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媒体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新媒体平台成为媒体行业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因此,提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成为媒体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结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从打造品牌形象、运用现代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与完善互动引导机制五个方面,就如何提升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媒体行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抢占新闻舆论阵地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原 《中国报业》2023,(14):186-187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逐渐成为影响传统媒体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媒体的中坚力量,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思维。可通过提高自身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培养新时代媒体思维,以民众视角为基实现新闻采编等方法,提高业务技能与自身素养,助力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田嘉 《中国报业》2023,(19):210-211
大数据技术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数据爬取与传播所需要落实运用的重要科学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对新媒体传播工作造成了强烈冲击。新媒体工作者可通过提升媒体数据获取效能、丰富媒体信息内容要素、增强媒体信息传递安全、学习借鉴先进运用经验等策略,持续扩大提升大数据技术运用优势,辅助新媒体传播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莉 《中国报业》2023,(1):166-167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新媒体受到高度重视,呈现出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体传播造成了很大冲击。要想应对媒体融合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必须认清形势,尽快融入融媒体建设,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推进传统媒体的变革与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县级电视台记者缺少对新媒体的认知,在融媒体建设中的执行会出现偏差,实际的融合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融媒体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群众对新闻及县级电视台记者的要求,然后针对要求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促进县级电视台记者转型。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互联网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更快地传播到全球各地。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数据的传输更加高效,具体表现为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方式更加灵活、数据更易采集。但是,新媒体广告投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遇到“流量瓶颈”。在新的市场环境和媒体竞争中,我们需要融合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广播作为声音媒体,具有天然的强伴随性,特别是在车内的封闭场景中,可以解放眼睛和双手,实现高频传播和有效触达,适合作为新媒体之外的补充媒体。新媒体时代汽车品牌通过广播媒体进行传播的同时,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通过融媒体手段拓宽广播广告的传播范围,促进广告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成倩 《中国电子商务》2014,(15):304-304
新媒体时代是建立于传统媒体之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是利用各种无线终端向用户传递信息的传播与媒体形态。与较早的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更具有创新性,表现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为此,在新媒体产业中,部分的传统媒体将逐步走向衰落,而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媒体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活力与创新。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势不可挡,其经济发展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时代要求,新媒体的应用为媒体传播增添了活力。新媒体具有快捷、准确、方便的优势,能提升传播效率。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在传播方面取得突破,必须运用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陆超 《中国报业》2023,(10):164-165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电视媒体有必要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寻找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切入点、创新媒体融合思维,提高受众参与度,促进内容融合与传播渠道融合,强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运营融合,打造核心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等策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品牌传播的需要,而如今的微信、微博、博客、微电影、移动APP等新媒体,对企业品牌营销传播所起的作用越发明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理念、媒介和技术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整合化、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需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将结合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进企业品牌营销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晁会芹 《中国报业》2024,(2):156-157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持续变革的形势,报纸新闻传播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从业人员要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创新报纸传播形式和内容,在融媒体时代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遭到了严峻挑战。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指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而是要改变原有的以新闻内容制作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模式,将用户体验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的主旋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媒体背景下,内容都是制胜的法宝,当优质内容嫁接到新媒体平台,对新媒体发展将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传播理念下,更应该做好内容的坚守与创新.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分析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内容的坚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薛帅 《中国报业》2023,(3):16-19
媒体传播对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打造媒体融合下的矩阵式生产与传播格局,是时代赋予媒体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通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积累融媒体生产与全媒体传播经验,特别是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宣传报道中,创新“一体策划、聚合传播”工作机制,传播覆盖面创历史新高,成为行业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培养全媒人才队伍的一次体系化实战,为全媒体时代大型文化艺术节的传播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萍 《中国报业》2023,(9):158-159
随着我国融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明显增强,信息传播容量有所增加。但任何事物发展都具有双面性特征,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也使社会化媒体对于官方媒体的舆论领导力正在不断消解,新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使受众面临圈层化发展困境,新闻宣传理念和方法与时代发展也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逐渐由传统纸面转向短视频。如何深入把握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征及发展状况,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发展,成为媒体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杜芳 《中国报业》2022,(21):108-109
信息技术推动5G快速发展,带来了媒体行业的创新与变革。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广电媒体要结合时代特点以及新媒体优势推陈出新,调整现有生产模式与生产结构,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职能。本文以广电媒体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为切入点,分析5G时代广电媒体实现全媒体传播的先决条件以及相关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缪越 《中国报业》2022,(6):40-41
当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进行重大主题短视频信息传播时,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根据新媒体技术特点,利用其互动性强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转变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短视频表达中的问题和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郭庆华 《中国报业》2014,(24):33-34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当前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作为传统媒体,体育报纸在文化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时效性劣势已显露出来。体育报纸需要正确认识在媒体时代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本文旨在对新媒体时代下体育报纸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媒体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摄影手段与技术的革新与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播对摄影行业产生巨大冲击,商业摄影如何进入市场、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双重价值以及商业摄影的发展前景都是商业摄影所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商业摄影在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如何走进市场完成市场化,通过对商业摄影的市场价值、市场选择等方面的分析,为商业摄影的市场化提供指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20.
吴园军 《中国报业》2023,(15):214-2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新闻媒体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多样等优势,冲击了报纸新闻媒体的发展。因此,报纸新闻的传播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变化的研究,从而推动新媒体时代下报纸新闻媒体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传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