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文化旅游凭借着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吸引力,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够带给游客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乐趣,同时游客对民俗文化产品也具有较高的体验满意度期待,这就要求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观赏性,更要注重体验性。以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系统性开发提升为研究视角,选取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为例,在梳理国内外体验式开发研究理论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旅游6要素,把游客体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筛选出能够代表游客对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感知因子,构建体验感知评价模型,基于此进行问卷设计和实地发放,并统计整理出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对关中民俗文化博物院各体验因子进行期望和满足度评价,逐项对比评价获取的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增加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文章探讨了两者关系,指出目前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结合特定民俗文化发展丽江古城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旅游业。笔者在分析了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旅游的体验化趋势,并着重探讨了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情感补偿、文化丰富、主题鲜明的消费,所以旅游地不但要注重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等表层旅游产品的建设,更要加大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深层次旅游产品的建设。研究表明,保定的旅游产品存在的缺陷包括:旅游资源缺乏规模和档次;未充分发掘京津的消费潜力;品牌形象理念仍然很模糊。为此,保定的旅游产品设计中应遵循服务京津短假期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观设计原则,需要在诸多方面做文章:从区域经济角度作强"大旅游"产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中的体验内容;推出主题鲜明的个性化产品。  相似文献   

5.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南南 《魅力中国》2013,(20):96-96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探讨了在尽可能少地破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旅游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政府、媒体应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桂林改变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提高自身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其发展速度,引导其科学发展成为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倡导消费体验为特色的体验经济作为服务经济的延伸,已经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本文正是基于体验经济的理论和背景,试图将其与会展旅游结合起来,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桂林会展旅游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找到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的崭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一直是北方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今已成为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辽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策略,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良好的交通网络等优势,存在核心景区过度开发等劣势,面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张家界旅游产业开发无有效的整体规划、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等挑战.提出恢复景区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增加民俗风情,使游客获得更生动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旅游是提升游客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在对旅游体验及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了影响旅游体验的主要因素,进而针对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重点提出了智慧旅游助推旅游体验提升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戈衡 《魅力中国》2014,(13):30-30
辽宁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辽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工业体验旅游是21世纪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产物。本文主要从工业体验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工业体验旅游产品、人才、企业意识、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评价泉州开发工业体验旅游产品的条件,进一步从泉州工业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工业旅游市场开发、工业旅游产品营销策略、支撑系统构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泉州工业体验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7.
遗产廊道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在较大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措施,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精华段落,拥有数量多、级别高、垄断性强、历史文化价值大的历史遗存,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黄金路段和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区域,构建遗产廊道具有重大意义.河西地区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采用遗产廊道进行遗产旅游开发,构建河西遗产廊道旅游合作支持系统和构建河西遗产廊道旅游竞合空间结构模式,能够更有效地保护遗产资源并发展遗产旅游.  相似文献   

18.
鹿磊 《特区经济》2011,(11):166-168
工业遗产由物质工业遗产和非物质工业遗产两部分组成。目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始终以物质工业遗产为导向,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效果和意识都不容乐观。本文对非物质工业遗产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非物质工业遗产赋存现状与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希望提高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相似文献   

19.
周玮  沙润 《特区经济》2006,213(10):240-241
民俗博物馆作为遗产类博物馆,其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对当代的遗产管理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遗产经济学视角出发,依据其原理,通过对目前国内多数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为中国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奥运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 《首都经济》2006,(12):80-82
北京2008奥运会是北京新一轮大都市化进程的助推器。随着奥运场馆对亚奥板块土地价值的提升,该区域的建设已经跑到了城市规划的前面。这对规划工作者来说,不啻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这也恰恰是我们反思北京城市规划的良好机会.同时还可以就奥运遗产的旅游开发前景来讨论亚奥板块的规划定位问题,以及亚奥板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