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修  贾怀存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58-64,111
东北亚是能源与地缘政治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近期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能源总体特征表现为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不高,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地区盆地勘探程度更低。东北亚地区油气可采储量为5635.95亿桶油当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陆上;待发现资源量为2274.4亿桶油当量。东北亚地区大型和巨型油气田多,储量规模大,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盆地,其次为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油气产量处于逐年稳步回升阶段。东北亚陆上勘探前景区主要为成熟区的深层系及蒙古东部新区;渤海湾近海、北萨哈林深水区及西西伯利亚盆地海域是海上勘探潜力区;俄罗斯东部北极圈也是有利的勘探接替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黑海深水海域目前油气活动规模较小,但油气资源潜力不容忽视,是世界重要的深海油气勘探潜力区之一.黑海深水油气勘探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和外国石油公司先进的海上勘探与钻探技术推动,但回报期相对较长.黑海沿岸国家应以降低税率、改变贷款方式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勘探开发风险.同时,该地区深海勘探开发因受边界利益争端等政治问题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加快中国深海油气资源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深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未来世界油气储量的44%将来自海洋深水区,储量可能超过1000亿桶;预计深水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将超过已探明油气储量.深水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高新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特点.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已具备向深水区进军的基础,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临着诸多难题.建议国家采取"欲取之,先予之"的政策,适当减免深水矿区使用费、资源税、关键技术装备器材进口税;让外国公司继续享受对外合作政策;建立深水勘探开发风险基金;组织国内科技攻关,研制深海技术装备,并建立相应基地,加速深海装备制造国产化;立足于"双赢互利"的原则,加快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
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深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E&P)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北美墨西哥湾、西非海域或南美巴西海域成为深海勘探开发的投资热点,亚洲和澳大利亚海域也正在成为新的深海油气富集区。2005年,海上E&P总投资已从2001年的约690亿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深海油气E&P投资从2001年的约92亿美元增加到约140亿美元。全球深海钻井投资随之不断增加,水深纪录不断刷新,深海重大油气发现不断获得,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全球深海油气E&P投资将达到约200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43%;全球深海钻井支付将从2005年的84.3亿美元增加到161亿美元;深海油气量占全球海上油气总产量的份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11.4%和7.2%上升到2010年的20%和9%。我国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我国的石油公司应把进军深海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并加肾落实;同时还应走出国门,参与境外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在萨哈林岛上及周边海域共发现75个油气田,陆上勘探较为成熟,海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据IHS数据库的资料(2007年),萨哈林地区石油地质储量为94.03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为38.40万亿立方英尺,凝析油可采储量为5.67亿桶.萨哈林1号、萨哈林2号的对外合作为产品分成协议模式,其他项目为矿税制合同模式.由于萨哈林1号、2号项目的产品分成协议条款对俄方有诸多不利,俄政府对产品分成协议的授予做出了严格限制.鉴于俄政府利用国有化政策、环保政策等调控外资项目,外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开展业务时,必须将自身利益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以规避风险.萨哈林地区的油气开发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供应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世界能源市场和俄罗斯都将不断地从这些大型油气项目开发中获益.我国应充分利用政治、经济及地缘优势,采用多种方式,探讨与俄罗斯共同开发远东,尤其是萨哈林地区能源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随着国内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国际油价的不断飚升,为找到可靠的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我国已把近海区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作为国家的能源政策之一。由于我国近海区域油气资源丰富,而探明的储量仅为总储量的10%,勘探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沿海各陆地油田有权对沿海岸水深15m以内(一般称作浅海)区域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水深15m以上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一般称作近海),所以这些年来,环渤海地区的胜利、大港、辽河、冀东等油田都陆续开展了浅海区域的油气勘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浅海(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是高成本的工程项目,工程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并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风险,所以提高勘探和开发的工程质量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国油气新增探明储量继续较快增长,其中新增石油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7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008亿立方米;全国油气产量继续稳步增长,其中原油产量为2.07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067亿立方米;炼油工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5.75亿吨/年;全年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计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5.5%。同时,炼化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油气战略通道和国内骨干管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原油管道868千米,成品油管道873千米,新增天然气管道超过5000千米;LNG接收站建设高速推进;跨国油气并购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三大石油公司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合作,并深入推进专业化重组;但受油气价格管制等因素影响,三大公司经营利润同比均出现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9.
专家观点     
中亚三国天然气资源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预计可建成生产能力1560~1700亿立方米,外输出口能力约900~10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中亚三国有联合向中国年供天然气200~300亿立方米的资源储量基础,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在日前由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中国油气勘探论坛———对外合作战讨会”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俄油气管道资源研究组的专家说,目前,中亚三国己探明约500个油气田,探明剩余原油可采储量24.…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343个,合计新增原油探明储量6.8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9.58亿吨油当量,各主要油气区分布极不均衡。除天然气和海域等仍是主要勘探热点外,2013年常规油气勘探还有五大新趋势:1)非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新增储量最大地区,东非裂谷系成为陆上油气勘探亮点;2)海域从重点领域转向"百花齐放"态势,成熟海域勘探复苏,新领域苗头显现;3)独立石油公司作为勘探的主力军崭露头角,国家石油公司参与性增强;4)油气政策、合同条款、油气市场等非技术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未来勘探开发方向。未来多方式积极布局海域油气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要突出合理优化各区业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