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谈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借款费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资本化和费用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其目的是使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我国新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提出进一步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应用借款费用准则,本对专门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及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举债经营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促进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然而,举债是要付代价的,举债引起的债务成本问题也成为重要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对此,在新财会《两则》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发布了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借款费用资本化(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就借款费用会计处理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本文试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含义1.借款费用借款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发展、对外投资或调整资本结构,运用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4.
李志伟 《新智慧》2005,(12):32-33
财政部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准则》)对于规范企业借款费用的核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笔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就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施行的借款费用准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完善和推广我国的借款费用准则,特将我国与国际上的借款费用准则相比较。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是国家颁布并实施的一项企业会计准则。这项准则与现实中的会计实务密切相关,学习和掌握该准则的具体内容是正确处理借款费用的前提和要求,文章从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金额大小的确定、贷款临时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的处理、时间界限的确定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顼世栋  肖军 《新智慧》2006,(6):20-21
第—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罗勇 《新智慧》2004,(9A):41-41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准则》)对于规范企业相关会计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准则》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简要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规范,新准则关于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规定将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探讨有关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一系列问题,并将针对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琼芳  徐鸿 《新智慧》2006,(12):35-36
1.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存货准则)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由此可知,适用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可以是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也可以是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大型船舶、飞机等),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判断借款费用是否资本化的主要依据是看其是否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这种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相似文献   

11.
夏鹏 《新智慧》2006,(8):43-44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1.借款费用的概念及范围。所谓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相似文献   

12.
卢新国 《新智慧》2004,(8B):65-66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借款费用准则》)作为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具体会计准则,自其发布以来就受到理论工作和广大会计人员的关注。笔在近几年的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资格的考前辅导中,也发现很多考生对这一准则中的几个难点问题概念较为模糊,现分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智慧》2007,(1):21-21
一、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是目前所有国际会计准则中认同度较高的准则,本文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新旧准则的具体规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将国际准则与国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国际比较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制定对于规范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关准则比较,在充分借鉴其优点的同时,认识到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较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16.
裴凤庆 《新智慧》2005,(9):37-38
一、一项工程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期超过3个月,企业在确认资本化金额时加权平均利率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其资本化率应为这些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即: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247;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公式的“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等于每笔专门借款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与实际期限之积。但是,如果某企业为购建一项工程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并且在购建期间发生非正常中断,那么在计算加权平均利率时,“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是否要扣除非正常中断期间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呢?《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中关会计准则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从权益理论及相关准则出台的背景探讨两者差异背后隐藏的原因,并得出在当时情况下两者相关规定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随着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取消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上要更重视其借款费用的经济实质,并逐渐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本文将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可操作性和计算这三点进行有效探析。  相似文献   

19.
将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及实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相比较,探讨了前者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钱俊 《新智慧》2005,(7):61-61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准则》)规定,当“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215;资本化率。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仓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