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继迁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35-139
农民工就业质量议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与浙江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两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江苏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浙江农民工—在就业质量的6大方面总共40项指标中,有32项存在显著差异,且这32项指标均是江苏明显好于浙江。对于该发现,文章从人力资本、企业制度、非正规就业模式、法制环境等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农民大规模走出乡村进入城市的经济活动,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民工就业规模大,质量低,是农民工面对的一大困境,也是引发"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都亟待研究,这是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访谈,收集出重要的、能体现农民工相关就业能力评价特征的指标,确定农民工大致的就业能力测量的维度,然后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124份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得出最终的就业能力测量维度和权重,从而构建农民工就业能力的七因子测量模型。该模型由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提升能力、积极性与敬业度、工作搜寻能力、工作经验、法律意识、职业技能七个维度构成。最后,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给出了其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4.
简伟强 《科技和产业》2023,23(19):60-65
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可及性将会对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CMDS(2018)专项调查,系统考察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能够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并且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对提高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更加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主要通过健康水平提升和城市归属感两条路径作用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知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政府以公共卫生服务为着力点,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制定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疫情背景下,农民工作为信息弱势群体,面临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提升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就业信息服务。文章主要对疫情防控期间3个关于农民工就业的政府网站信息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依据数据发布、获取和交互3个指标分析服务内容,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的政府网站信息服务存在信息发布内容重复、信息获取质量不高、信息交互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应加强网站数据管理和建设,高效发布就业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优化网站互动、咨询服务机制,提高网站交互性。  相似文献   

6.
钟建英 《特区经济》2012,(8):299-301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农民工就业在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一定的就业支持,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未能成为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失业救助的主要途径。应该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等方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就业支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就业稳定性不断增强,就业环境逐渐改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但目前仍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落户城镇意愿不强、城市融入不够等问题.为此,各级各部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民工荒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科学的就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是为政府及用人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适就业推动政策和相关举措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面谈法提取出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10个变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模型包括三个因子:技能素养、关系素养和基本素养。这一评价模型的提出,旨在为后续量化研究打下相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就业还存在竞争力不足、就业信息渠道有限、就业起点与自身理想差距较大、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必须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权为指导,通过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就业培训机制、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等措施,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提高劳动力水平,促进经济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徽阜阳市是全国五大农民工集散地之一,2011年以来,不少外出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创业.农民工在服务经济建设、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工精神",对于这种宝贵精神财富,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营造关爱农民工、支持农民工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宽广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王东生 《特区经济》2009,(5):179-180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农民工被动返乡,产生了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分析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心理和价值取向,以提供或创造就业的客观条件。禀赋效应和职业锚理论提供了这种分析基础,为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就业歧视原因一直为学术界所探讨,在描述农民工就业歧视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将这一原因归结为:城乡二元制度、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就业体制、完善就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策略有利于缓解农民工就业受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昊  张务伟 《科技和产业》2022,22(9):182-188
为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运用Excel与CiteSpace V软件,对中国知网2000-2021年以农民工就业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统计、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进展可分为萌芽发展、井喷缓冲与波动减少3个阶段;研究热点围绕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农民工就业歧视研究四大主题展开。最后对中国农民工就业领域提出3点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是解决其非农就业困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武汉市422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从农民工个人角度出发,了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培训需求状况,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培训投资力度等方面出发分析农民工就业培训动力不足的原因,最终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  相似文献   

16.
胡月彬 《黑河学刊》2013,(7):186-187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加快,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开始出现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劳动力的主体,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研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有助于加快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缓解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笔者力图从新生代农民与传统农民工就业观念的不同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探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赖丽华 《老区建设》2009,(18):25-27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遭受着严重的就业歧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我国目前对禁止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立法相当薄弱。文章认为应从破解制度性根源着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全取消户籍背后捆绑的不平等待遇。在技术上,尽快建立以《禁止就业歧视法》为基本法律的系统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以完善的立法遏制农民工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女性农民工面临就业质量差、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参保意识薄弱等就业保障问题。文章提出注重就业保障政策中的性别差异、形成多元化的就业服务渠道、加强女性农民工的公共就业培训、搭建女性农民工维权平台、加强女性农民工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与重视的建议来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保障问题,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借鉴了西方主要的失业理论,结合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并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在海口市美兰、秀英、琼山、龙华4个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就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海口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依然存在一系列困难,如面临社会性排斥、幸福感缺失、就业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相符、用工手续不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本次调查所发现的上述问题,提出具有参考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