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了泸州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共19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对2006—2017年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增长趋势良好,经济效益波动相对较大。针对整体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②城乡建设以点带面、轴状扩展;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④因地制宜,区域调控。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需要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本文以武汉市为案例,首先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其次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袁梦  段岩燕 《科技和产业》2022,22(10):76-81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基于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选取开封市2011—2018年的土地利用相关指标,构建开封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开封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稳定增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呈波动增长,土地利用的整体协调度呈比较协调态势。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北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从城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实现北京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磊 《江苏科技信息》2022,(20):71-73+77
过去的土地利用模式往往呈现低密度、低效益的趋势,亟需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法来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文章在常规用地数量约束和用地转换约束的基础上,对空间约束、生态约束、行政约束等多重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与数学表达,构建了多重约束下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同时,以大丰区实验区为研究范围,通过不同约束条件对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影响分析,证明了考虑多重约束条件的必要性及构建多重约束下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可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综合效益优化。  相似文献   

6.
探索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创求 《浙江经济》2006,(14):44-45
要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投入产出效益的水平有待加强。以黔中经济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贵阳市2006年至2015年来10年间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发展状况,显示贵阳市10年来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贵阳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贵阳市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城市土地投入和交通条件状况。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例,在分析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述了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取长时序的地表覆盖数据,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文章选取神农架地区1997年、2007年、2019年3期遥感影像,结合社会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经济、人口、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成绩显著,但同时存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土地财政"约束、监管不到位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城镇体系、推动节地技术创新、强化土地监管、促进各类土地复合利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孙冬梅 《魅力中国》2013,(26):387-387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分析土地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地资源消耗与利用特征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特征两方面,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衡量标准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包括维护环境稳定、资源合理开发、资源质量优化和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等4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成绩显著,但同时存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土地财政”约束、监管不到位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城镇体系、推动节地技术创新、强化土地监管、促进各类土地复合利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河南18地市为评价对象,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变异系数赋权法,对河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水平较高,各地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显著"中心-外围"模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较低地区主要依赖于土地高水平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所有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配置土地资源才能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产生最大效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南京市在优化土地资源方面也十分具有典型性。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化的比例,从而提出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姚丽娟  杨林 《发展》2011,(2):106-107
武威市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盲目性大且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如何合理配置武威市的土地资源,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全面分析武威市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对其集约利用进行研究,建立了适合武威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郭艳桃 《特区经济》2006,210(7):136-137
在建立城市资源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国内34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情况进行了聚类,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在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的各自特征,并对国内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评价,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益直接关乎其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指数为0.502,从上游(0.476)、中游(0.496)到下游(0.555)依次递增。具体而言,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整体差异较小,生态效益中、上游地区波动较大,社会效益地区间差异明显;从时间演化来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9年的0.414提高到2018年的0.502,上、中、下游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变化趋势与综合效益大体一致,均为稳健型增长。对比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空间差异,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低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10个降为0个,处于高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3个增至35个。其中,青海海西州进步最明显,宁夏段、甘肃段稳定处于中综合利用效益阶段,山西、河南段有较大改善,山东段综合利用效益整体较高。基于此,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现状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伊犁州直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功能对伊犁州直县市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类。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不突破行政辖区等原则下,结合县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最终将县市划分为城镇工矿发展区、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综合发展区四个土地利用分区,并指明土地利用导向。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宰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作的统筹安排和长远部署,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其综合效益。市级规划...  相似文献   

20.
<正> 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一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地实行政府征用、行政划拨,造成大量土地资源使用浪费,优地不能优用,土地使用效益极低,甚至出现有“寸金之地”之称的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土地长期“晒太阳”的现象。同时,土地的无偿使用还造成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平等,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