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江苏省保险市场的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江苏省保险行业经营理念的转变,经营理念的转变必然会导致保险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江苏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也要重新定位:保险专业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市场需要和招生特点确定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培养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教学与实践结合、科研与实务互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璐 《南方金融》2013,(1):77-79
小额保险是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一种简易保险,它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金融扶贫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调查发现,我国农村一半以上的人有过人身或者财产损失,但是其获得正规风险解决方案的渠道却十分有限,基本停留在储蓄或者是来自朋友和家庭的支持.他们的风险保障需求明显没有得到满足.农村小额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农村小额保险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现状,总结印度小额保险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开展农村小额保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化、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个人医疗负担将逐步增加,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比重将持续上升,这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现时的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然而,专业化程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道德风险长期存在、同业间相互压轧、国家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却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制约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原因,提出专业化经营、重新设计产品、医保协同合作、保险同业共享资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力量,了解这类群体的保险需求对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对1137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需求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率不足50%,有近八成经营主体曾中断投保,可保品种少和保险获赔金额低是主要原因;农业保险赔付额仅占生产损失的30.67%,理赔不规范问题在种植业中更为明显;提高保额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迫切的需求,粮食主产省相比非主产省更希望提高查勘定损的公平程度。研究建议:稳步提升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点范围,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可以探索形成“以奖代补”的新财政支持范式,采用“政策险+商业险”的模式提高除三大主粮外其他品种的保障水平,研究制定全国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技术标准规范,同时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张文律 《浙江金融》2017,(12):58-62
以浙江省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为例,对农村保险互助社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村保险互助社内部监管相对较弱;互助社运营资金根据股权结构由出资人同比例出资,资产和收益归全体社员所有;互助社采取"封顶线下足额赔付,封顶线上比例赔付"经营模式;互助社具备帮助社员融通资金的功能;互助社建立保险准备金制度、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建议从法律、政策、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保险互助社。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农业保险亟需针对农业规模经营特征进行优化和创新。本文基于对江苏省20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的现状、评价和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大且保险意识强,农业保险已成为其最主要的风险分散工具;现有保险赔付程序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保障水平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差距较大,个性化产品与服务需求迫切。因此,建议适时扩大价格指数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赔付程序,适当提高部分产品保障水平,推动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农房保险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本文在分析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房保险的各种需求因素,并结合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从发展模式、费率厘定和政府扶持等多方面来推广广西政策性农房保险.  相似文献   

8.
叶朝晖 《金融研究》2018,462(12):174-188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管理农业风险、降低农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重要措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本文从农业保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出发,概述了全球农业保险的发展态势和典型经验,以及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结合农业保险研究进展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为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应当明确界定我国农业保险的目标,厘清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区别,制定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期战略性规划;注重农业保险创新的科学性、有效性验证,避免农业保险创新催生新的风险;改革农业保险核损的组织形式,提高农户分散经营背景下的农业保险经营效率;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切实提升农业保险需求;深入全面地研究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效率和效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丰富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格尔木农村地区生产风险和保险需求着手,分不同层次对影响农户的保险需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发展农业保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供给均明显不足。农业生产和经营时刻面临着多种风险,从保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转移分散风险的角度看,必然会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恰恰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