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昕晨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22-24
文章以安徽省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当前淮北市的转型应当采取产业延伸和产业更替的复合模式,同时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三次产业间的调整,并根据本地实际选择替代产业。同时,文章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思考,对其他的资源型城市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祁泉淞 《特区经济》2010,(8):238-239
本文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主要资源的城市在于对资源产业高度依赖带来的发展瓶颈,通过对比资源型城市转型界定,研究并提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界定,引入对比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总结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3.
顼继芳 《中国经贸》2014,(24):130-131
目前煤炭企业遇到的经营困难,在深层次上的根源在于煤炭黄金十年所掩盖的粗放发展方式和巨大的结构性矛盾,市场下滑只是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的“导火索”。煤价大跌给我们上了一节深刻的转型课。它提醒我们,单一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坚定转型决心,加快转型步伐,跳出“唯煤”思路,大力推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大力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形成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国内外许多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相近条件与环境下,转与不转、转得快与慢,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早转早发展,不转难发展。转型不是可转可不转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转,如何转好的问题。通过转型,可有效延伸煤基产业链条、发展多元支撑产业、实现精细集约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开滦集团的企业转型发展模式和战略构想令人振奋,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探出一条新路,经验值得借鉴。煤炭企业要想转型成功,需要重点解决好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恒德 《理论观察》2014,(11):159-160
"学院转型"源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正向反思。三种新建本科学院的首要矛盾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如何转型和如何实现转型。在新建本科"学院转型"中的"课程转型"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实质问题,要把学院转型落实到课程转型之中,构建新的课程模式。公共基础课程要向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方面转型,专业基础课程要向培养职业能力方面转型,专业课程要向凸显职业技能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5.
顺德是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以家电、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顺德的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急需整合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国外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国外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规律和经验,可以为顺德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借鉴。本文在顺德制造业SWOT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制造业发达地区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的分析,总结提炼对顺德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启示,提出顺德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发展思路及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与经济转型的目标紧密相连,从本质上来看,改革伴随着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改革的模式及路径、改革过程中制度变迁的动因两个方面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提供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应用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为改革的必需性提供了证据。最后,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市场结构化改革与产权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在选择产业转型模式时应该考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特点、区位特点和开采周期等条件。大庆在短期可采用产业链延伸模式,而长期则可采用替代产业模式;鸡西在短期可以采用混合模式,长期则可采用替代产业模式;伊春在短期可以采用替代产业模式,长期则可采用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航运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产业优势、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产业转型战略的SWOT分析。从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了长江航运转型升级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3,(3):26-27,14
柳林无论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战略转型、"1+2"发展模式,还是举全力构建富裕家园、绿色家园、幸福家园,对柳林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整体跨入"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蓝图道路上,柳林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实现新的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元转型: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成杰 《改革与战略》2008,24(12):32-34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只有从内、外部同时入手,实现多元复合转型,才能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转型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企业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部分企业出于自主创新能力低、转型风险高等方面的考虑,缺乏转型升级主动性的现状,构建倒逼机制成为政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选择。文章以倒逼机制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嘉兴市构建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机制的探索进行个案分析,在对其做法、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揭示出政府如何通过发挥"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形成合力是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有效构建的关键,以此为基点,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各国竞争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协同一体化管控模,敏捷柔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总结制造业智能化的几种升级路径:制造业微笑曲线,层次型,循序渐进,信息资源共享路径。根据实际,提出建立智能制造典型示范区: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构建多元主体创新机制,深入推广"智能工厂",发挥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完全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宇 《改革》2004,(6):16-22
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但已有的研究只偏重于对经济转型进程"量"的测度,而忽视了转型进程中不同阶段"质"的飞跃。事实上,中国在1997年就已经完成了体制转型,建立了"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向建立"好的市场经济"方向继续努力。为此,中国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金融架构与产业架构的相互协调,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向信息化迈进。  相似文献   

15.
转型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企业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旅游业的功能和价值愈加显现,被确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应加快旅游业发展理念、业态和模式转型,充分挖掘体现其作为"民生产业"、"动力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开发区正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外向型依赖、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的综合型园区转型,开发区的产业、城市、社会三者之间已具有较高的关联度,需要构建内涵更为丰富的创新体系,走一体化转型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为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当前,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项目支撑不够强、新兴产业发  相似文献   

18.
周敏  王萍 《改革与战略》2007,23(10):112-115
城市衰退产业的转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选取了休斯敦、鲁尔、洛林、筑丰四个国际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干预、产业调整措施、新兴产业扶植政策三个方面对其衰退产业转型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各城市之间转型途径差异的原因,即经济运行模式、资源条件和产业本身衰退的原因.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城市衰退产业转型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台湾产业结构转型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志  万勇 《亚太经济》2007,(5):103-106
本文分析了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两方面研究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带来的影响;其次,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及特点,探讨新时期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新模式;最后,提出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构筑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