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泽锋 《英才》2012,(4):27
中国企业海外"掠矿"的战车马力十足,这其中不乏带有"国字招牌"的矿业巨头。2月17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01208.HK)宣布:收购AnvilMining Limited(简称Anvil)要约到期时,五矿资源已获得  相似文献   

2.
崔玲 《英才》2014,(2):27-27
光明频频"出海",不断刷新中国食品行业海外并购的纪录。以收购蜚声海外的光明食品集团又有新动作。1月14日,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向媒体证实,公司已与西澳大利亚乳品企业Mundella Foods签订协议,由光明旗下海外子公司玛纳森全资收购该企业,涉及金额千万澳元(约合人民币5500万元)。Mundella为西澳最知名的乳业品牌之一,主要在超市和特色产品专卖店销售酸奶和奶酪。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9,(23):25-25
入围理由:2009年10月23日,充矿集团继在澳大利亚开发澳思达煤矿之后,又一次战略收购菲利克斯资源公司成功,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一宗收购案.正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接连出现中企收购被集体延期和力拓事件,充州煤业成为进驻澳洲煤炭资源领域的首选企业,背后的支撑是品牌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冬洁  梁海松 《英才》2011,(1):48-52
中国有色集团正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每年增长100亿元以上的发展速度前进,目标直指千亿元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到海外去买矿。国际金融危机骤然点燃了国内企业海外淘金的热潮,一时间海外的各类矿藏成为大量中国资金追逐的对象。其中,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无疑是一个先行者。2009年,中国有色集团果断出手,成功收购了赞比亚卢安夏铜业公司80%的股权,并通过资本运作成为澳大利亚特拉明矿业公司和英国恰拉特黄金公司的  相似文献   

5.
许丽  李沛 《西部财会》2014,(3):62-64
跨国并购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中国五矿收购OZ矿业和庞大集团收购萨博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中国企业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6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不绝于耳:中铝向澳大利亚力拓增资195亿美元的计划因对方毁约而功亏一篑;四川一家民企腾中重工宣布收购通用旗下品牌"悍马";中投斥资12亿美元增持摩根士丹利股份;而就在几天前,中国五矿集团收购世界第二大锌矿生产商OZ公司终获成功……然而大量的海外投资却未能如愿以偿,换来应有的回报。即使并购成  相似文献   

7.
2009年,五矿集团全资收购了澳洲第三大矿业公司OZ矿业.通过采取有效的整合措施,双方在较短时间内消除了文化、管理等多项屏障,使新组建的公司MMG迅速焕发生机,当年即实现盈利.2010年,根据战略部署,五矿集团下属企业五矿资源收购MMG公司,组建了新的五矿资源公司(英文名称沿用MMG).新五矿资源的经营管理团队均由原MMG公司人员担任.董事会的信任与放权、MMG管理团队的专业与负责,使双方的合作极其融洽,且成果丰富,并在五矿的海外投资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五矿资源以58.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在建铜矿,上市公司吉恩镍业、洛阳钼业、驰宏锌锗等先后募资杀人海外矿业项目……国有及民营资本正上演“海外购矿热”。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仅2013年我国海外购矿即突破百例,中国资本流向超过36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今年海外并购案不断,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经验,开辟了道路。例如中石油与壳牌以约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Arrow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斥资1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  相似文献   

10.
兖州煤业200亿元收购澳矿企业如果最终成功,除了收获了先进技术、市场资源外,还应认真学习海外煤矿开采企业的安全保障技术及理念,为屡出重大矿难的中国煤矿业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孕育期,2000-2007年是发展期,2007年以后是全面推进期.在第一阶段,中字头、国字头的企业开始尝试着走出去,以海外贸易和运作作为基本的对外交流窗口,代表企业如五矿、中粮、中国银行等;在第二阶段,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元年,是年众多著名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寻求海外拓展,标志性事件有中海油竞标优尼科,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还有联想、TCL、华为等民营企业"走出去";在第三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中国企业全球化从行业广度到深度均得到提升和拓展,标志性事件包括鞍钢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中国移动收购巴科泰尔以及最近中铝收购秘鲁铜业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的总对价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创下了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金额最高纪录。这一收购不仅对中海油自身的资产管理、海外布局以及发展战略和公司价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公司在面对全球经济处于复苏乏力背景下如何发展应对挑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当然,完成收购只是企业收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收购之后的整合才是决定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其  相似文献   

13.
数据显示,2009年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资源的一个高峰。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海外资源型企业无疑成了中企最佳的并购对象,中企在澳大利亚的收购金额中,这类并购占到总金额的90%。大量的资金投入固然显示出企业的战略眼光,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投资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我还是认为海外地产让人欢喜让人忧。去年以来,不时传来海外某项目大卖的捷报,碧桂园马来西亚大卖,绿地悉尼顶级物业一抢而空,这些好消息引得更多的开发企业对海外市场充满憧憬,一波波出海看地。但我还是认为海外地产让人欢喜让人忧,我总结了"4要"和"4不要",供有兴趣出海的企业参考。1、要去发达国家,不要去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朱雪尘  张沥文 《英才》2007,(11):58-59
四处重拳出击,中钢的海外组合拳让外界看得眼花缭乱。 除了合作多年的恰那铁矿,南非铬矿,中钢集团还与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合资开发MIDWEST铁矿项目,与南非SAMANCOR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与澳大利亚PNN矿业公司合作开发南澳铀矿资源,收购津巴布韦Zimasco之控股公司ZCE股权项目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三大石油公司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密集铺开,引发人们对新一波央企出海浪潮的猜想. 中海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七年以前,这家国际化的先锋企业对美国优尼科(Unocal)公司的收购功败垂成.如今,它卷土重来,并已胜利在望.当地时间12月7日,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宣布,该国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这意味着这笔总价值194亿美元(151亿美元现金加43亿美元债务)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海外收购交易案已基本落定.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日本三菱地所收购洛克菲勒中心建筑时,想必也和绿地一样,对海外发展踌躇满志,觉得欧美大楼便宜得不像样。绿地短短4个月约16亿美元的投资额,比当年洛克菲勒中心14亿美元的交易额还高。这当然不能怪绿地,毕竟在一个实行了十年货币"量化宽松"的国家,寻找价廉物美的资产已如此困难,不如早日买船出海。这其实也算是今日中国和昨日日本之不同。首先,这次中国企业购买物业的目的客户据说主要来自置业海外的中国富人。只要能将资产分割,像卖理财产品一样卖给这些"肉鸡",想来企  相似文献   

18.
MBO是Management Buy-outs的缩写,中国称其为“管理者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目的是谋求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12,(12):15-16
经历了内幕交易案和两次延后审批,中海油-尼克森价值151亿美元收购,终于在加拿大时间12月7日获加拿大工业部批准。 这不仅是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收购金额最大,亦是中国所有海外收购中金额最大的一笔。该交易最终交割,还需要获得交易涉及的其他政府和审批机构的审批。由于尼克森公司主要资产位于加拿大,因此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加拿大政府的审批结果对收购成败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山东企业管理》2014,(8):15-15
北京时间8月1日,由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牵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联合体("中国五矿联合体")完成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邦巴斯项目")股权交割,这标志着中国五矿联合体正式接手位于秘鲁的邦巴斯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