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何五星 《南方金融》2012,(7):23-27,86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红英  阮小平 《金融论坛》2007,12(11):25-2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诱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进行全面的声誉危机公关以及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商企银行声誉危机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发生质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危及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声誉危机管理既具有商业银行一般危机管理的共性做法,同时,由于声誉风险又具有不同于其它风险或其它引起商业银行危机的特征。因此,必须结合商业银行声誉危机管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忽视对声誉风险的管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的迅速破产让商业银行业认识到了声誉风险强大的破坏力,因而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将防御和化解声誉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在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因素的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防治声誉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频繁发生,对银行声誉造成一定影响。事实上,很多操作风险完全可能在事前进行防范和控制。为进一步降低操作风险发生频率,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9,(10):72-72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9月9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引》共13条,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定义,指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舆论环境的逐步开放,声誉风险管理作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拟通过对新闻危机与银行声誉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找寻新闻危机发生的规律以及找出商业银行可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掌控能力,确保银行业务和谐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臻 《时代金融》2014,(3):165-166
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现实,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与媒介沟通不畅、经营理念有误等现象,造成了声誉风险;进而从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最后通过分析良好的声誉管理会提升客户满意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等,阐述了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某大型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声誉风险损失数据,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法计算该商业银行总的声誉风险经济资本需求。研究发现,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发生频数符合Logistic分布,而声誉风险损失余额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文章认为,在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经济资本需求时,很难排除分布函数选择上的主观性对结果的影响。因此,在完善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与方法的同时,应加强对声誉风险事件分级分类管理、建立起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损失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同其他风险种类相比,声誉风险有其个性化特征,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既要研究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性,更要在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征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时候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因此,建设和加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银行业的当务之急;因为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防范风险危机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代表,对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内控体系的风险环境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经营风险,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声誉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过去摧毁一座金融帝国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即便是经营了上百年的银行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倾塌."这句名言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得以验证.声誉风险使大批国际知名商业银行遭受重创,甚至引发公众对金融业整体的信任危机.代价高昂的金融危机使国际银行监管机构认识到声誉风险的重要性,200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我国银监会也于2009年8月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应当将声誉风险纳入本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声誉风险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200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明确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2009年8月,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商业银行也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声誉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媒介传播环境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规律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新变化及舆情新特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和面临的管理难点。最后,对如何构建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中,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控制不好,可能影响到银行的管理、效益和声誉,因此需引起重视。本文通过阐述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有效规避此类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忠义 《中国保险》2013,(12):49-51
声誉是保险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我国保险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保险公司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维护保险声誉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完善声誉风险的事前预防体系、事中的处理机制和事后的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