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鹏 《走向世界》2010,(18):70-71
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如今的小清河两岸景观有了很大变化。晚上的小清河两岸也亮起来了。今后夜间在小清河两岸行驶的驾车族,可远距离快速观赏清河夜景。而步行的市民则可以在板桥广场,五柳岛及国棉厂桥等人行桥上进行近距离观看。  相似文献   

2.
杜枫  刘朝柱 《走向世界》2009,(33):20-2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小清河两岸建起了千余家工业企业,河道两岸的人口也大量增加,生活污水成倍增长。而这些污水大部分都排入小清河,致使上世纪70年代还水清见底的小清河变成了一条黑河、臭河。  相似文献   

3.
张璐 《走向世界》2010,(18):26-28
省城北进。滨河新区,这一济南未来的经典新城,已在清河两岸冉冉升起。作为在过去几十年济南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的小清河,其综合治理与周边片区改造提升近年来已成为济南市的核心市政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4.
任平生 《走向世界》2010,(18):80-81
小清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灿烂的民俗风情。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梦天》诗中所写“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赞誉的就是古济水(今小清河)两岸的风光。  相似文献   

5.
张璐 《走向世界》2010,(18):86-87
小清河两岸人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大概是记录小清河变迁最为生动和深刻的文字。老济南有一首老歌,久为传唱——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  相似文献   

6.
刘权  宗爱迪 《走向世界》2013,(21):28-29
<正>1913年的一个清晨,小清河成丰桥两岸挤满了好奇的济南人,一艘铁皮小轮船就停靠在成丰桥码头,两个大胡子德国人在船上一会儿指挥船工往锅炉里添木柴,一会儿摆弄设备,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没多久,一阵"突突突"声划破水面。"动了动了!"看到没有风帆和船桨的铁船四平八稳地行驶在水位不深的小清河上,围观的人群激动  相似文献   

7.
方鹏 《走向世界》2010,(18):88-89
你相信吗?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为了给小清河留下光影记录,25年来风雨无阻,骑自行车在小清河沿岸拍下了上千张照片:你相信吗?为了得到一张黄台码头桥照片,老人家曾经冒着巨大的危险爬到30多米高的斜拉桥顶部取景,最终拍摄到了满意的全景照。他的家像是一个小清河的历史影像展览馆。  相似文献   

8.
清河韵     
吴思  商扬 《走向世界》2011,(33):80-85
2011年10月1日,济南小清河正式通航。这条河被称为济南的“母亲河”,曾经为两岸的生产和运输做出重大贡献,但后来被污染,如今在整修了数年后,终于一展新颜。  相似文献   

9.
任平生 《走向世界》2010,(18):82-83
码头文化一直是小清河在济南人心中难以抹去的回忆。随着小清河一期治理工程竣工,二期工程的逐步完善和推进,“让小清昔日码头文化重新绽放”的希冀已渐渐在小清河的碧波画舫间流淌出来。济南传统的商埠码头区依稀再现旧时繁荣,小清河独具魅力的码头文化愈发活色生香。  相似文献   

10.
任平生 《走向世界》2010,(18):30-31
随着小清河治理工程的逐步完善和推进,小清河综合治理的连锁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将目光放到了这个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