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及ARM—S3C2410芯片的功能特点,并以AARM—S3C2410芯片为核心.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驱动电路作为了介绍重点。驱动电路采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以及MOSFET驱动电路和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在对硬件系统进行的实验中,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能够满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稳定性和跟随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是一项汽车电子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外电动助力转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性能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对高频超声波驱动电路,此超声波换能器驱动电路的发射频率高达1MHz,而目前包括集成电路发射模块和分立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发射频率多为40KHz。本电路主要用于对精度要求极高,如基于超声波的精确测量、美容器等领域。此电路为超声波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旅游产业和旅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十二五期间旅游研究面临更为艰巨的学术任务。目前旅游研究的驱动模式严重影响旅游研究的发展和成效。在重视行业实践驱动的原有旅游研究驱动模式的同时,应视情况视研究领域综合运用旅游研究的人才驱动模式、项目驱动模式和问题驱动模式,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创新体制和机制保证有效驱动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
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设计驱动式创新引发的竞争愈演愈烈,重构新兴产业创新链成为产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分析新兴产业创新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与技术双重驱动的创新模式要求,提出新兴产业创新链重构的定位与策略,为加速我国新兴产业创新进程、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创新驱动导向技术评价的基本概念,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技术评价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构建了在技术评价制度保障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的创新驱动导向技术评价概念模型,包含理论基础、评价参与者、评价思路、评价内容、方法体系和外部效益等多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条码技术及应用"是农业信息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要求,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多元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企业对产品市场表现的把握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研发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出数据驱动的产品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产品评价要素单一及难以量化的问题.以互联数据及科技资源数据挖掘为基础,运用情感倾向分析技术和LDA主题模型算法,引入产品功效矩阵等进行评价主题发现的研究,并将评价主题与产品设计等业务决策需求进行映射,建立综合考虑了...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提出了SASD创新要素分析和IPPI创新发展四阶段模型两种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定性描述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效果,运用IPPI创新发展四阶段模型对北京市2001-2013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作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节点,提升领军企业技术能力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技术能力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策略,而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否有效,将影响其技术能力的提升效果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选取中国中车为案例,基于技术能力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技术能力提升策略:在技术积累时期,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积累技术创新要素;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时期,联合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建立模仿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时期,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角度选取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和技术交叉融合强度4个驱动因素,采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对技术融合度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以工程领域BIM技术为实证对象,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广度对于技术融合度的驱动程度最大;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3项为正向驱动,而技术融合交叉强度为双向驱动;在驱动因素作用下,BIM专利在2012年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专利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该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位置的“双刃剑”特性,从驱动机制和阻碍机制着手构建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受到网络位置驱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当企业占据较高的网络中心度与较少的网络结构洞时,协同效应最显著,知识转移量最大。该研究揭示了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也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占位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有研究侧重其评价体系的构建,而对其政策效应本身的研究偏弱。基于财政科技投入视角,在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其政策效应。首先,理论上证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技术进步水平改善能够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其次,面板固定效应检验表明创新驱动假说成立。最后,运用跨国样本的合成控制法检验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中国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整体影响。研究结论揭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是显著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解释我国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线索,并且该政策效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会越来越显现。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