅速崛起。抵押贷款凑到钱再借贷出去今年年初,市民周先生的初中同学做起了煤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路在何方毛根源,许根香"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死猪不怕开水烫",欠钱如今成"大爷",市场经济就本该这样?难道对此就没招了吗?试问--民间借贷路在保方随着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乡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迅猛发展,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地...  相似文献   

3.
石海娥 《光彩》2015,(2):18-20
让许多债权人耿耿于怀的是,他们有时候被说成"理财客户",有时候被称为"集资群众",还有时候被指责是"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洛阳因历史悠久、充满文化韵味闻名于世,不仅获得了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更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可就是这样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却在2015年新春到来之际迎来了一场浩劫。  相似文献   

4.
莫栎 《市场周刊》2008,(7):28-30
尽管2006年国家出台了《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力促银行小企业贷款,但受民间借贷、银行经营思路以及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珠海市银行小企业贷款不升反降,特别是民间借贷规模的迅速扩大并形成对银行小企业信贷空间的挤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银行“主动”放弃了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5.
金少策 《浙商》2010,(11):57-58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4月全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139万亿元、7001亿元、5107亿元、7740亿元,增速波动明显。信贷调控政策在年初骤然趋紧,给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难度,民间借贷因此再次活跃。  相似文献   

6.
冯鑫鑫 《商》2013,(17):204-204
08金融危机年以来,民间借贷崩盘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是从金融体制内讨论的,然而金融体制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和国际环境息息相关。本文试图在金融制度之外从历史、制度、法律和中国特色几个方面探讨民间借贷崩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石海娥 《光彩》2014,(12):24-25
在尚不严格的监管中,因为与高利贷、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纠缠不清、真假难辨,民间金融从帮手变为了荼毒百姓的恶魔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体现形式,民间借贷的确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中小微企业难以借贷成功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些相关利好政策也为民间资本放出放宽了一条路子,意图通过政策调控使民资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到位。  相似文献   

8.
李虎成 《商》2012,(17):148-148
民间借贷在我国历史已久,但是限于我国垄断金融体制的影响,民间借贷一直处于灰色边缘,不被法律所认可与保护,但民间借贷的先天优势的存在让其发展势不可挡,关于民间借贷的合法化阳光化的呼吁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民间借贷的合法发展前景予以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列对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阳标 《大经贸》2011,(12):52-56
南通商人郭李平,2003年拿下了—块闹市中的开发用地,在之后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南通房价部已经翻了几番的时候,郭李平不但没有将房屋建好,而且欠下了巨额债务。随着公安机关的调查,一起涉嫌金额高达4亿元以上的非法集资诈骗案逐渐显山露水。那些被骗购房的普通市民们,转身一变,成了郭李平的债主,房屋无望,欠款难以追回。高达州乙元的涉案金额,创造了国内近年来此类案件的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刘杉 《浙商》2012,(5):54-54
如果说过去30年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更为艰巨的金融改革或许就要拎着脑袋过河。当然,不是每个过河的人都会淹死,但先驱中总有人会成为先烈,特别是没有护身符的民营企业家,牺牲的概率显然大得多。  相似文献   

11.
金少策 《浙商》2008,(17):40-42
当商业银行信贷增速趋缓,民间借贷的市场需求必然攀升。随着民间借贷进入“暴利化”时代,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大。有关方面对于加强民间借贷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尚不严格的监管中,因为与高利贷、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纠缠不清、真假难辨,民间金融从帮手变为了荼毒百姓的恶魔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体现形式,民间借贷的确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中小微企业难以借贷成功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些相关利好政策也为民间资本放出放宽了一条路子,意图通过政策调控使民资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到位。  相似文献   

13.
胡捷  陈梦婷 《现代商业》2007,(17):37-38
在中国,无论制度和观念如何抵制,民间借贷仍是金融市场中一直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其产生与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广大地区贫困落后有直接关系,然而为什么它仍然活跃在市场经济逐渐繁荣的今天值得我们琢磨,如何面对它更应让人深思.笔者认为,民间借贷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堵"不是好办法,更应该适时对其加强的引导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无论制度和观念如何抵制,民间借贷仍是金融市场中一直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其产生与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广大地区贫困落后有直接关系,然而为什么它仍然活跃在市场经济逐渐繁荣的今天值得我们琢磨,如何面对它更应让人深思。笔者认为,民间借贷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堵”不是好办法,更应该适时对其加强的引导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因为经济的发展和融资的困难,民间借贷日趋活跃。但在借贷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如何避免民间借贷纠纷呢 ?1999年 10月 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以下简称《合同法》 )对涉及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了统一规范,并要求自然人之间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的借贷合同也要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合法等原则。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借贷关系要合法。《合同法》第 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出借人首先要弄清借…  相似文献   

16.
伊晓霞 《商界》2005,(5):81-81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表明,金融改革,特别是和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金少策 《浙商》2008,(2):49-51
在银行融资难的现实面前,活跃的民间金融体系已成为企业借贷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今年,货币政策由宽入紧,而融资需求并没有降温,供需天平两端加速失衡。于是,游走在正规融资渠道罅隙间的民间借贷,对接了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月息4分已是底限,6分是正常要价,高者达到月息1毛5(年利率180%),窜高的数字不停地刷新民间借贷利率的峰值。强烈的需求,推升着供给成本,受到刺激的民间融资膨胀式发展,散兵游勇般的民间  相似文献   

19.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超过2.4万亿元,占当年借贷市场的比重达到5%以上。民间借贷为何大量存在?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国企和公共投入的大项目始终是贷款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专业化发展,民间放贷行为以及借贷中介的发展,使得民间借贷开始从业余的发展模式逐渐的转化为专业化的发展,并且实现了跨区域发展。本文主要是就民间借贷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对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