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ERP系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面临着的项目实施风险难以控制的挑战.本文针对ERP项目实施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螺旋模型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ERP系统动态风险评价,并应用于企业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建筑企业实施ERP的盲目性,在问卷结果分析和建筑企业内部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实施ERP阶段的内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的典型模型,考虑ERP项目实施的失败概率及其预期损失,结合专家调查法,提出集值统计一专家调查法的多因素风险评价模型,并给出了风险标准参考值,为实现企业不同需求的风险自评价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和可靠科学的后期决策依据,以期促进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现状,提出了ERP系统成功实施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方法和相关的成功因素,以此来降低企业实施ERP的风险,以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ERP系统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应当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步骤地融入ERP环境当中,将新风险纳入内部控制之中。因而,在ERP环境下建设、完善内控评价系统是ERP项目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ERP系统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应当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步骤地融入ERP环境当中,将新风险纳人内部控制之中。因而,在ERP环境下建设、完善内控评价系统是ERP项目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ERP实施的项目管理(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一篇文章《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风险分析》中,我们对ERP系统从选型开始,到系统上线的实施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主要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和风险管理机制,对提高ERP系统的实施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品种多、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频繁、生产组织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ERP运行现状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策略为研究内容,对ERP项目实施"成功"与"失败"的概念进行定义,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制约项目实施效果的风险因素:上机时机、企业高层支持力度、企业内部真实需求、系统供应商支持力度、实施手段、目标定位等,为大型制造型企业ERP项目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ERP系统实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我国企业ERP系统的实践,探讨ERP系统的实施.介绍了ERP的发展,讨论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从企业为主体管理为导向、ERP实施与管理创新、项目实施的时机选择、管理咨询的考虑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给出了ERP项目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企业应用ERP的费用通常较高,加上ERP项目实施是一项会触及企业管理方方面面问题的工作,实施难度较大,也因此造成了目前ERP实施成功率较低的现状,所以企业界流传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说法。为了达到合作双方预定的实施目标,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实施难度,保障企业的资金风险和ERP厂商的实施风险,北自所工作团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思想。但是ERP项目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企业对ERP项目的各种风险估计不足,而实际上通过有序的计划和控制,风险的发生频率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大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快递业集聚发展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分析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况,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发现:2012~2016 年,我国快递业呈现出高水平的产业空间集聚和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上海、浙江的快递业集聚程度高,并且集聚能力高,可以作为快递业发展的示范省份;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的快递业发展存在比较优势,可以作为快递业发展的培育对象。  相似文献   

12.
全球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革,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升级的历史性关键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当前我国产业在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制度环境4个方面已经为构建产业新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全球产业体系发展呈现出新态势。产业新体系是一个连接现实和未来的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创新化、高技术化、市场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要走市场和政府协同式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中型工业企业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研发能力、财务能力、协同能力和产出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5个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出了基于创新协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搜集了2011年东部和中部十九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由高到低的递减分布。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核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 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 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但滞后一期的资源型产业集聚会抑制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集聚效 应”和“拥塞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2)资源型产业集聚与人均GDP的 交叉相乘项阻碍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 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验证了资源型产业“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的存在 性。(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意义则逐步减弱。总体而言,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效率变化 的影响主导了对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4)非资源型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投入促进 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对三者的影响显著 为负,人力资本投入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不明显,但 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知识溢出效应与企业集聚定位决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标准是高技术等产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要素;知识产权是技术标准化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要素;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基本知识产权起着关键作用,决定标准化联盟及其结构.而主导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影响重大。研究这些机理及其规律对于在我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化合作,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