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商标》2006,(5):55-55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发达,永康五金、温州电器、大唐袜业等在全国都已颇有名气,地域名称已成为产业品牌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区域块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创新区域品牌载体,在全国率先开展“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认定工作,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浙江“块状经济”现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目前,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浙江特色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区块有306个,涉及生产企业多达13万家,每个区块平均规模达8.7亿元。其中,10亿~50亿元的区块91个,50亿~100亿元的区块13个,超100亿元的区块4个。从上报汇总的66个县(市、区)的资料分析,工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37.4%,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其农业总产值的39…  相似文献   

3.
宁波品牌何日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商标》2004,(3):44-46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各类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浙江省和宁波市都在倾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呼吁:我们不能再作“打工仔”了。只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战略,才能早日实现“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当前宁波企业境外商标注册和品牌商品出口数、所占比  相似文献   

4.
浙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块状经济”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创造的奇迹颇受关注 ,它是非国有、非公有制企业发动的一种企业空间组织和产业组织的重大创新。调查分析和深入探讨“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对于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国中西部等后发地区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颇具借鉴作用。一、浙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数量分析1 .方法概要以区位理论为依据 ,从县域区位、集聚规模、基础公共设施条件、个体经济单位数、人均收入等方面考虑 ,结合资料来源及数据收集的可能性和准确性 ,拟定浙江省“…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带来内涵式增长 创业之初,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充分运用浙江民营企业所特有的区域经济优势、体制运行优势,制订了“科技强企”的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从“十五”到“十一五”计划期间,公司瞄准“打造先进制造业”这个目标,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中心工作,从设计研发、装备工艺到整个生产过程都贯穿着技术革新和改造,不断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由大量中小企业集群构成的“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以“软因素”分析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网络、无形资源、弹性专业化三个方面,用案例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促进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最后对这三个关键“软因素”的发展与变化作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巨化行     
巨化是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公司决策中心在杭州,生产基地位于衢州,是“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的依托单位。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企业中,巨化以销售收入72.5亿元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营业绩第22位,列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第5位;  相似文献   

8.
日前.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刚认定的13个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其中余杭区的“杭州市余杭区浙江省茶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被列为该批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之首。这是余杭区继2006年首次取得“浙江省家纺产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后被省局认定的第二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将对全区茶叶产业发展和品牌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专业为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向导,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完善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突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佛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着力培育几个有市场、有规模、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强项(行业、企业、品牌、产品等),把佛山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国内外重要的特色专业装备制造业基地,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提升“佛山制造”、引领“佛山创造…  相似文献   

10.
“海宁家纺”日前喜获“浙江区域名牌”,这是浙江省海宁市继经编产业、皮革产业之后获得的第三块“浙江区域名牌”。至此,海宁市经编、皮革、家纺三大支柱产业已全部创建出“浙江区域名牌”。截至2011年12月,全市累计使用“区域名牌标志”企业已达59家,区域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经编、皮革、家纺是海宁三大传统产业。近年来,海宁市将培育创建区域名牌作为提升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促进三大块状优势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产业特征,以质量提升为手段,以平台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9):F0003-F0003
巨化集团公司是中国特大型化工企业.全国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氟化工为核心.打造中国氟都.跻身世界氟化工八强。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基本实现工业化。装备制造业担负着为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其本身的发展既是工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力发展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内在要求。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和生产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也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着眼于辽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立足于中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在跨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的重要时期,辽宁都责无旁贷地应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制造大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首先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制造业基地不仅是世界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且还要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新产品和新风尚。既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更要有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自主开发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2020,(1):41-41
2019年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超过400位来自政商学界的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呈上一场思想盛宴。在主题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分论坛上,褚健与其余4位嘉宾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国际油价的高涨掀起了全球石油开采的新一轮高峰,同时也带动了石油装备业的迅猛发展。从山东东营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已决定在规划建设的120平方公里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内重点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该产业区未来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实现较快发展。2006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发展到150余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无论是机械工业的发展态势,还是党中央的政策导向,都说明机械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坚持和结合”,明确要求“要把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作为提升制造业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强现代装备制造业建设,发展新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化》2005,(2):67-68
在海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业新介绍说,根据海南省建设新型工业省的战略目标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游”发展战略.该公司明确了在海南建成全国最大天然气综合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化工管理》2010,(1):17-17
2009年12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基地宣告成立。据悉,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基地投资8亿元,将建低碳经济研发中心、低碳经济技术产品展示中心等。哥本哈根会议的举行和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对碳减排的承诺.标志着世界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而化学工业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作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基地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总动员中.发挥自身优势,化挑战为机遇.进入低碳经济行动“进行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点-轴”基本上沿着经济区→经济区网络和城市网络一基地+新型乡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经济区域、综合型经济带、综合经济圈、外向型经济区、新的经济带→“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的路径而演化。进入新世纪之后,围绕“三纵两横”的轴线,加快新城市群建设和更具特色的经济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线。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今后在点-轴建设方面.一是应对区域板块给予重新划分;二是应尽快建立经济区或城市群政府联盟组织机构,认真落实相关规划;三是打通“断头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干年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九五”计划的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的展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加入WTO进程的临近,这一切都给我国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道路证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增强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及经验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从实施863计划开始的,走过了一条由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