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韩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业都是伴随着本国造船业的崛起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以前,日本柴油机生产规模很小,生产的产品只适用于内河船舶及国内少数远洋船舶。1956年,日本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后,其柴油机制造业飞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0年代后期国产主机自给率达到100%并开始整机出口,成为世界第一造机大国。  相似文献   

2.
日本、韩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业都是伴随着本国造船业的崛起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以前,日本的柴油机生产规模很小。生产的产品只适用于内河船舶及国内少数远洋船舶。1956年日本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后,其柴油机制造业飞速发展,70年代初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0年代后期国产主机自给率达到100%并开始整机出口,成为世界第一大造机国。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经济生存与发展战略的安全,它包括本国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维护本国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的安全。具体内容有金融安全、资源供应安全、粮食供应安全、影响国计民生或国家政治和军事安全的关键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安全、出口市场和海外投资安全等。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经济安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船舶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推行“国轮国造”(即本国航运公司的船舶由本国船厂建造)政策.有利于带动多个领域。尤其有利于促进本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家实现调整结构、扩内需的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之一。在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既保证本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纺织机械业的沿革 台湾从50年代起纺织工业开始蓬勃发展,带动了岛内纺织机械业的发展,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济开始起飞,纺织品的内销和出口每年大幅增长,质量日益提高,与此同时,纺织机械的性能和水平亦随之提高,并积极拓展外销市场。 70年代初第一次能源危机,国际经济萧条,台湾纺织业遭受严重冲击,使纺织机械制造业亦蒙受不利影响,经营困难。1976年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纺织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的加强,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能快速、成功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即搞好国际投资,就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善于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吸引外资,积极参加国际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缩小本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经济水 平之间的差距,而且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各国都努力克服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因素。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国…  相似文献   

7.
从70年代末开始,香港制造业大量北移,造成“空心化”。“空心化”影响着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因此需要香港政府、中国政府和香港工商各界通力合作。港府应对香港制造业予以更多的支持;香港工商界应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加强对制造业技术研究的投资;中国政府要为香港的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由香港引进的技术要提高要求,可考虑向香港输出科技人员,以及利用在港的中资企业以保持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贸易》2003,(8):71-71
利用进出口银行支持本国商品出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银行更大的作用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这些国家的进出口银行通过国家财政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海外投资战略,扩大国际市场,开发海外资源,在发展本国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电子外贸》2005,(3):28-28
内向型经济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国家的经济,即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商品以带动经济发展。国家通过进口限额、提高关税来扶植本国新兴工业,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另外。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经济也称内向型经济,政策上也有相应的手段,如:为了增加个人消费需求而减少所得税、为增加设备投资而减少法人税、降低利率、发展公益事业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日本企业的国际成长,为世界各国企业树立了两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由国内经济迈向国际拓展的典范。本文着重分析美国、日本企业的跨国成长路径、战略特点,提出“后发展”国家的企业向世界市场扩张,不能简单地模仿“先驱者”,应根据国际经济背景及其自身条件,制定和运作适合本国国情的企业国际扩张战略。为此,本文从战略提出的依据,总体战略与实施主体,区位选择、行业投向与股权安排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国际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11.
发展国产数控系统如箭在弦 制造业是我国的基础性、支柱性的战略产业。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的制造装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依粕干先进的数控机床。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是先进机械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制造装备的“母装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舶工业在70年代末以来的近15年里迅速发展的成就已经受到国际造船界、航运界瞩目,但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先进国家比尚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国船舶工业在本世纪末进入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这一目标,单靠国家投资和企业自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正在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大规模的合作机会,加大外资对中国船舶工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际经济的发展联系逐渐加强,已经走向了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社会当中,因此,为了保证本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形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掌握,根据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向,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下面将对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对本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祸起于虚拟经济的2008年金融海啸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出于全球经济格局衍变和解决国内现实问题的需要,美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应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应对美国重振制造业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制造业规划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才培育、税收和融资、竞争方向、国际规则利用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美、日、欧等国的计算机、电子、汽车以及通讯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先后出现了“价值链模块化”的趋势,这不仅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调整,还有力地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世界制造业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制造业高端价值环节的分工中来,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性的高度出发,用关税、出口补贴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的一体...  相似文献   

17.
孙玉洁 《消费导刊》2011,(9):28-29,33
“十二五”时期,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赶超突破的关键发展时期。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省出台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尤其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蓬莱市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以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香港的“加工贸易型”制造业崛起于50年代,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制造业有10多种轻工业产品(成衣、玩具、人造花、钟表、收音机、蜡烛、首饰等)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居世界首位。6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香港制造业的产值一直稳居各行业的最前列。但到1992年,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已经降至第四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非常形象地道明了香港工业发展的模式。“两头在外”是指原料和市场不在香港本地;“大进大出”是指原料“大进”,产品“大出”。香港工业走的是“中间道路”,贮的是劳动…  相似文献   

19.
陈岩峰 《江苏商论》2003,(11):44-4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普遍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于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利用这一点,制定各种国际贸易的环保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这被称为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9):78-79
一国家或地区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外贸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它是一国政府通过选择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来影响本国资源的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政策和制度[1]。从我国建国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战略、混合战略、激进的出口导向和自由化的出口导向战略四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对我国20世纪70—90年代我国的外贸发展从进口替代—混合型—出口导向战略演变的背景、原因以及其间战略实施战略的优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