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法与金融学对转型经济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对法与金融学发展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表明:一方面法与金融学对转轨经济中的许多经济现象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解释,并成为进一步研究转型经济的重要"利器";另一方面,这也促使法与金融研究范式自身的重要转型,进而丰富法与金融理论体系以及它与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傅娟 《财贸经济》2022,43(2):18-38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司财务契约理论研究范式经历了三次转换:由外生性的新古典完备财务契约范式转换为内生性的完备财务契约范式,再转换为内生性的不完备财务契约范式。而作为最新的研究范式,不完备财务契约研究也先后经历了静态控制权理论范式和动态控制权理论范式的演进。内生性不完备财务契约研究范式将交易费用、制度、产权、契约等因素正式纳入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视野,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研究范式内生的制度性缺失。该范式也大大促进了我国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为解决经济转型阶段我国公司尖锐的财务冲突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和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谢东鹰 《商业研究》2006,(13):178-183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着诸如贷款难、农村资金严重外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以及农村商业金融匮乏、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产生矛盾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金融的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因此,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始终贯穿竞争型、市场化的主线,建立我国以农村商业金融为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政府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农村金融进行制度支持和恰当监管。为了拓展农业商业化融资渠道,应通过立法实现农业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立法使农业资源商品化,具有流通性;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orporate finance. Sustainability is a well-established concept in the discipline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business ethics. The paper uses a broader definition of what is called “the firm” to pinpoint sustainability to the finance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finance i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nd behavioral finance. Four criteria ar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basic differences. First on the order is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definition of the firm is reconsidered by integrating behavioral aspects and by expanding financial analysis to a three-dimensional goal setting. Secondly, a closer look is taken at the assumed behavior of economic agents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applied methodology. The shareholders paradigm is discuss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rowing stakeholder importance. Finally, the fourth criterion deals with the different ethical framework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inanci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6.
Given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on the field of business, the opposition of the standard economists to the inclusion of moral factors in economic decisions provides an intellectual resistance to the ideas of many business ethicists. Etzioni (1988) offers a theoretical alternative to the neoclassical model, an alternative that includes a moral dimension. This article: (1) highligh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zioni's proposed model and the neoclassical economic paradigm; (2) describes and critically evaluates Etzioni's proposed theory in view of his objective of synthesizing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with a duty-based morality; and (3)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Etzioni's proposed paradigm for the field of business ethics.Diane Swanso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t Robert Morris College i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She is also a doctoral student i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 at the Katz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相似文献   

7.
马震 《商业研究》2020,(2):44-51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paradigm postulates that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ing full transparency help consumers with their decisions. We challenge this assumption and address criteria that good consumer information needs to fulfil. Based on the findings from research in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good consumer information include transparency, comprehensibleness, and comparability, whereas quality—in terms of clarity, fit to personal needs, and verifiability—represent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good consum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hat consumers currently receive hardly fulfils these conditions which, in turn, considerably hampers the trustworthiness and usability of this information. To mitigate consumers’ information problem and to recover the idea of the information paradigm, we suggest to extend the information model and to integrate the idea of collective consumers, to establish product testing principles, and to implement controlled minimum standard for (financi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注意力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开启了行为金融学新的研究范式,并对金融资产定价和财务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实证研究中如何科学测度投资者注意力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竞争性信息的干扰程度、信息的显著和易处理程度以及交易特性三个方面对投资者注意力的测度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重点在导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三方面指标的优缺点、注意问题及其适应范围,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在滞后2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进口和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金融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大大高于自身影响,这和金融本质上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的地位是相适应的,进口和出口对金融的预测方差误差影响很小。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存在某种冲击,但相互之间的影响在短期有轻微反应后,长期是平稳的,我国的金融体系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11.
Religion penetrates deep into our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but its significance in developing marketing theories has rather been disregarded. Islam has well-established business,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and its influences are interwoven with the daily life of Muslims. Therefore, it is vital for the companies to comprehend the impact that religion makes on Muslim societies before designing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Off late, Islamic perspective has been well appreciated in the form of Islamic banking and finance, with many wester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corporating Islamic ideologies in their oper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Islamic values in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theories, specifically promotion mix management. This study argues that Islam offers a parallel paradigm of conducting business and proposes a distinctive set of principles that can conceptualize the marketing field in its own inherent manner.  相似文献   

12.
冯燕 《财经论丛》2008,(3):73-77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三个方面对中美企业的财务控制权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融资结构与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董事会结构与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总结出我国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改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控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客户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工作重心,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客户财务管理的四大功能即赢利分析功能、预算和预测功能、成效管理功能以及财务工作地位和形象的重新塑造入手,提出了客户财务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大挑战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新建立管理流程和内控制度,同时企业需要以财务部为中心对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重组。客户财务管理的实施使得财务管理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农村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剩余流失是当前湖北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层次全面构建多元化的湖北农村金融市场。使湖北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5.
协同性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趋势。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正向的区域金融集聚或区域经济增长冲击最终都将带来相互的正向响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滞后期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均需注重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财政下加强农村财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秉坤 《商业研究》2002,(14):113-115
公共财政理论的确立 ,要求我们切实树立公共财政理财思想 ,从过去重分配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督、重微观轻宏观的传统理财模式 ,向强化宏观调控、宏观管理和财政监督转变。就公共财政下农村财源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通过对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资源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主要体现了金融的主体功能能力,金融机构的微观盈利能力则体现了金融部门的攫取能力;金融资源动员能力的提高会增强金融系统对高风险创新活动的包容性,金融机构攫取能力的提高对低端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则会使金融系统倾向于支持低风险技术创新。另外,东部地区虽然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但金融部门市场势力也更强大,对实体经济的攫取能力也更强;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稀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主体功能能力仍处在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应着重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金融系统的主体功能能力;东部地区则应强调市场改革,适当削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势力,抑制其攫取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根源在于人们的需求,它不仅对中国农村社会文化具有很强的嵌入性,而且与农村社会秩序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性。结论的政策涵义是:压制、取缔非正规金融的行为不可取,强制性地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行为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放松管制,引导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杜善重 《财贸经济》2022,43(2):68-82
非家族股东治理能够有效助力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因而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能够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促使非家族股东积极参与家族企业治理。基于此,本文以代理理论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数字金融对非家族股东治理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弱化家族控制与强化传承意愿,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拓展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创业型、融资约束较强、位于金融监管程度较强地区的家族企业来说,数字金融对非家族股东治理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数字金融对异质性非家族股东制衡度存在差异化影响,即相较于外资股东与机构股东制衡度,数字金融能够强化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对家族股东的制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促进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数字金融视角探究非家族股东治理的动机,丰富了数字金融与非家族股东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