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生于我国的跨境污染已从早期的洋垃圾进口,发展到输入污染技术设备乃至整个产业,致使其造成的环境损害愈发难于治理。本文运用条件LOGIT模型及我国的FDI数据,对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管制、产业聚集效应、企业所有制结构及地区特征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华转移的区位选择倾向,且在诸多因素中,政府环境管制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表明:有必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质量要求,配合产业政策调整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严格控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华转移。  相似文献   

2.
外资准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转移主要有两种具体形态,即污染产业设立和出资方式中的技术污染转移.我国对这两种污染转移形式尽管在立法上已经有所规定,但是现行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较大缺失.为了有效控制污染转移,我国应完善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张平  张鹏鹏 《财经论丛》2016,(5):96-104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已经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上的“中心——外围”模式。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下降促使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外资也从过度聚集的东部地区逐渐流向中西部地区。两者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现有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即东部地区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群,而中西部地区则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根据各自区位优势发展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婧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93-94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越来越多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严重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从跨国污染转移的相关概念入手,在此基础上着力对我国在FDI利用中跨国污染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预防和治理此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为以后我国引资政策的制定和预防、治理外资利用中跨国污染转移问题提供借鉴意义,使我国环境与经济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汪洁 《商场现代化》2007,(34):291-29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污染产业转移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其利用外资中环境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内外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虽然在江苏外商投资的产业一半以上是污染密集型产业,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污染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转移合理度为指标对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进行重新界定和测算,基于数理模型的分析结论,运用我国30个省2001~2014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及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以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及绿色技术效率对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存在绿色技术效率的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效率较低时,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效率的提升并不能促进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当绿色技术效率水平达到门槛值以上时,绿色技术效率和环境规制则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转移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源 《北方经贸》2007,(3):106-10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将本国污染密集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文章从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方式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转移的现实原因,同时指出了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污染问题上的重要性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环境成本转移的概念出发,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而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在我国占主要优势,且出口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进口贸易中,化学工业、采矿业、塑料、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净进口向国外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纺织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则向我国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均会影响某地区的比较优势,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文章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以HOV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面板方程,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出口量和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贸易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辉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103-107
通过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的定量分析,本文发现我国主要专业化于低污染型产品的生产,在污染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净进口型贸易,因此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市场化视角,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当地市场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依赖于各地的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而在市场化发展滞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换言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逐渐改善流入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豹  卫新 《商业研究》2006,(7):52-55
国外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在研究和探讨这一制度的建设。借鉴当前国外三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通过对其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特征环境的分析,作为借鉴来建立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变化以及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从外汇储备规模上来看,可以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国家外汇库存与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并存期、国家外汇储备初具规模时期、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快速增长期、外汇储备进入超常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历经起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且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进程中。在此过程中,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特点出台了相应的外贸政策,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外贸战略和开放进程,按照不同时期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总结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指出我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但目前已经在进行纠偏和完善,以期为今后的外贸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influences firms’ dividend policies. Using data from all domestically listed nonfinancial firm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2013, we find that foreign shareholding influences dividend decisions and vice versa.Furthermore, changes in dividend payments over time positively affect subsequent changes in foreign shareholding, but the opposite is not true.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o not change firms’ future dividend payments once they have made their investment choices in China. Moreover, they self-select into Chinese firms that pay high dividends. Ou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an institutional setting where foreign investors have tightly restricted access to local securities markets and a relatively high risk of expropriation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exists, firms can use dividends to signal goo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o foreign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激增这一现象,有些学者认为其挤占了东南亚经济体的投资。本文采用固定因素估计量,运用FDI区位决定因素模型来测算中国FDI与东南亚经济体FD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6-2001年间中国是提高而不是分流了其邻国的FDI。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德贵 《商业研究》2006,(15):189-191
研究对外贸易竞争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影响对外贸易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国外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波特—邓宁模型的创立推动了对外贸易竞争理论的研究。根据这一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要找出和分析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即技术、人力、市场、政府和FDI等。  相似文献   

19.
自从境外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来,国际投机资本通过贸易、单方面转移等渠道大量进入我国。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存量和快速增长趋势,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另一方面也给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应采取转变国际储备管理的传统理念、根据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实施多层次管理、加快完善与汇率相关的各种配套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分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等措施完善外汇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