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 ,提高规划决策和实施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系统建设内容、建设原则、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阐述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 ,并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框架及功能结构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结构 ,以及系统应用实现途径等。  相似文献   

2.
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利风景区的特殊性入手,讨论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内容和深度、规划成果的审查与实施等问题。认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的时序安排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相衔接,尤其新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最好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考虑旅游开发问题,把施工期间的建筑物、管网和道路等与后期的旅游需要融合起来,以节省投资,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2006,(11):78-78
上海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是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第16号令,由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和南汇区人民政府于2004年12月联合成立的土地储备机构,按照临港新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具体实施土地的征用、收购、储备、前期开发等,确保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用地需要。  相似文献   

4.
俞锋  刘晓惠 《水利经济》2011,29(1):61-64
滨水水利风景开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学科,资源基础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从风景资源的游憩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滨水自然风景重塑等几方面阐述了滨水水利风景的开发思路,分析了滨水水利风景建设的多元化、多目标特点,提出了滨水水利风景开发建设的规划导则。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规划并上升至国家战略,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河南省不少地市已先后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原新型社区建设对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基础教育相对薄弱、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系统的开发规划不够、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做好系统规划,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关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之一是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并从技术和战略层面总结现有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分析诸如理性开发欠缺、布局方式结构不合理、城乡土地开发缺乏统筹等影响其优化的相关因素,提出坚持城乡土地规划统筹,完善土地制度,统一城乡土地市场,提升土地规划水平等方面的优化途径。旨在为实现城乡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绿色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反规划”的理念、按照“反规划”的思路,总结区域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计算机辅助等技术,以广西崇左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危险性、地形坡度、石漠化、重要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水域等要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综合评价环节确定崇左市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评价结果可引导现有城镇和产业逐步迁出土地开发建设不适宜区,在编制相关规划时将城镇和产业布局在土地开发建设适宜区,同时引导城镇化工业化向区域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农业资源开发的作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江苏省农业资源本底数据库、做好开发规划、明确建设重点、进一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行机制等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年多来,在指导地方编制相关规划、完善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开发推动力度,加强市场、信息和质量安全等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黄志良 《水利经济》2012,30(2):41-45
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阐述江苏近代以来沿海开发中的开发思路、重点开发项目、开发政策及成效,总结沿海开发中要有一个较好的开发规划,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并重,科学拟定围堤线等经验教训。提出当前沿海开发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海战略,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从集体用地流转看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的发展权实质上归属于国家所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民集体争取土地发展权及其收益的体现。农村土地发展权的设立与配置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分析与借鉴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进行了设计与构建,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农用土地发展权配置、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配置、农村土地发展权流转、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管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渔业发展思路的系统性分析是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渔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鲜明,坚持以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问题,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需要增强宏观形势判断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驾驭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经济原理提出我国渔业发展宏观表征指标(体系),并提出发展动力表征指标、发展质量表征指标、持续发展表征指标的基本框架,从而作为设计我国渔业发展宏观监控指标体系的一个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东北三省"四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了东北三省"四化"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状态。发现:东北三省的四化发展的整体性水平不高;四化协调发展总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辽宁省东南部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在城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推动东北三省四化协调发展需提高四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并针对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以期四化协调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资源、要素与政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必备因素,深刻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梳理资源、要素与政策间的互动关系,理清“资源—要素—政策”互动对乡村发展模式的作用机理,进而提炼4种典型乡村发展模式,并给出不同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切实促进乡村振兴的提质增效。[方法]文章从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维度出发,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的典型成功案例,构建“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下乡村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而提炼乡村典型发展模式。[结果](1)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政策是乡村发展的催化剂。在政府配套政策的催化下,不同类型的乡村资源在发展要素的带动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2)基于“资源—要素—政策”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将乡村发展模式划分为:专业化农业发展型、田园综合体发展型、人文生态资源依托型、小城镇辐射带动型4种典型发展模式。[结论]未来,专业化农业发展模式建议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化、数字化发展;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未来建议坚持生态持续化、生活现代化、产业升级化发展;人文生态资源依托型模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建议更注重乡村生态化、旅游休闲化、区域联动化和品牌化;小城镇辐射带动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 133增长到2016年的0. 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乡村振兴成效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对该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在构建发展水平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2005—2019年三者系统的发展状况,通过耦合模型计算乡村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 (1)黔南州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效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三者系统发展均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强。(2)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和石漠化治理的耦合大致由低水平高速率发展阶段向高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演化。两者系统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逐步发展为中间协调。(3)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成效的耦合度大致分为低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低水平高速率发展阶段和高水平低速率发展阶段。两者系统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逐步发展为中间协调,尚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结论 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助推黔南州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选之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测度村镇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识别发展类型并提出优化建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农业农村发展。[方法]面向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村镇尺度的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并通过2012—2016年杞麓湖流域7个村镇的发展质量统计数据,研究其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结果]杞麓湖流域村镇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子系统之间仍有显著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根据经济、社会与生态子系统的分异规律,可将杞麓湖流域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结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协同效应,重点发展正协同效应较强的目标,从而对不同类型的村镇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引导。参考联合国2030年SDGs制定村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区域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促进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估。  相似文献   

18.
当代人类社会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绝大部分取自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后代人发展的自然条件不因前代人的发展而劣化”,而“后代人发展的矿产资源条件必然会因前代人的发展而不断劣化”。从全局看,能源矿产比非能源矿产重要;从局部看,非能源矿产也有可能比能源矿产重要。节约非能源矿产要靠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矿产要靠开发替代资源。矿产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的目标分三个层次———当前发展,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利用两种资源,是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战略长期艰苦探索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谐创新的结晶。从我党发展观的历史变革;世界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科学发展观及其贯彻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进行探讨和论述,通过深入对比阐述建国以来各阶段党的发展理念及世界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