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高原农业省,75%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灌溉设施缺乏,有效灌溉面积为2276万亩(1亩=1/15ha),占常用耕地的36.13%,干旱缺水是云南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瓶颈的今天,各国的节水农业专家都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次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为此,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旱地上开展了等高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挖掘旱地的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我省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旱作农业生产新技术。省委书记陆浩在2008年8月5日《光明日报》上撰文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如何使这项新技术在我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顺利推广?通渭县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区旱地农业问题与发展思路分析●李锋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80年代以来,甘肃等一些省区开展了雨水集流、节水补灌雨养旱田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集雨节灌为核心的集水农业技术发展思路,为我国广大半干旱地区农业摆脱干旱缺...  相似文献   

4.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机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农户用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公共物品的经济特性出发,分析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系统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模式,以期为农村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冯静 《亚太经济》2000,(2):58-59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物与化学、节水与旱作、生态农机与机械农机结合的道路,在农业发展中加大科研资金、人力资本、农技推广投入等。  相似文献   

6.
李耀林 《魅力中国》2010,(33):174-17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在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机械化作业中,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在农作物秸秆还田、青贮氨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深施技术中实现机械化,可减少秸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中,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玉平 《发展》2013,(1):74+76-74,76
一、目前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一)节水灌溉技术模式不够合理 酒泉市是一个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进行灌溉的地区,地表水在一部分灌区由水库供水,另一部分灌区直接从河道上引水。由于河流均为多泥沙河流,灌溉季节(正是汛期)河道来水中推移质泥沙含量大,水库按"蓄清排洪"方式运行,无坝引水枢纽直接引水,都有一个泥沙问题,困扰着农业节水技术的选型。而在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中,一些地区未充分考虑本地的水土资源条件、气候特点、农作物品种结构、节水灌溉潜力及农村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87年以来陇中旱作农业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干旱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干旱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影响非常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715。保护耕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抗旱农作物品种和节水农作技术等,稳定和提高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对构建甘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耀州区水资源状况和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的几种主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灌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运用超期望SBM模型分别测度粮食灌溉效率和蔬菜灌溉效率,并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灌溉效率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粮食灌溉效率平均值为22.93%,蔬菜灌溉效率为45.80%;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灌溉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年龄和地形对农业灌溉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灌溉设施对蔬菜灌溉效率正向影响.因此,提出加强农业生产指导,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采用灵活多变、农户易于接受的培训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襄阳县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立足“旱包子”实情,大力支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农业水源利用率达到了65%。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供水矛盾,而且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加强宣传,增强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宣传襄阳水源供需矛盾的实情,宣传节水灌溉新设备、新方式的高效益和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效益性。使农民节水意识和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群众主动参…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节水农业技术能够快速地得到推广,主要得益于这些年来技术的推广和研究的快速发展,引领了节水农业的发展。可以说,节水农业是资源综合节约和提高综合效益的关键点。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调节用水和科学用水。节水的同时,可以节约肥料、农药、种子,还可以高效地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田应用喷灌、滴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在新疆的推广面积已达840万亩,每年可节水14.5亿立方米,新疆农业节水技术及推广面积居全国之冠。   自2001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农业节水资金59.7亿元,开展农田节水灌溉、盐碱地改良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优质棉基地节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在全区范围内扩大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   截至目前,新疆在灌溉用水总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已达 3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840万亩。"十一五"期间,新疆还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0万亩。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已辐射到11个国家和国内 20多个省份。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模式与现代高科技农业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融合:农民轻点鼠标种地,耕种一万亩地只要7个人,每天为饲养的猪群播放2小时音乐……在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乡的一座山庄(菁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菁菁山庄")内,世界先进的农业高科技在此——呈现:以色列的节水滴灌耕地技术、美国的有机肥制造技术、德国的沼气发电技术和韩国的发酵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高平  王立朝 《发展》2010,(12):34-35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富则全省富。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全省上下着力结构调整,始终如一地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坚持不懈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实施以旱作农业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16.
令续鹏 《发展》2010,(5):23-23
通渭县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旱作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大面积推广,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高效节水农业试验资料,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农业节水的各项技术措施,提出我国农业高效节水的主要措施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农艺措施和加强节水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尽管,人们目前对高新农业的边界理解不一,但比较主流的认识是,高新技术于农业运用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生物品种的遗传改良、组织培养技术;第二是现代农业新材料和设施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新型农用节水材料、生物可降解农膜和设施农业相关技术;第三是农业信息技术,其中包括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业遥感技术等。 但是与上述各项技术相比,转基因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革命的前沿,显然已跃居高新农业的榜首。与此相关的是,企业界早已嗅到转基因背后的巨大利益,于是在纷纷介入后,一批拥有转基因技术专利的企业或公司不仅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同时也成为社会乃至学术领域中纷争不断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为降低农业耗水,针对区域自然条件、优势作物布局、水资源现状等特点.2012年河北省将下大力推广四大农业节水技术,力争今年实现节水10亿立方米.其中小麦节水6亿立方米.蔬菜节水3亿立方米,谷子、棉花、薯类、豆类等作物节水l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王英 《发展》2018,(10):95-95
滴灌是最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以灌溉效率高,最大限度挖掘节水潜力,高投入高效益等特点而著称。滴灌工程在农业灌溉中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鉴于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