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曾国藩"师夷制夷"思想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林则徐和魏源的影响以及个人思想认识的转变中形成的。后期他通过制造火器战舰、养兵练兵、广求贤才等措施使其思想付诸实践,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其难以脱离"中体西用"的桎梏,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制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晚清之际,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的开明士大夫开始觉醒。他们一方面固守传统文化,一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试图在中西文明中找到契合点,以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社会秩序。从"经世致用"到"师夷长技以制夷",既是受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本位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李小青 《魅力中国》2011,(2):300-300
《弘明集》是由南朝齐梁时代人僧佑所编纂的一部佛教书籍。而弘明集中论夷夏的文章,是中国思想史上将“夷夏”作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第一次认真地比较辩论。学术界对弘明集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于这几个方面,其中最多的是研究儒佛道三者关系以及夷夏之辨,由此可见这也是弘明集中相对更能体现时代意义的两个问题。本文就针对现如今对“夷夏之辩”的研究做一个浅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正>"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言中提出来的。他指出,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向西方学习,并非学习西方的一切,而是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先进的东西;所谓"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使中华民族立于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是海天相望的近邻.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明清两代内地蟒袍、锦锻、面料等丝绸诸物,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服饰鲜丽,衣袂飘飘,颇受虾夷人欢迎而称之谓“虾夷锦”.至今还珍藏在北海道博物馆中,日益受到当地人们所青睐.……  相似文献   

6.
传承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命脉 战后台湾航空制造业的另一主要技术来源传承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大陆. 自中国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出向西方学习、"科学救国"的主张.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推行洋务运动,引进大量西方先进技术.甲午战争满清政府战败后,由光绪帝为领导,康有为、梁启超规划的新政里,也有一部分希望藉助西方科学思想与制度来改变旧制.五四运动时期,胡适等人倡导"民主"与"科学",希望实现民族独立、富国强民的远景等.这些历史经验显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技文明的认同与渴望.  相似文献   

7.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御侮图强方案.《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维新派在《海国图志》的影响下,掀起了维新运动.维新派提出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全面变法、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更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进步.在维新运动期间,从维新派领袖、维新思潮及维新变法内容看,《海国图志》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刘德增 《走向世界》2009,(10):88-89
在古文献中,最早的山东人被称为"夷"."夷"有二义,一指远古时期华夏族以外的所有部族,此为广义;狭义的"夷"仅指东方之人.  相似文献   

9.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两国数学文化的交流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近代以来,中日共同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与侵略,日本经历明治维新迅速富国强兵,而中国也进行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两国的数学文化交流也与以往不同,极具时代特点,其历程与影响值得进一步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是宁波人最忠诚的信仰。读书风尚的形成,可以上溯到夷越文化向吴越文化更替时代。在两汉时代已经出现著名的读书人,他们的故事讲述至今。如严子陵,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慕仰严子陵贤能,政权建立后想请老同学辅助,但严子陵心慕清流,独钟富春江山水;而他的选择却也成为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典范,他的高阔胸怀与气度,赢得了历史上堪称奇观的题咏,其中有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时还涌现了  相似文献   

11.
杨旸 《黑河学刊》2000,(4):87-93
中日两国是海天相望的近邻.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明清两代内地蟒袍、锦锻、面料等丝绸诸物,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服饰鲜丽,衣袂飘飘,颇受虾夷人欢迎而称之谓“虾夷锦”.至今还珍藏在北海道博物馆中,日益受到当地人们所青睐.……  相似文献   

12.
义宗伯夷?     
你们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果真好"义",看看两个可怜的老头子饿死竟然不悲伤?还有力气要"义"的大旗? 武王率领八百诸侯东征纣王的路上,两个老头子窜出来抱住武王的马腿,说,你老爹(刚死掉)还没入土你就要大动干戈,你眼里还有"孝"字吗?作为一个臣子,却要去废掉自己的国君,你眼里还有"仁"字吗?左右准备动粗,姜太公制止道:这是义人呢,把他们扶到一边就好了.  相似文献   

13.
"改土归流"(1735年)是鄂西土家族于清朝雍正年间的重大社会变革,通过社会变革,废除了土司、土官世袭制,改派流官.由此而打破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令.各地区之间相互往来、自由交际,汉民可以随意出入土家族地区,并从事贸易或置产.与此同时,清王朝又推行"以教制夷"的政策,于鄂西土家族境内修筑庙宇,大兴科举及办义学与增加学额,其教育由恩施府学宫扩展到各县学宫.从文化艺术之角度而言,特别是南剧艺术,则由士王宫、施州营逐步转向民间,于是土家族文化艺术便与中原文化艺术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这便是促进南剧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14.
任银睦 《走向世界》2011,(35):31-31
早在七八千年以前,青岛地区也拥有与其他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地区一样的史前文明。作为目前所知的青岛古文化的最早源头——莱夷文化,北阡贝丘遗址所展现出的北辛文化,与三里河遗址展现出的大汶口和龙山文化,以及东岳石遗址所展现出的岳石文化,它们有着自己的发展序列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其中的许多文化元素纵贯整个青岛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面对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力应对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回答不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时代课题.进行文化选择,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中有关理论对文化身份对童文学译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文化身份制约了儿童文学翻译,影响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然而,文化身份的制约不是决定性的,译者的主观文化态度、不同文化间的相互需求也会影响儿童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7.
"华夷之辨"是古代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之间关系而衍生出的思想。日本近世文人在"夷夏之争"的理论思辨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力图在中华思想的框架内,摒弃对于日本文化的自卑心理,树立日本也可为"中华"的独立意识。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无疑对日本国家主体意识的树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民族发展史上,俺答汗和固始汗是两个最为著名的蒙古族汗王.他们都发兵进军西藏,挽救黄教,赠封达赖、班禅,弘扬黄教,在黄教发展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 "蒙古敬信黄教,实始于俺答".俺答汗在青海修建仰华寺,邀请三世达赖喇嘛举办法会,黄教从此传入青海.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提出的新见,也非常符合青海蒙古族发迹和藏传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特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释魏源和洪秀全对于西学、进化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论述,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梦进行复兴。魏源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器物方面的介绍;洪秀全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基督教的介绍,二人的介绍都使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进化思想方面,二人都主张中国传统的变易观,主张通过逐渐发展的方式改变中国的落后形式。二人虽然在政治制度上都主张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形式,保留帝制和皇权,以适应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形式,但是也加入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民主成分。在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在客观上消解了封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