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晶 《中国经贸》2014,(10):148-148
近年来我国要阻止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给我国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巨大压力。本文观点是:要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不应指望人民币继续升值。更好的选择是加快改革以消除国内的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同时稳步推动资本账户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因此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加大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汇储备余额高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快速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现行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有效性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对我国现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对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有效性影响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理,以及英日两国冲销影响的经验和措施,进而归纳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曾婷 《特区经济》2009,(11):68-69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得货币政策被动实施,效用打折。我国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减少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不争事实,如何就巨额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改革现有僵化的管理方式,减少由此造成的风险便是当前我国政府经济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分类欠清晰,形成机制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投资方向未能体现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本文从官方外汇资产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方式的改革,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近年外汇储备量FR和货币供应量M2为依据,运用Eviews 5.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对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云  蔡晔 《特区经济》2006,(6):178-179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逐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放松资本流动管制,我国货币政策在汇率保持稳定的要求下面临较多问题,文章以解决货币政策面临问题为目的,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完善储备结构和保值方法,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改革结售汇制度,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完善政策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郑晖 《新疆财经》2006,(5):65-70
外汇储备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根据“三元悖论”,中国政府为确保汇率稳定,同时实现资本准自由流动,必定要以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为代价。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大量外汇占款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陷入被动和效果趋弱的困境,给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提出更加复杂的难题。基于此现状,本文对该困境形成的原因和不利影响加以分析,尝试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5282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在提高中国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压力,同时也对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外汇储备投资过程中存在着渠道较窄、币种单一、管理被动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形成机制尚无法实现一步到位的转变,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储备规模保持巨大数额,甚至屡创新高已是必然。因此,如何提高国家外汇储备投资效率将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迅速增加,迫使央行不断采取冲销政策,以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运行。在短期内,冲销政策对于抵消外汇占款、控制货币投放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一味使用冲销政策,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将引起国内利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热钱”套利动机增加,进而导致全社会金融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1.
何巍 《特区经济》2010,(7):19-2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外汇储备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外汇储备在体现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对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过快增长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外汇储备激增会带来储备的持有成本过高、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引发通货膨胀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等负面影响。为了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过快增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改变原有盲目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建立新的外汇管理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高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相应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主要经济问题之一。文章就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原因及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货币政策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储备形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外汇储备最近连续三年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目前储备总量已达一万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对外汇管理提出挑战,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更对人民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要正确处理当前外汇储备问题,必须提高储备存量管理水平,遏制储备过快增长。要正确处理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人民币币值的勃论关系,必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立 《山东经济》2009,25(2):24-3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超速增长态势,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量来看,都已超出国际公认的常规标准。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货币当局带来了高昂的机会成本,加剧了货币错配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并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为降低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负效应,应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进国际收支结构平衡,并有效利用和管理外汇储备存量。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1993年之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在中国的宏观调控中没有引起重视,当时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几乎完全分离.1994年以来,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三次明显的冲突:1994年至1996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较高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快速下降和物价持续下降之间的冲突;1998年至1999年,汇率稳定和本外币利差倒挂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徐云燕 《科学决策》2014,(10):85-94
论文使用2006-2012年月度数据,基于VAR模型对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外汇储备、资产价格与M2在长期存在均衡关系,且资产价格变动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为最大;短期内,财政赤字、外汇储备、资产价格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引起M2变动的最大值分别为0.1702%、0.1335%、0.2478%,财政赤字、外汇储备具有正效应,资产价格具有负效应,这三者因素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汇率政策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一改革将对我国宏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运用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汇率政策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机制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作用、利弊做深入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符合我国实际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对策.实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合理使用外汇储备;提高外汇储备在国内的运用效率;加快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走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对于高额的外汇储备,一方面必须科学运用,必须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经营管理好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必须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富余储备的多元化运用渠道。根据传统的观点,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在于贸易支付,偿还外债,维护、保持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防止外部冲击,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对货币稳定的冲击。传统的外汇储备管理强调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其所投资的资产多是政府和机构债券等纯粹的金融资产。因此必须对我国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测算我国超额货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超额货币的成因以及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超额货币现象严重,不仅诱发通货膨胀,而且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兜售央票,斩断人民币升值预期,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