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规定有着内在统一性。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刻领会理解好“一点两地”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着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改革开放激发战略发展效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国家发展大计,而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借鉴。本文全面分析了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最新人才政策,并凝练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基于该启示,文中提出应从积聚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聚合力”、构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大舞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试验田”、营造全球一流科技人才的“向往地”、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磁场”五个方面发力,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心城市趋向于服务专业化,而中小城市趋向于制造专业化”的功能分工格局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形成,并正逐步得到强化。通过将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服务功能专业化指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分工格局有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中,服务功能专业化促进了香港、澳门、广州、珠海、江门和惠州6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制造功能的强化促进了东莞、肇庆、佛山、深圳和中山5市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未来有必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施基于城市群的空间开发战略,建立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提高城市群要素统筹配置以及跨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进一步深化中山与港澳的合作。本文通过探讨中山与港澳合作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其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议通过打造高端产业、科技合作、青年创业三大合作平台,建设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两个支撑点,推进金融、土地、审批、认证四项制度创新,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在百年前行中坚定不移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其实践事例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日渐丰富。在新时代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同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措施,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以反贪防腐为使命的党的自我革命,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中以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多样化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以此落实自我革命“六个必须”经验和“九个坚持”规律性认识。本文基于现有的实践与启示,展望港澳两个行政特区与粤港澳大湾区9市以及全国的廉政建设,期许各方更进一步深挖“廉”故事引全员入胜,依靠人民优化自下至上通道,夯实规章力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落脚点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脉络,接着从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经验,最后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得出相应的对策启示,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主导的充分发挥"两制"基础上的"一国"之内的国际经济大平台,为粤港澳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需要他们在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如何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迎合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练就过硬本领,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和担当使命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全国政协委员、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上,因为这一番话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大湾区姐姐”。“大湾区姐姐”“大湾区哥哥”,这些称呼走红的背后,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不断加深,湾区人更加有认同感了。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周年,4年来,  相似文献   

9.
王哲 《中国报道》2023,(5):50-53
<正>来自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媒体记者代表和中国外文局记者在“最美四月天”全方位“走读”青岛。4月23日至25日,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感知魅力青岛”主题采访活动。围绕开放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主题,来自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媒体记者代表和中国外文局记者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和青岛啤酒博物馆、胶州市及青岛历史文化街区,在“最美四月天”全方位“走读”青岛。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在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促进、利用区域空间组织推动自身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值得推广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必须进一步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方式。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更加有利于经济主体与区位相互匹配的环境,构建政府、市场、资本、社会互补协同建设模式,有效发挥战略规划作用,创新“一国两制”下的治理体系,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体系,塑造活跃的大湾区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阶段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冲击,复工复产、物流运输限制、供应链运转等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疫情蔓延和部分媒体的炒作,不少国家民众的担忧情绪加剧,甚至使中资机构和中方施工项目受到冲击。在双重压力下,“出海”企业如何渡过难关?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联合组成“中国企业在疫情下的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组,依托中国企业国际传播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各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圆桌论坛“云访谈”,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海外形象塑造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肇庆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最密集的精英人才资源,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前途不可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加强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眼光,高标准,严要求谋划市内交通建设,构筑"十横八纵"城市交通网,由交通引领肇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大西南拓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月6日至9日,市港澳顾问李炜率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一行16人来渝考察。市政府港澳办主任章勇武与考察团进行会面时表示,新年伊始,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组织跨行业代表团来渝考察,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和机遇,市政府港澳办愿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来渝发展做好精准需求匹配,牵好线搭好桥。  相似文献   

14.
毛艳华 《南方经济》2018,37(12):129-139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但粤港澳区域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的跨境合作,这与国际典型湾区和国内主要城市群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现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障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异质性制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现要素跨境顺畅流通、区内营商规则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作为一种成功的异质性跨境合作模式,欧盟基于要素便利流动、市场体制接轨、多层治理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湾区市场体制对接,消除要素跨境流通障碍,强化湾区跨境政策协调,形成湾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与WTO相关规则对比分析发现,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数字贸易、“边境(后)”规则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完善,从经济领域和规则领域两个层面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粤港澳大湾区可在非关税壁垒领域(削减非关税壁垒,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领域(促进服务贸易高水平自由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领域(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数字贸易领域(审慎管理数据要素,统筹好开放与安全)、中小企业领域(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先行先试部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中国改进经贸规则,提出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模板”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东童童 《特区经济》2020,(10):28-31
本文选取2012—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1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的空间格局和城市网络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空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在粤港澳三地中,香港地区空气环境质量整体较高;大湾区各类污染物的区域分布特性较为显著;区域内大气污染呈现较为典型的城市空间网络关联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我在有关会议上发表了很多观点,包括如何从五个方面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等.今天,我主要谈谈如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创新枢纽.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为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从经济引力协同度、产业结构协同度、人才比较优势协同度、和营商环境协同度4个方面创新构建了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指数模型(CDI)体系,对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广东省中长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抓手,对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湛江市作为广东省北部湾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的几大港口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等特殊战略地位的城市,应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良性发展效应,积极融入,与周边城市乃至海南实现贯通整合,推动整体城市资源结构的优化,加快城市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专家观点     
<正>蔡毅:倡建港口航运物流协调统筹区3月4日下午,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在"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访谈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大湾区的港口形成联动,提供多样高增值的服务,比如航运保险、仲裁、保险、船舶租赁买卖等业务,将更有利于加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蔡毅说,建议香港与广东联合成立港口航运物流协调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