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贺煜  黄仪 《重庆与世界》2023,(10):30-33
<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关注,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区域国别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川外持续开展“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绿色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底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各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  相似文献   

3.
《重庆与世界》2023,(10):13-16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有何作为?10月13日,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政府外办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亮眼成果,并对下一步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举措和行动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办理中国签证的窗口经常都是排满了人,说明大家都对中国抱有满满的期待,都积极踊跃地想要到中国来。”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达成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共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无论是越南的“两廊一圈”、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还是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菲律宾的“大建特建”,东盟各国的发展规划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了广阔的对接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23,(23):82-83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福清核电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利用我国自主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加快“走出去”,取得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6.
《新西部(上)》2017,(8):87-87
8月8日,以“‘黄河明珠’新起点,‘一带一路’新机遇”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第三届年会在司马迁故里一一陕西省韩城市举行。韩城市委书记李智远在致辞中说,加人“一带一路”朋友圈,与丝路沿线城市实现互通互联、共建共享,是积极响应国家倡议,深度融入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韩城担当”。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已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健康卫生、生物医药等“大健康”领域,“一带一路”全球化合作的价值和优势不断凸显。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卫生健康合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潘睿 《中国报道》2023,(5):60-63
<正>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与沿线各国的合作日益紧密,人员往来频繁,与沿线国家人民心灵距离的拉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最为坚实的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历史上的长安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喜迎各国商旅,汇集各类文化,实现了商贸、文化、旅游的大繁荣。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间,丝路精神再次复兴,陕西紧抓历史机遇,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引领,稳步推进“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贺煜 《重庆与世界》2023,(11):26-29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10年成果丰硕,人文交流项目精彩纷呈,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近年来,重庆泓艺九洲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艺九洲)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建平台、拓通道、促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本刊记者专访泓艺九洲董事长张航,讲述企业助力传统文化出海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翁诗杰 《中国报道》2023,(10):44-45
<正>“一带一路”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破了以往西方主导的规则。在地缘政治局势日渐紧张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这标志其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项规模宏大的倡议,历经艰难走过了第一个10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即使企图抹黑“一带一路”倡议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这一倡议仍在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23,(10):20-21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与世界》2023,(11):48-49
<正>10月13日,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娅茜介绍了重庆发挥外事资源优势,促进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做法。举办高规格国际会议张娅茜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重庆先后举办、承办了重要国际会议50场,其中,承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等国家交办的重要国际会议近20场,积极争取了“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机制性在渝举办。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浙江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成绩斐然、亮点频现,“一带一路”经贸人文合作迈上新台阶、重大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已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鲜明坐标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浙江以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为引领,从理念到蓝图、从方案到实践,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建“一带一路”已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2022年,浙江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成绩斐然、亮点频现,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鲜明坐标。  相似文献   

14.
刘乐 《欧亚经济》2023,(2):38-64
新冠疫情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综合来看,疫情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的影响涉及项目进度、债务问题和人员往来等多个方面。但是,共建“一带一路”在相关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仍然体现出十足的弹性、韧性和活力,并在防疫合作、“丝路电商”、中欧班列和绿色复苏等很多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在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推进应急行动措施向常态机制合作的转化工作、统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与安全、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合作性多边主义三个方面着手,以期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防控疫情的抗疫之路、恢复经济的复苏之路、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在主旨发言中表示,甘肃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并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林铎在主旨发言中首先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重新点亮了这两条千年丝路,让他们迎来了重焕荣光的历史契机.两年多来,沿线地区利益交集越来越多,合作动力越来越强,繁荣振兴丝绸之路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专题研究了“一带一路”规划.要求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近日习近平主席又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凝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的演化,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药材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中药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GDP规模、边境距离、语言等会对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影响。今后应继续拓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建设中药材专属国际物流通道和中药材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方案求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康庄大道。习近平主席指出:“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楚晖 《中国报道》2023,(4):63-64
<正>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优质合作项目将会为沿线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优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介绍称,“一带一路”倡议“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0):18-21
<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大部分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叶力娜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重庆抢抓RCEP机遇,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