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8日,据消息人士透露原方正科技副总裁、在方正集团刚刚完成的组织架构重组中升任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的带领下方正集团PC骨干“集体跳槽”。3月19日晚,方正集团发出正式声明,作为对此传闻的回应。这个题为“关于方正‘人事传闻’的说明”表示:近日,个别网络媒体有消息称: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出走,方正科技PC部门骨干“集体叛逃”。此消息未经方正集团、方正科技核实而被夸大。事实真相是: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目前仍在方正工作,目前离开的方正科技PC业务骨干有7人,但整个方正科技公司总监级以上骨干有100余人,公司目前运转正…  相似文献   

2.
“有人在问:方正怎么了?有人在想:方正怎么办?”方正集团,作为大型高科技企业,作为方正香港和上海方正延中科技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企业,其销售收入已从1991年的1.6亿元增长到了1999年的84亿元,截止到1999年底的集团总资产达38亿元,净资产18.8亿元。  相似文献   

3.
姜苏鹏  陶莉 《英才》2003,(2):44-48
下面的这些问题提得有些剌耳,但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方正集团董事长、方正科技董事长兼总裁魏新不断地听到别人问及他:“方正的人事更迭何时了?”“方正的战略为什么让人越来越看不懂?”甚至有人质疑:“方正的精神领袖王选所倡导的‘先做人,后做事’现在是否带有贬义?”作为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方正受关注的程度有时几乎到了有点神经过敏的地步:“方正这边打一个喷嚏,社会那边就有  相似文献   

4.
祸文让 《经营者》2004,(5):158-163
作为一家符号型企业,方正集团注定始终会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从1997年之前的总裁频繁换班,到1999年李汉生空降以及随后发生的方正控股(HK 0418)“逼宫事件”,乃至2001年方正科技(SH 600601)的股权之争,各种人事纠纷、江湖故事被媒体爆炒,或在私下相传。方正集团处于口水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3,(6):104-111
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是从1993年9月“宝延风波”开始的。1996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期间.深沪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事件有999起。其中整体并购56起.控股式并购6起.收购.反收购之争不断发生。若干反收购案例.如延中VS宝安、爱使股份VS大港油田、方正科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焦点     
近日,原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正式加盟海信,与他共同“出走”的还有近30位方正科技PC部门的技术骨干。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表示,这次集体离职不会对方正科技的正常业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开始,方正集团开始着力打造方正金融王国,先后斥巨资收购了证券、银行、信托等领域的一些金融企业,通过对这些金融企业进行整合,方正集团于2004年4月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控股公司。然而,随着浙江国信重组的失败,方正集团开始改变其在金融领域的战略,不断缩减其对金融企业的投资力度。最终,方正集团仅剩下方正证券一根“独苗”,其金融控股似乎成为“南柯一梦”。虽说方正金融控股以失败而告终,但很多非金融企业对进军金融业仍然趋之若鹜。2004年初,海航集团以1.7亿元受让西安民生5,180.5万股股份,成为西安民生第一大股东,据业内人士分析…  相似文献   

8.
尽管“方正科技”的股权之争已尘埃落定,但整个事件中的重要人物祝维沙,祝剑秋面对记者表露出的困惑与无奈仍让我们百感交集。“二祝”都是为了自己的产业理想,却为何都被淘汰出局? 上市公司究竟是对集团公司负责,还是对股民负责? 谁是真正的赢家? 祝剑秋黯然离开他为之奋斗9年的方正科技。身为最大股东的祝维沙,却没能进入董事会,从而失去了话语权。方正集团因再一次人事纷争,声誉  相似文献   

9.
企业频道     
方正结束王选时代张旋龙出任董事局新主席方正集团证实,王选已经辞去了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他在方正系中仍保留的职务是方正电子公司董事,他还象征性地担任着方正控股首席科技顾问一职。接替他董事局主席职务的,是方正集团总裁张旋龙。“他早有退意,”方正说。  因为王选在方正多年来绝对精神领袖的地位,他的辞职仍给员工一定的心理影响。“王老师人真的很好,”方正员工昨日仍不时表现出淡淡的伤感。王选淡出方正控股0418-HK没有产生利空效应。1月29日0418在香港股市的表现波澜不惊。成交1774000股,以0.72港元…  相似文献   

10.
《英才》2001,(9)
2001年5月11日,裕兴举牌方正科技,一场资本的争斗拉开阵势。 5月30日,方正集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免去祝剑秋方正集团副总裁职务,指责方正科技2000年年报构成虚假陈述等几大过错。 6月8日,祝剑秋向方正科技董事会递交辞职报告,辞去方正科技所有职务。面对解职与辞呈,方正集团无疑将内部的人事纷争公开化。有人说,祝剑秋是资本意志的牺牲品。曾做过媒体记者的祝剑秋并未利用媒体为己辩护,相反拒媒体于千里,但对一些媒体评头论足的文章,祝剑秋始终认为是不够深入的,为了澄清媒体上的诸多误会和事实真相,他于7月30日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1.
原野 《中外管理》2004,(7):84-85
方正“精神领袖”王选曾说:“方正是‘骂’大的。”的确,方正几乎每两年便爆发一次诸如:权力纷争.盲目扩张.陷入困境.高层离职等负面事件。但无论外界怎样猜测,方正高层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今年4月,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率全体高层突然出现在北京长城饭店与媒体高调见面。曾经沉寂5年的方正再度引起外界关注:导致方正长期权力之争的病根解决了吗?频频发生的人事肥皂剧能否就此落幕?……疑惑与不解,吸引本刊独家专访了“重出江湖”的魏新。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研究》2008,(7):42-42
6月3日,一场以“中国方正,冠军之选”为主题的方正科技2008年暑促发布会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召开。方正科技总裁祁东风。助理总裁丛有江.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微软OEM事业部市场总监常红女士等高层领导悉数出席。  相似文献   

13.
“方正在数字出版的内容、技术方面已经有八九年时间的积累,在数字出版领域方正仍将保持领先地位。有了软件技术和内容的支持,方正希望做中国的Kindle,领跑国内的电子书阅读器市场。”方正集团高级副总裁、方正阿帕比董事长方中华告诉《中国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经观 《企业文化》2010,(2):44-46
方正集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近30年发展历程的样本。 “每天1个专利,近3年下来上千个专利。这也许正是方正从40万资本金发展到几百亿资产的内在道理,或许可以让我们理解到方正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尹生 《公司》2004,(5):24-24
4月5日,原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宣布加盟海信,与他共同“出走”的还有近50位方正科技PC部门的技术骨干。日前,周险峰已就任海信数码董事会董事、海信数码CEO。  相似文献   

16.
易中胜 《基建优化》1994,15(2):10-12
几家地产股的财务分析易中胜(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丰厚的利润,吸引众多的投资者跃跃欲试.投资房地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拿出资金买地盖房,二是购买某家地产商的股票通过收购,投资房地产.当今出现的“宝延风波”和“万申风波”已揭开中国企业收购企业...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初<知识经济>杂志第2期发表了记者李立宏采写的<方正科技总裁更迭真相调查>,从而引起了很长时间媒体对于方正集团层变动过于频繁的关注.如今尘埃落定,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分析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8.
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科技"),是方正集团旗下的内地上市企业,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之一.它始终保持着经营稳健、适度扩张、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方正科技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全程服务"的品牌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方正微型计算机于2002年3月荣获“国家免检产品”以来,本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改革,提出明确的经营策略,使方正科技的业务蓬勃发展,目前已连续5年名列国内PC市场前两位、排名亚太十强,并于2002年第3季度进入亚太前五位,2003年第3季度台式PC总体销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名的行列。同时,方正科技连续多年保持业界平均水平两倍以上的同比增长率,2003年总体销量超过150万台。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北京)》2004,(5):108-108
撤销总代理、设立区域代理是目前很多企业进行渠道扁平化采用的手段。而方正科技则经历了从“扁平化渠道模式”到“CDP渠道发展伙伴策略”再到“三网合一”的营销战略转变。方正一直是扁平化渠道策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确实从这种扁平化渠道体系中尝到了甜头。目前,方正科技主要通过全国的7个大区和32个区域公司直接对遍布全国的1500余家代理商以及200余家专卖店进行管理。即从方正科技到最终用户之间只有一级渠道。由于渠道层级少,方正科技能掌握大量一手的客户动态,对客户需求能快速响应。尽管如此,完全扁平化的实现目前尚存在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