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彦 《产权导刊》2023,(10):9-13
<正>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全面低碳转型阶段。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欧盟绿色新政”,其核心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目的是保护欧洲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解决碳泄漏问题。此后,欧盟积极推进CBAM立法进程,并于2023年5月17日正式生效,将于10月起正式执行。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一直为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而积极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于1992、1997年相继签署,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世界经济“低碳转型”的大趋势。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进而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碳金融作为金融资本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董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12):32-51+157
对于国际气候机制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与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强化,作者根据认知效应、网状效应和建制效应三种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气候机制的演变。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产生了认知效应,一定程度上延迟了气候机制从规则制度设计转向履约行动的进程。随着疫情的发展,国际社会意识到未来气候危机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种全球反思营造出有助于提升气候雄心的全球政治氛围,催化气候行动。其次,各大国纷纷将碳中和目标作为气候治理的合法性工具,构建了庞大的碳中和目标网络,给一些气候雄心不足的国家施加了巨大压力。积极的大国气候外交为国际谈判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最后,认知效应与网状效应相结合一起放大了建制效应,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突破困境。新达成的《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和《沙姆沙依赫实施计划》均是强化国际气候机制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巴黎协定》渐进性的特点,并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市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全球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众多碳交易市场中,主要有四个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所,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展望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望在2016年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碳中和的推进,绿色转型成为全球共识,ESG逐步成为全球主流投资理念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ESG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是国有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需借鉴国际ESG发展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ESG责任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宁 《欧亚经济》2023,(2):79-9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行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2020年12月举行的庆祝《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碳中和政策不仅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哈萨克斯坦制定碳中和战略,力争按照规划的碳中和情景模式,在2060年前投资6500亿美元,完善碳交易平台,提高行业标准,改进产业政策,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争取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1990年排放量85%的水平,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使全球碳循环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产生严重威胁①.为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并又于1997年在日本通过了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国际碳贸易和联合减排的方式履行部分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中.  相似文献   

8.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中再次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碳收支成为当前一系档列大型国际合作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而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则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资源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大而具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1999,(收录汇总):92-92
2023年5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收入达到约9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是在政府面临高通胀、财政压力和能源危机多重挑战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据了解,世界银行跟踪监测碳市场发展已有20年之久,每年发布的《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也已进入第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碳收支成为当前一系列大型国际合作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而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则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资源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大而具体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已经开始,随之而来的是技术的新篇章。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以使我们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轻松、更美好。为此,本刊特别综合梳理了2023年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新趋势,以飨读者。新兴科技推动亚太企业快速发展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研究咨询公司之一Forrester近期发布了《2023年亚太区市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全球遭遇高温热浪,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常常见诸报端,这是摆在世界面前的严峻考验,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落实路径和发展情况有何区别?我国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邱慧 《中国报道》2023,(4):66-67
<正>吸收外资、拓展国际市场等词汇或将构成今年我国稳外贸的关键词。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2022年我国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关口。这意味着,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压力,实现了稳定增长。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这依然是中国外贸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估计的3.4%放缓至2.9%。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也指出,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     
《上海国资》2024,(1):98-99
<正>国内首个公共建筑碳减排量认定标准发布首批中国建筑碳信用产品成功挂牌2023年12月27日,由绿地金创科技集团主办、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绿创未来,碳求共赢——中国建筑碳信用生态合作大会”在沪举行,现场发布了国内首个公共建筑碳减排量认定标准,首批中国建筑碳信用产品成功挂牌。其中,由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为主体共同编制的《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T/CSES 128—2023)已于12月2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发布。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碳收支成为当前一系列大型国际合作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而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则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资源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大而具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大气中CO3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碳收支成为当前一系列大型国际合作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而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则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资源及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大而具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李沁旋 《魅力中国》2011,(5):187-187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保护气候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为此,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合作,及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此背景下,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贸易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议案》,该议案宣称,将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的措施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碳关税”的说法由此而来。碳关税的提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背后隐藏复杂的战略利益分配关系,其对中国未来的出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为了应对碳关税的博弈,需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应的对策。因此,笔者尝试在本文中简述碳关税的形成背景、碳关税的实质、以及我国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缪琦 《宁波经济》2024,(2):38-39
<正>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与调整,中国加工贸易的规模及占比均有所下降。在这种背景下,继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又迎来关于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份重要指导性政策文件——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0部门于2023年底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下称《意见》)。  相似文献   

20.
贸易与气候变化体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影响一国排放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GTAP8最新数据库,本文计算了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和2007年贸易内涵碳流向。结果显示,发达国家主要是贸易内涵碳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主要为贸易内涵碳净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内涵碳输出地,贸易成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力。电力行业与运输服务业是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运输服务业等行业是内涵碳排放最高的行业。随着发达国家出口贸易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比重上升,贸易发展和排放转移会由于发展中国家排放系数更高导致全球排放净增长。因此,在新的国际气候体制设计中要协调好贸易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国内要采取行动减少排放,并积极制定应对气候政策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