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消极影响是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尖锐的问题,现阶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非常严峻,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新特点,进一步明确新的反贫困思路,采取更为有力的扶贫措施,对于迅速缓解和逐步消除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渊 《农村经济》2015,(4):75-78
西部偏远山区是中国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资源禀赋差,贫困现象最为集中的地区。集中连片贫困现象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知识贫困现象严重等多种问题叠加,造成了西部偏远山区农村贫困对象瞄准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特殊性。但是,在该地区的贫困对象瞄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瞄准"错靶、"瞄准"偏差和"瞄准"脱靶现象持续存在,客观上造成了贫困对象瞄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客观剖析了贫困对象瞄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探索构建西部偏远山区农村贫困对象瞄准工作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相似文献   

4.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缓解贫困中的战略地位贫困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征和重大现实问题之一。西部要开发 ,西部要发展 ,消除贫困的目标必须实现。因此 ,研究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对西部大开发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形成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元的 ,包括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等 ,但是 ,人口原因在致贫诸多因素中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影响面既宽又广 ,持续时间也相当长。自 1 990年以后 ,国内人口学界及有关实际部门特别关注人口数量、质量与致贫之间的有机联系。人口因素对致贫的影响机理主要通过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异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类型以消费贫困和选择性贫困为主,同时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因素对收入冲击的能力远弱于抵御外部因素对消费冲击的能力,此种情况在中部地区尤甚。中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维贫困最轻微,而西部地区最严重,且随着贫困维数的提高,相应维数的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维度和区域考察,教育维度贫困是造成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维度贫困只是导致东北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面的卫生厕所、沐浴设施、炊用能源以及资产数量等维度的被剥夺情况最严重。经济落后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种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贫困的最高维数并不必然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同n维(1≤n≤8)贫困发生率之和相近,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此外,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或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属于互补关系,二者兼具差异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李万明 《新疆农垦经济》2010,(3):F0004-F0004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贫困问题在中国的发生率高、发生面广,且在不同的地方导致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信息不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中国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要想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真正发挥后发优势,首先要解决的是西部地区人口的生存问题,其次才能谈的上发展问题。所以在西部地区实行扶贫攻坚工作是西部各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农地流转行为对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作用效果,并探究其区域异质性。结果发现:农地流转具有较为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观察到农地流转使农户在收入、健康和主观感知维度的贫困状况得到了缓解,但在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并不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不同流转行为的减贫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农地转出更能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不同区域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减贫效应最弱,但相比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也更为严峻。因此,因地制宜地推动农地流转是缓解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进而消除相对贫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贫困问题与生态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贫困”是由于环境先天脆弱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破坏性的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引致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的贫困;分析了西部先天脆弱环境对西部生态贫困区域的形成、分布、人类生存和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出三大生态贫困地区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脆弱的环境因素,其成因机制包括生态环境的脆弱、人类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禀赋较差;提出了西北黄土地区实施植被的生态恢复;西南石山地区适宜配合生态经济林的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青藏高寒区重点优化资源开发模式、控制人口增长和强化生态文化意识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最为严重的地域,而且其扶贫成本大、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的特征极为突出,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在众多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可以说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本文基于恒大"精准扶贫模式"的执行逻辑探析,归纳总结了恒大集团的产业链精准扶贫模式,对比分析了以往传统扶贫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链的不足,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融资模式的创新的必要性,对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由于近些年国家扶贫政策以及金融反贫困的不断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贫困现状以及西部农村地区反贫困绩效,并且对西部金融机智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重视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部分地区仍然发展缓慢或者返贫现象突出。该文以贵州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着重从贵州麻山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低下、劳动力外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贵州麻山地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贫困陷阱,并研究了导致该地区陷入贫困循环陷阱的原因。文章以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了麻山地区存在的4因素贫困循环链,即环境要素制约型贫困陷阱、物质资本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基础设施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和人口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文章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现有理论基础,提出错综交织的循环链扣是麻山地区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源。最后,总结了摆脱困境的5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T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利用贫困转移矩阵分析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贫困程度增强,绝对贫困尚未缓解,相对贫困更加严重;农村家庭以暂时贫困为主,极少数农村家庭是慢性贫困;多数贫困家庭能快速退出贫困,少数非贫困家庭进入贫困。不同区域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贫困程度最轻,中部地区慢性贫困最严重,西部地区进入贫困概率最大。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动态性分析可为我国消费贫困帮扶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贵州喀斯特地区贫困范围广布、人口众多,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生态性的特点,反贫困难度大.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生产、投资和参与组织化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喀斯特地区贫困农户的行为特征,并据此提出促进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渐生态移民问题及中东部地区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从技术和政策层面提出了许多观点。本文试图以西部农牧民“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之恶性循环的内在逻辑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中东部地区的关系为切入点 ,探讨中东部地区在西部生态移民中的作用 ,以期促进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一、西部农牧民“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之恶性循环的内在逻辑正像中东部地区人民夜以继日辛苦工作发展生产振兴经济一样 ,西部地区的人民也一样有生存和发展经济的权利。而且 ,西部经济环境脆弱地区贫困人民的生存权和发…  相似文献   

16.
相对贫困具有主客观双重属性,既是个体与参照群体相比较确实存在的客观差距,也是心理层面与参照群体相比产生的主观被剥夺感。本文基于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A-F指数测度了农户相对贫困,并分析了互联网使用的减贫效应,得到如下结论:(1)样本农户2014~2018年客观相对贫困和主观相对贫困情况有所缓解,但面临的客观剥夺和主观剥夺均比较严峻,尤其是客观剥夺,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仍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2)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不管是客观相对贫困还是主观相对贫困,西部地区均高于样本平均水平,贫困叠加,反贫困任务艰巨,仍然是治理相对贫困的重点区域。(3)互联网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有利于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且对客观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大于主观相对贫困,互联网发展行为的减贫效应大于互联网生活行为,其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增长乏力、资源开发遇到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开发式扶贫必须实现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重点向以农户人力资本开发为重点转变。本文利用宁夏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72个村720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分布的家庭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外部环境约束既定的条件下,家庭特征对农户贫困有显著影响,要进一步有效扶贫则必须瞄准贫困户,建立针对低收入群体、以提高农户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八年前曾在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不仅跑遍了整个陇原大地,而且因采访调研所需,足迹几乎踏遍西部所有的省市区,对西部地区的贫困情况比较熟悉,并且还曾对西北、西南地区不同的贫困类型进行过采访。尽管自认为对贫困问题有所研究,但近期的一篇稿件仍然让笔者  相似文献   

19.
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和气候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变,资源承载能力较低。受此影响,至今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仍旧分布在西部地区。实践证明,西部地区要摆脱贫困,必须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人类的积极活动实现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还要制定促进区域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人口素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化带动贫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箐 《农业经济》2018,(2):106-107
本文从区域入手,就不同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产生的减贫效应最为强烈,西部地区的贫困群体具有显著的脆弱性,然而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减贫效应比中部地区要高,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减贫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