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不少乡镇还活跃着一批“编外干部”。所谓“编外干部”就是那些本身不是行政干部,但是却长期在乡镇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这些编外干部大多是从乡镇教育和直属单位里借调或借用的,其工资及有关待遇由原单位发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编外干部”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个乡镇少则2-3人,多的达到10余人。他们在乡镇工作的时间,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一年半载。“编外干部”的大量存在,在乡镇基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乡镇在借调、借用人员时,一般都是选用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由于乡镇财政、税务、工商、…  相似文献   

2.
当前,不少地方乡镇机关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规范,突出表现在凡有重大工作,乡镇各部门一起上阵,全员参战,不分工作岗位,不分从事工作的性质,都必须参加,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因此,有些乡镇干部戏称自己是“全能”干部。  相似文献   

3.
近日.自治区审计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离退休干部“两个待遇”规定,切实搞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由一两个乡干部包一个村,所包村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同包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相挂钩.我们称之为“乡干包村制”。调查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干部包村制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有碍于农村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弊病是:l、在职责分工上该专不能专。乡镇机关是由众多的“线”构成的“块”。目前,乡镇机关干部编制,平均50人,除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两办”人员不在线上外,其余40多人均在“线”上,诸如组织、宣传、纪检、共青团、妇联、信访、统战、民政、司法、计生、房建、文教、科技…  相似文献   

5.
王洪海 《乡镇论坛》2014,(34):14-15
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需要一大批“能人”型村干部推动农村发展。但是,当前在农村要想真正实施“能人治村”,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乡镇对“能人治村”工作认识不到位,选用能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党员群众对“能人”缺乏信任,导致能人无法被选出;有的乡镇没有建立农村优秀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造成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外出,出现了村干部无合适人选现象;部分村选用干部标准不高,农村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致使真正的“能人”落选。  相似文献   

6.
还是“实在”一点好前段时间,我在参加乡镇科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中感到:对反映比较好的乡镇科级干部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即“实在”。其一是说话实在。有啥说啥,直接了当,通俗易懂,不拐弯抹角“绕弯弯”,也不油腔滑调、高谈阔论,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其二是办事实在...  相似文献   

7.
群言堂     
乡镇财政管理“四个不到位”应予关注一是债权债务清理不到位,部分乡镇几经合并后,乡镇领导干部更换频繁,债权债务得不到有效清理,造成资金沉淀,损失严重;二是票据管理不到位,部分单位部门为能及时入账,出借本单位“往来结算统一收据”、接受过期作废发票、收取不合规票据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四是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业务不够熟练造成有的经济活动账务处理不规范。(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审计局蒋习花王甲柱)  相似文献   

8.
我建议,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后的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应尽快实行干部异地交流。 首先,干部异地交流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异地交流不但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的桎梏及干扰,还能更好地发挥出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短、平、快”的特点及优势,还能避免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老上级”、“老同事”、“老同学”、“老部下”、行政相对人都是些“老面孔” 不利于开展工作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一位镇党委书记对前来讨说法的村主任讲:“我并没有撤你的职,我只是停止了你的工作,什么文件规定乡镇党委政府不可以停止村委会主任的工作?你找出依据来。”村主任找不到依据,因为这样的依据确实还没有规定出来。记者以此为由头,写了篇题为《对一种说法的两点思考》的短文,发表在2002年4月上半月刊上。文章分析了一部分乡镇领导同志打法律的“擦边球”,采取停止村委会干部工作这种做法的思想根源;同时对法律法规不健全使乡镇同志在和村民自治组织处理关系时缺少相应的法律手段的状况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前几日,民政部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10.
李孝贤 《乡镇论坛》2010,(10):19-19
笔者从事乡镇工作30年,在此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方法。 要做到“身形融入农民”。乡镇干部大多是本地土生土长,有些干部从事乡镇工作后,认为吃了“皇粮”就摆起架子,与农民交谈当中就表现出与老百姓不一样的语言、表情,甚至有时冒出几句“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基层采访,干部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乡镇财政危机。大多数乡镇财政负债累累,入不敷出。一般乡镇负债均在三四百万元,多的竟达上千万元。有的乡镇,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七八个月领不到一分钱的工资。人们不禁要问:“乡镇的资金哪里去了 ?政府怎么能走到这么穷的地步呢 ?”   近几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民种田收入减少,而乡统筹、村提留有增无减,导致少数农户交不起三提五统。加之一些村组干部吃喝浪费公款严重,农民对上交的“三提五统”有抵触情绪,造成提留统筹款尾欠逐年增加,有的户多…  相似文献   

12.
莫把乡镇工作“副业化”当前乡镇工作“副业化”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分工分组工作制把干部分成农业、计生、企业、政法等若干小组。为了解决县财政下拨费用包于后的乡镇经费不足问题,他们又对每个工作组下达了创收任务,规定完成任务后的剩余部分由各组自行处理,结果使...  相似文献   

13.
悄然流失的“部落”──乡镇文化现状的忧思编者按:这是一篇普遍的乡镇文化干部的来稿。文章涉及到了当前农村文化工作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乡镇文化干部流失严重,农村文化工作面临危机。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应足以引起农村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以来,江苏省东海县严格乡镇人大、政府人选考察考核工作,通过轮岗交流、降级使用、免除职务等组织手段,对“五不干部”动真碰硬,进行了处理:这“五不干部”是: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待久了,就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以干部驻村为例,笔者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乡镇一级管理村庄惯用的办法。每每到了汁划生育集中检查、年终考察、环境综合整治以及迎接上级检查等工作的时候,乡镇政府往往要安排干部驻村。有些乡镇还让机关干部长久驻村,美其名曰包村制度。其实,长期驻村未必是好事。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年代,乡镇干部用得最多的工作方法当数“催”。在会议上催,在广播里催,在乡镇大院催,在村落田头催。催耕催种,催征催购,催钱催粮,样样都要催。乡镇领导催机关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催村组干部,一级催一级。有坐小汽车催的,有骑摩托车或自行车催的,也有一台手扶拖拉机载着一伙人,兴师动众催的。  相似文献   

17.
现在 ,不少乡镇都宣称村村消灭了招待费 ,但据部分农民反映 ,有些村吃喝招待费并没减少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 ,有些上级部门要求干部下村吃“派饭”、“便饭” ,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 ,管得不严、抓得不死 ,个别馋嘴干部因此常常能借工作之便在村里“小酌一杯”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村财务却是要对群众公开的 ,并且不允许出现招待费。这可难坏了村干部 :对上不招待一下得罪不起 ,对下公开招待费又遭群众反对 ,怎么办?先“悬”着吧 ,于是就出现了“悬账”。这些“悬账”审计审不出 ,公开栏里见不到。对于公款吃喝的账目怎能一“悬…  相似文献   

18.
(一)乡镇领导工作的特点乡镇领导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乡镇领导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1、社区的综合性。乡镇是一个社区性的系统,就一个乡镇来说,它所管理的范围不大,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组织上,有党、政、企、群众团体;在行业上,有农、工、商、运、建、服务业;在工作上,有思想政治工作,政权建设,经营管理,人口管理,治安民政,科技教育,文体卫生,村镇建设等一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名“选拔生”命运多舛。10年前,他们作为优秀大中专生被选拔到基层挂职,并纳入干部管理,工作两三年后,在有编制的情况下,可择优录用到政府机关工作,甚至被提拔为乡镇领导。10年后,他们面临被解聘辞退。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工作久在一地,其中一些人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与上下左右结成纵横交错的“关系网”。而领导干部定期交流、适时易地任职,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克服这一弊病,以利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而且有利于鞭策领导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阔视野,经受锻炼,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就是“流水不腐”的道理。 然而,时下有些地区在县乡主要干部的流动中,存在着“流”速过快的倾向:一些干部刚刚“流”来一两年,便不知不觉地又“流”走了;更有甚者,有的干部“流”来还不到一年,就被新“流”来的人替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