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消费率偏低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卫 《经济师》2003,(7):72-73
消费率偏低是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表现 ,分析消费率偏低的表现和原因 ,客观评价我国消费率的现状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消费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市场存在的根据,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较快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率和消费增长率。近20年来,我国消费率年年有波动,总体上表现为前期消费率较高,后期消费率较低。分析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消费率保持在61%-65%之间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虽然这样一个消费率区间仍然低于钱纳里-赛尔昆模型所提出的水平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是,它基本上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发性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消费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中低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本文认为,导致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长期的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通过探讨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有助于优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终消费率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普遍关注。这些年,国家在提高消费率方面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但作用还不明显、持续性不强,消费率下滑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因此,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提高消费率的思路,结合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总体偏低且持续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通常的年龄-收入驼峰型模式,我国在转型期出现了收入随年龄的增高而持续递增的独特模式。本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得出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健康寿命与总寿命的比值,认为该模式可能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定量测算表明,1995-2011年间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别约为16%~17%和2%~3%。  相似文献   

6.
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化特征及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馨蔚 《经济师》2009,(5):42-44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各个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在大多数年份里。主要是消费需求在支撑着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在50%以上。最终消费需求对GDP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将最终消费需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的GDP与消费率的数据比较,分析我国消费水平,并对造成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着力提高农民消费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是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一大因素。提高居民消费率应着力提高农民消费率。提高农民消费率的途径很多,但应主要通过适时适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还应较大幅度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此外,应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让农产品从滞销变畅销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索洛模型分析框架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讨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经济体满足最优消费率的条件,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为70%,且最终消费率一直低于70%。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品相对过剩的巨大压力,导致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最终消费率偏低,提高消费率是当务之急。分析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将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于社会总产出(GDP)偏低的居民收入水平是根本原因,而由于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传统消费观念等导致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的消费率的途径是:一方面不断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手段稳定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种类型消费者(城市市民、城市非市民及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城镇化对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选取全国176个城市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推动城市消费率的增长,但城镇化速度过快则会阻碍消费率增长。实证显示这一关系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区别,中部城市比东部城市更容易通过扩大人口规模来提高城市生产能力和消费率增速,而东部城市只有通过提升农民工福利待遇,才能够促进消费率增长。进一步,本文还通过参数估计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口集聚效应的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际消费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消费率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区际消费差异的情况及原因可以发现,现在东部处于消费率基本稳定时期,中西部处于消费率下降时期.区际消费率差异是由于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引起的,最终消费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不公.在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加大国民收入向居民分配的额度,可以有效提高东部居民消费率,维持住中西部居民消费率,从而缩小区际消费率差异,提高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状况呈现出严重的城乡差异.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消费水平上的不平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1990~2012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与消费率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前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对消费率的影响是负向抑制作用,而后期呈现出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为提高消费率需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消费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北省最终消费率是偏低的,居民消费率低是造成最终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又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因素。应适当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积极发展信贷消费,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我国消费率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友群 《经济问题》2004,(10):65-67
我国消费率已经跌至25年来的最低点.分析了消费偏低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剖析了造成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指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并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刍议消费率及投资率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芳梅 《经济问题》2006,(9):9-10,61
通过纵向与横向对比,可以得知,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持续走低。在高投资、低消费下,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从长远来看,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深入分析目前高投资、低消费发展趋势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得出高投资、低消费并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这一初步结论,并提出应采取有效对策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投资率高与消费率低并存的现象,消费率偏低是由贫富过于悬殊、社会保障缺位,社会阶层对实际收入的预期心理和消费习俗,勤劳、节俭、低调、小富即安的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不能把消费总量的降低看成是投资总量增加的结果.在不改变投资总量的前提下,也同样可以增加消费总量,从而提高GDP中消费的份额,改变GDP中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宏观消费率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宏观消费率的下降程度应从宏观经济均衡运行的角度来判断,我国宏观消费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宏观消费率的提高主要应从改善微观收入分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行国债刺激消费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廖祺 《时代经贸》2013,(16):113-113,116
我国消费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率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本文阐述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探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情况下呈现增长不足的原因。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出我国住宅、教育、卫生医疗支出及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计量模型分析,最后提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