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明确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化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此,结合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求,提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与思路,以根据物流高端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为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8):226-227
通过调研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状况,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缺失,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应以国际化的视野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国际环境的实训实习,参加国际职业技能竞赛,参加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一带一路"物流国际化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15):149-151
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普遍存在较大鸿沟,毕业生眼高手低、双向能力薄弱,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严重。本文结合高校教学成果奖和教改项目,探索并实施了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物流工程专业在"双能"要求下实现卓越能力的达成,研究"赛、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物流工程专业"双能"人才培养和专业持续发展,以及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物流管理专业为广东白云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八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物流管理专业具有校企合作共建的先天优势,拟实施与学术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错位发展的思路,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将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试点改革探索。一、本专业的现状和专业综合改革的目标我校物流管理专业2012年通过教育部合格教学评估,是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存在多种问题,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从事物流工作,致使物流操作人才严重短缺.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施建设,以及实施"双证"制度,由此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操作人才.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34):233-234
通过调研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没有形成清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国际职业素养、国际职业知识、国际职业能力都很欠缺,与国际化人才的要求相距较远,应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出既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又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石甜  杨保华 《物流科技》2022,(9):151-154+182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流管理学科不断完善。加之目前各个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因此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对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公办本科高校进行筛选;其次,筛选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双一流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进而反映物流管理专业学校和省域分布情况;再次,对各个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查询,着重分析了北京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核心课程开设情况。最后,对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两能型”物流人才的内涵,然后剖析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求及特色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零售"背景下,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与传统连锁经营人才需求不同,它增加了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数据分析等知识的要求,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滞后性,因此"新零售"背景下的连锁型企业出现了人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文章在分析优质高职院校连锁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新零售背景下连锁型企业对"双创"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的连锁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谢虎军 《物流科技》2014,(10):20-2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涉农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改革、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涉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证研究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总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又要遵循能力的递进规律,还要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能力递进式"三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  相似文献   

13.
李月 《物流科技》2014,(4):55-56
针对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的现状,提出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框架进行重构,细分为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课程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课程两种模式,继而从课程开发主体、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环境设立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构建起理论和实践紧密联合、专业和企业联合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翠花 《价值工程》2011,30(8):255-256
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养质量,为此我们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创新了物流管理专业"职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颇具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介绍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下的双赢——以物流管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永龙 《物流技术》2009,28(8):155-157
以"校企合作下的双赢"为主题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校企联盟为依托构建人才培养理念,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依托人才市场,创出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环节出发,提出了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02年设立,该专业设有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技术与国际货运代理三个方向。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市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通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4323"基层领班人人才培养过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顾晔 《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33-135
地方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需求急速增加。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因此,文章提出并探讨了基于校企融合的"双轨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凤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1):346-347,350
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存在多种问题,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从事物流工作,致使物流操作人才严重短缺。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施建设,以及实施"双证"制度,由此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操作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