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首先应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服务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不过,在服务业较快发展的同时,服务业总量偏小、结构欠合理、服务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十一五”期间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首先应破除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瓶颈,打开服务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2.
安晖 《中国经贸》2012,(6):34-36
走国际化道路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积极运用政策手段,围绕产业市场竞争国际化、客户国际化、开发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开展了多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概况深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顺应此趋势深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玲 《发展》2002,(3):65-66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宏观环境的巨大变化1.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增大,从区域发展看,增长格局略有变动。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环境的变化,而且还会受到国际环境(生产、金融、贸易)的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总体来说,美国经济增长略有放慢,欧盟经济、亚洲经济发展较快。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大大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的地区转移和投资国际化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铭 《中国经贸》2011,(6):31-31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服务业的国际投资同时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在回顾了过去30年国际投资发展的历程的基础上,对服务业国际投资影响全球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一些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姬会英 《特区经济》2006,(4):340-342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服务贸易市场逐步放开,国内服务业也必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本文在GATS的行业框架下,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的优劣势,从而提出了我国服务业的行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未江涛 《理论观察》2014,(10):50-51
在"服务型经济"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市场准入、政府监管和税收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和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选择了专业化分工、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工业化程度、商务经营环境、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经济开放度等作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选取我国30个省区1997年到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我国不同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措施,为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8.
《广西经济》2008,(7):58-5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大。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判断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走势,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作磊 《开放导报》2024,(1):41-50+59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一、上半年国际收支状况2008年上半年,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克服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涉外经济继续较快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涉外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势有所减缓。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规模达到2.4万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总趋势。目前,服务业普遍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的主导,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对纽约、伦敦和新加坡三个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剖析研究,探索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不同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国内地区和城市发展服务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天津市出台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背景 当前,天津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内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异常艰巨。  相似文献   

13.
马跃进 《中国经贸》2015,(11):57-57
近年来,我国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在市场需求下我国人力资源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起步相对较完,但其发展速度迅猛。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但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专业人才无法及时补充,从而制约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能力,从而突出发展瓶颈,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林兆木近日撰文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大。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判断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走势,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于琨  张展 《特区经济》2011,(3):59-60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加快调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辽宁省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化发展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渐次融合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辽宁工业生态产业链的必备环节。因此,应通过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等措施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辽宁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多重模式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全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多重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现状和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多重模式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不断增多,其对我国制度变迁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影响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和传导机制,进而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促进了我国的制度变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为更好的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展凯 《开放导报》2024,(1):60-66
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是实现金融业和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优化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保险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提升我国保险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现有保险市场和业务造成冲击,加大相应的跨境风险,同时对相应的法律监管和行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稳步扩大保险服务业制度型开放、防范和化解相关跨境风险以及不断增强本土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在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保险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完善保险服务业的监管体系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