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
群山 《大众标准化》2004,(4):15-16,21
一位美国企业家认为,企业要出市场精品,首先要出“人才精品”。日本学者伊丹敬之说,现代企业中那些有独特能力的、能为企业长期固定工作的人,是比股东提供的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并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本质的贡献。的确,人才与知识作为企业中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与团队的培养,是一个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企业病",目前人们大多谈论的是"大企业病",大企业容易负担重转身慢,容易官商作风态度生硬、责任不明人浮于事、办事扯皮决策实施皆慢等.但最近又有人总结出了"小企业病",小企业同样也有问题,也会患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对于政府采购代理公司,遵法守规是做好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根本前提;拥有一支优秀的队伍是政府采购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6.
《企业标准化》2006,(4):6-6
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市场、不是企业家.而是强过企业的全体力量和各种因素共同整合的知识与技能。从本质上说.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协调力、组织力,是把不同的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协调和整合起来.成功地进行生产运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群山 《民营科技》2007,(4):40-42
把企业中的人才与人力资源作为“精品工程”来进行塑造,由此形成企业长久的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是知名企业的成功做法。我们的企业应在打造“人才精品工程”的战略思想、管理创新与“知本资源”再造等方面创新,站到人才与知识竞争的高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1):F0002-F0002
发端于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到2008年9月已经演变成一次“人类经济活动中的重大危机”,这着实让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们忧心忡忡,不禁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企业该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才能自保?其二,企业如何利用这场经济危机对其它市场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层次。这里笔者想到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因天之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封殿胜 《人力资源》2007,(9S):26-27
据赛迪顾问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45%以上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核心人才的保留是近年企业人才管理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也预示着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 特别是关键员工的流失很多公司的新员工,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行业经验,当他们被培养出来之后,却成为其它企业“瞄准”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避免扮演免费为别人培养人才的尴尬角色?如何留住优秀员工.打赢这场人才的争夺战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杰出管理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能力”是一种独特的、他人难以模仿的体现在“软力量”上的能力。什么是软力量?笔者认为,由物质形态的东西(如飞机、大炮等)形成的力量,可称为“硬力量”,由精神形态的东西(如思想、文化、隐性知识等)形成的力量,可称为“钦力量”。“软力量”虽听之无声,望之无形,似乎微不足道,但一个组织的“核心能力”往往是体现在它的“软力量”上,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10):220-221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青年人才培养现状,最后指出了青年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林秀巧 《价值工程》2012,31(19):45-47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人才的竞争。因此,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的激烈竞争形式下,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索赔人才培养是其经济效益的一种保障,是其内部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在文章中,提出了索赔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专业知识、核算知识、合同知识、法规知识、举证知识等五大知识,以及决断能力、外语能力、撰写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等五大能力;并通过两个成功索赔案例分析论述了这十大基本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是企业应对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才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迫切需要。论文简述了企业实施人才强企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和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谢永亮  张信 《价值工程》2013,(34):208-209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水利人才现状分析以及对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为高职院校进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设置和改革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茜 《价值工程》2010,29(11):170-171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如实践时间较晚、师生角色单一、专业实践的设置与工程应用结合不够等。然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项目制实训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包括项目选题的工程性、师生角色的时代性、项目组制度的创新性以及文档管理的规范性等几个方面,以期更好地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投入也成为占据我国各种不同企业类型投入成本的很大比重,企业的竞争已经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成败也逐渐体现在人才发展战略的成败。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企业人才再教育的形式进行总结并提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针对获取再教育渠道拓展,再教育方式等多个层面提出自身的意见及策略,与业内人士共享。  相似文献   

17.
吕红明 《价值工程》2011,30(14):219-220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传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改革创新的能力,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带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汽车专业,提出应以"卓越计划"为契机,结合地方汽车产业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3+1"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不但是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海外明星企业的有益实践,同时也是一家成长型企业进行人才积累、构筑人力资源体系效果的有力验证。李书福,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带领着吉利向国际化的目标全速前进。  相似文献   

19.
20.
王娟  贾冀南 《价值工程》2020,39(3):24-25
在雄安新区建设进程中,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成为其核心动力。本文结合共享经济的背景,提出了以人才共享的方式创新雄安新区人才集聚机制的论题,以期达到实现雄安新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目的。本文首先对从雄安新区人才集聚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着重分析了雄安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最后对如何在雄安新区实施人才共享机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