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我国县级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县级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70个县级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县级市综合实力差距很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百强县级市的分布非常集中。东部地区和东北沿海地区县级市综合实力强,一半以上进入了全国县级市综合实力前100名,特别是江苏、山东、浙江、辽宁这4个省份县级市的社会经济十分发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地区县级市的综合实力较弱,进入全国百强的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地区差异。今后,应高度重视县级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其承载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口的合理集聚。  相似文献   

2.
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浙江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加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服务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促进家庭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加快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深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明显滞后于东部发达城市.本文以中部某县级市L市为例,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法,回顾了该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西部县市发展特殊教育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乡村工业化视角探究农民城市化的内在差异,对揭示中国城市化实践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与中西部地区的半城市化不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民被认为已趋于完全城市化,但东部不同区域间农民城市化存在显著差异。苏南、浙江和珠三角是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基于这三个地区的现实经验,发现不同的乡村工业化路径直接影响了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土地、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并表现在区域内的市场结构、集体土地的开发权配置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结构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结构性基础,直接影响农民嵌入市场的方式、集体土地保障水平和村庄社会结构,并最终影响不同区域农民的城市化选择,使三地分别呈现出发展型、需求型、保守型的城市化类型。  相似文献   

6.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严重、耕地浪费和公共产品不足等市场失灵等问题,以及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低、与当地人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政府应通过提升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其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了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实证分析了公路、铁路两类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度,对比分析了东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城市化贡献的差异,结合各区域经济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探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抑制了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铁路的发展能促进西部城市化,但抑制了东部地区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这一结果表明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发展与路网密度有关.在经济新常态下,全国城市化水平速率变缓的形势下,应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交通网络,加速铁路、公路建设,提升全国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圈城市化质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阿特金森模型,构建了首都经济圈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分要素测度模型和分段测度模型,对首都经济圈城市化发展质量的阶段性特征、空间分异特征、分类特征、协调性特征做了总体评价。研究发现,2009年首都经济圈处于城市化发展质量优化和提升阶段;首都经济圈城市化发展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京津唐地区最高,南部石家庄、邯郸地区次之,北部张承地区及保定、衡水地区最低的态势;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高于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而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相对河北省各地级市较弱;北京市、天津市为城市化质量滞后型区域,环首都经济圈的承德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为城市化速度滞后型区域,其余地市为城市化协调型区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空间、生态、有效投资等多重约束的发展阶段,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边缘区是农村聚落形态与城市社区的交错地带,空间变动活跃,发展潜力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而边缘区现行的乡镇空间组织模式面临很多问题,难以承载城市功能扩散要求,这是我国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命题。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在率先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优化提升中心城边缘区发展空间,传统的以乡镇为空间单元的组织模式弊端凸显,边缘区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极为迫切。以东部沿海城市宁波为例,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中心城边缘区的发展背景与要求,探讨边缘区整合提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边缘区空间整合的组团模式的选择方法、布局、空间整合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王芹 《价值工程》2011,30(11):143-143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条件的逐步形成,陕西省必须加强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此,有必要对陕西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是县级市。科学评价县级市的城市化状况,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县级市城市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最后,以江苏省52个县(市)的典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江苏省县级市城市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也在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素质和农村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不断扩大。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经济和金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必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 一、东部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组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程度高,经营管理达到相当水平的农村信用社应当改建为股份制民营银行。农民进城后,相当部分拥有居民身份的农民仍属于弱势群体。加上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加快落后地区产业聚集和城乡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城市化的发展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化比较成功的范例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三种发展模式:浙江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这些模式的成功无不与产业集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结这些经验对广西的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城市化建设标准及量化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建设部推出了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计划(即625工程)。这个计划决定从1994年起到本世纪末,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广东顺德市、江苏无锡县、辽宁海城市、山东荣成市、浙江绍兴县和福建福清市等六个县(市)作为乡村城市化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目前工业化水平不仅明显地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工业化平经水平尚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西部和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只不过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根据发展经济学家霍夫曼的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揭示民族地区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问题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下一步,也就是21世纪初期,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与西部开发一样十分的目标蓝图。东部发达地区正在实施这一蓝图而制定规划、制定政策、措施,下大进行实践和探索,决心为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探索一条成功的道路。通过调查和了解,正在进行实践和探索,决心为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探索一条成功的道路。通过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有物质基础,而且有政策、体制的基础,只要东部地区认真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一定能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以江苏无锡市、南通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首届农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在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支撑下,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对跨世纪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等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