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有篇文章见诸报端,说在香港市场上很少有大陆本土品牌,即使有,也与世界品牌的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作者非常感慨地说,中国的企业为什么都不出去?  相似文献   

2.
杨光 《中外管理》2005,(6):37-37
人类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居然能发明出比喻。几千年的事实已经证目月.理解、感悟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往往不是盯住它本身不放,而是要适当游离目光,换一个焦点,换一个角度,通过联想迁移,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最终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3.
资讯/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7,(21):18-18
谭旭光的新挑战 《动力枭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汽车产业里的陌生人如何把一家发动机生产企业一步步变为拥有中国重卡行业诸多核心重量级企业的过程。几十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几乎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展开兼并重组,而行政划拨、“拉郎配”的故事倒是时有发生。“拉郎配”不仅给企业曰后的经营留下无穷后患,也造成了今天有二三十家汽车企业各占一个山头,相当一部活不好但也死不了的局面。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聚集汽车生产企业最多的市场,资源被浪费、竞争力在内耗中虚弱。  相似文献   

4.
读者点评     
阅读余心言先生的《把员工培训抓起来))(200812),使我进一步增强了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不谋而合的是,本人所在的企业,正按照余先生提出的办法“苦练内功”—开展员工大培训。余先生的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大白话”里寓深意,对企业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活力论坛”栏目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开办此栏目的初衷是利用《企业活力》杂志这块享誉国内经济理论界的舆论阵地,展示中原地区高校经济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培育实战型的经济学家,提高经济理论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打造“论坛经济”品牌,形成专家、科研、企业三位一体的资源优势,为中国入世后的宏观经济战略和微观市场战术而鼓与呼。基于这种良好的愿望,首届“活力论坛”于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河南省焦作工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省高校的财经类院、系、部所及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者等50多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展示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宣讲论文、交流思想、传递友谊,围绕WTO与河南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与提高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战略、高校经济研究与管理类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多角度研讨。本次论坛中,专家学者展示了新的经济环境下的研究课题,有的成果有很新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有的是研究区域经济,有的是研究行业经济,有的是研究产业经济和市场经济,涉及管理新思维、营销新思维、改革新思维等等,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可操作性。与会者普遍认为,以这种财富论坛的形式来促进经济理论的研究很新鲜,很实用,能打造一批经济专?  相似文献   

6.
读者     
好了伤疤忘了疼读者草根谭《房地产导刊》六月刊的封面话题"静观房流感",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把脉前五月楼市,并提出开发企业仍沉浸在卖方市场高温而不察觉,流感病毒便将入侵肌体,损害健康。我十分赞同,在行业呈现出发烧状态时,需要一剂退烧的良药,一种理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英才》2012,(3):10
新浪微博《英才》杂志微博互动地址http://t.sina.com.cn/talentsmag欢迎读者在线互动《李东生:TCL卡位战》意志坚强胜所有的成功都有一定道理。(1月31日11:38)有品味的生活这种方向的选择,本人觉得很好。(1月31日11:37)皮笑肉不暴击手机、电视,面面俱到。(1月31日11:34)尽职的海棠卡位战,令人深思啊。(1月31日11:33)  相似文献   

8.
郝文 《企业文化》2010,(2):9-11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提升和打造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品牌怎样在国际市场影响力极低的情况下,闯出一条生路来,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的品牌专家Aaker认为:"任何一个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是以品牌形式存在的无形资产。"可是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占249席、法国占46席、日本占45席、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仅占4席。科特勒去年来华呼吁道:中国企业要想壮大起来,就应该走品牌之路。我国企业也可多多考虑如何在品牌规划中纳入公益营销,如何使其成为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的一项新利器,改变以往纯粹的商业性营销策略,重视品牌公益形象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新质量》2001,(12):21-21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标准化》2006,(10):54-55
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群 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但市场占有率却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的比重不足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即使像“海尔”这样企业,海外销售额不到10亿美元.只占其销售额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读者     
《经营者》2011,(2)
恰当时间发出的恰当疑问中国汽车牛市的顶在哪里,贵刊1月封面故事《问顶》在恰当的时间提出了恰当的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数字答案,蕴含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各方人士给出的答案是万花筒,从中可以看出谁乐观、  相似文献   

13.
凌平 《经营者》2004,(7):6-6
<正> 外资零售巨头一打喷嚏,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就得发抖!以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巨头的实力,能够使任何一家中国生产企业迅速发展或者关门歇业。以往的中国生产厂商的竞争逻辑是,厂商密切监视其他竞争品牌的一举一动。一切定价策略,品牌定位,几乎都是水平式的竞争。零售则扮演销售机器的角色,彼此共生,分工清晰。然而眼前生产厂商面临的更大挑战,却是大型零售渠道。像家乐福,有资格和厂商讨价还价,甚至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与厂商抗衡;世界零售  相似文献   

14.
贾可 《经营者》2013,(8):126-128
11953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正式轰轰烈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5.
读者点评     
《中外企业文化》2010,(4):80-80
“精华荟萃”栏目多有企业的高招妙计刊发,令“精华”闪光,为读者提供“营养美食”。第3期中《市场开发的“五市诀”》即为一例。此文虽长了一些,但“精华”的特色还是很鲜明的。一是题目耀眼,有一定吸引力;二是内容简练清新,“研市、抢市、攻市、精市、成市”,这“五市诀”一目了然,好懂好记,  相似文献   

16.
纵观本土企业,会发现仍然有那么多本土企业在心安理得很滋润地为强势品牌“做嫁衣”,仍然有那么多的本土品牌价格比强势品牌低得多却无人问津!是什么铸成了本土品牌无法摆脱高质低价、大路货的低劣形象?是什么阻止了本土品牌成长为全球强势大品牌的努力和步伐?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12,(1):4-4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变革者,是因为他们不敢明确陈述事实,不敢把自己的问题毫无保留地都摆到桌面上来,不敢让团队意识到已经无路可走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世界》2008,(1):44-45
曾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电熨斗品牌,合资3年后市场份额骤降至20%多。10年前与法国SEB合资的上海电熨斗总厂副厂长老邓日前在京开会时,以该厂合资的“惨痛经历”为例,劝告那些正与外资谈合作的国内企业,不要轻易让外资控股。  相似文献   

19.
孙鹏 《经营者》2011,(23):17-17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你们每一期的杂志我都会抽取时间仔细阅读,去看你们指点中国汽车产业这片江山,感受你们真切文字中书生式的激昂,惊喜于你们为中国汽车产业探索出的道路,思考着你们对自主品牌提出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读者点评     
《中外企业文化》2009,(7):78-78
严慧 令人回味的一堂课 第六期就像一位传道授业的老师,先以《在反思中前行》破题,再把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内企业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清晰实用的文化框架、如何理解并落实“人本管理”本质要求等内容,如行云流水般地一路讲下来,令听者咀嚼再三,回味良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