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中村”改造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加快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配合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机制;要大力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解决“城中村改造中集体土地转性问题”;做好“城中村”政策法律的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城中村”改造氛围。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与更新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星 《特区经济》2007,216(1):150-152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问题,改造“城中村”对各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城中村”的现状,带来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希望对“城中村”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莲湖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中心城区,有35个“城中村”,集体土地1.2万亩,村民3.45万人,“城中村”改造任务一度很重。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特别是在深圳和广州的报纸上。因为,改造“城中村”是城市政府的既定政策,作为政府机关报自然要大力宣传。但是,什么是“城中村”?为什么改造“城中村”?如何改造“城中村”?在没有实地参观考察以前,笔者的概念是笼统的、模糊的、想象的。  相似文献   

5.
《新西部(上)》2009,(11):39-39
构架现代化新型企业平台 陕西安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为一体具有独立开发资质的现代化新型企业。设有七部二室(经营部、工程管理部、总公办等),公司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现正在开发的有“安诚·御花苑”、“辛家庙城中村改造项目”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又区别于城市社区的特点给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在“城中村”的改造开发、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向市民转化、社会管理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燕 《特区经济》2010,(4):133-135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中村"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主要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内容、城中村改造的原则和城中村改造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要实现五个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维 《开放导报》2005,(5):92-95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取向不单是改造其物质面貌,更是改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城中村改造的思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实施目标、改造理念、制度建设、政府职能、改造模式的转变,并且应注意在改造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的保护以及预防新的城中村出现。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60-62,67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国各地区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文章从国内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比较研究入手,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各种模式的异同,探索了其组成要素和形成原因,为国内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确立了借鉴的坐标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赵福续 《魅力中国》2014,(16):313-313
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事关城中村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多方主体利益的一场社会改革,它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背景下,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城中村的概念;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法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进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熊怡 《今日重庆》2008,(1):54-55
心灵手巧的社区女性在一起相互学习手工技能,她们编织的纯手工织品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甚至美国。南岸区响水路社区“巧手联盟”走出的社区家庭就业新模式,让社区和谐之花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12.
冯仲凯 《走向世界》2014,(43):76-78
从非遗园西行5公里,便来到黄河的臂弯——槐荫区七里铺村。这里有一处农庄,成片的稻田环绕着几栋小屋,轻盈的木栈道由小屋伸展开去,尽头一处是荷塘,一处是原生态养水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若是在天光云影的清爽日子里,静坐片刻,倒不失悠然情趣。"庄主"刘宪政每每接待访客都会在此神游一番,听鸟鸣、观池鱼,潇洒自在。  相似文献   

13.
杨平 《特区经济》2014,(1):41-42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背景下,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城镇化进程,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城中村"。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城中村"现象,阐述其成因、现状及特征,并分析"城中村"问题对周边社区带来的不良后果,深入地探讨"城中村"现象。  相似文献   

14.
拓宏伟 《特区经济》2007,225(10):95-96
"建设新乡村运动"是农民致富政策的基本实践形式,是韩国经济政策的支柱之一。"建设新乡村运动"加速了韩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全面奠定了韩国经济腾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钟晟  张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29-32
皖南古村落的和谐文化是皖南古村落意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并没有此方面的专门开发.文章提炼总结出皖南古村落的和谐文化,分析对其进行主题开发的可行性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杨雪英  任雪丽 《乡镇经济》2009,25(11):98-101,126
梁漱溟作为20世纪的思想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梁漱溟的从农村复兴中国的思想、以农业引发工业组织合作社的思想、农村文化教育思想、民主政治思想等,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香港特区的政制发展,核心问题就是处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在"双普选"即将实现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应该对"双普选"给香港特区立法权、行政权带来的影响作出前瞻性的预判并研究预备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一国两制"和香港民主进程的平稳推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蕙 《特区经济》2009,(12):188-190
以2005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启动为标志,我国农村连锁超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至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无论从发展数量还是质量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发展中的问题,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30年来快速发展使得深圳市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土地资源约束。在"四个难以为继"的巨大压力下,深圳于2004年开启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呈现出主体多元、方式多样、项目运作、规划统筹等特点。然而,调研中发现规划着重于技术手段,土地权属关系复杂、安置补偿存在漏洞、政府角色缺位与错位并存、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使城中村改造工作陷入困境。本文提出通过重视社会更新,发挥规划师的沟通作用,建立实施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强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土地出让,重塑政府角色,理顺拆迁工作机制,完善运行措施从而优化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策略,推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洁 《特区经济》2010,(7):292-29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高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研究如何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以及解决相关应用问题,就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了。本文针对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重建各个阶段应采用的融资模式及特点,希望以此推动灾区由被动"输血"到自行"造血"功能的转变,尽早重建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