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张传单驱走了一缕冷风、一丝寒意,带来了冬天的一份温暖,我们的"扫街"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一次体验,一种成长"扫街"的开始是我成长的开始。作为2014年入职的新员工,这还是我第一次经历"扫街"。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体验,体验顶着刺骨寒风向每一位乡亲走去,体验着放下自己的胆怯向每一位乡亲递上我们的宣传单,体验着主动与人交谈,向每一位乡亲介绍自己。在这一次的"扫街"中,我也在一点点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我生长在山路十八弯的小山村,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工作,上班的地方时常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进来坐一坐,看一看,问一问信用社的变化。原来,老人是我们的老前辈。很快,我就和老人熟络了,闲暇时,他会跟我们讲一讲"那时候"的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话说洪岭信用社成立于1954年9月,成立之初,我就是社里的一员。社内的家当都是我们自己置办的,一张  相似文献   

3.
初到小贷中心,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扫街"是拓展业务的唯一法则。突然的造访,很容易激起客户的反感情绪,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客户的不相信、不待见,有的把你晾在一边,不理不睬,有的直接回答不需要,更有的甚至往外赶。但事实上,客户给你冷遇,是因为客户不了解你。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的造访,随着客户对我们产品的了解和认同,他们的态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的甚至可以成为长期合作的伙伴甚至朋友。每当接到客户的咨询电话,我都如获至宝,做好记录,准备下一次的拜访。原以为"扫街"不过如此,客户种种冷眼不过是"耸人听闻",这么多有意向的客户,难道还能完不成任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有意向的客户并不  相似文献   

4.
相信每一位在农信工作的伙伴们都经历过"扫街",在"扫街"服务中,我们走向乡村地头,走进田园小院,走到农民身边,走进客户心里,感受着最真实、最质朴的客户,收获着工作的喜悦。这样"接地气"的服务,让农信真正站在了广大农户中间,树起了乡间田野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各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在日常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应时刻绷紧防范诈骗这根弦,切实保护客户财产安全。一天下午,一位老伯到柜台问询信用社办贷款需要哪些手续,说是要贷款买白银,可以赚很多钱。一听说买白银,我立刻想起自己也接到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遂昌县蔡源乡农民项友乾育树苗10年,为当地造林提供了100多万株优质壮苗,获得2万多元收入,被当地农民称为“绿色先锋”。 老项听到人们对他赞扬时,总是感激地说:“没有‘山村财神’的扶持,哪有我老项的今天!” 老项所称的“山村财神”即蔡源乡信用社。 早在1979年,老项被一场大病缠了三年,成为全乡有名的困难户。1982年,信用社主任老王获悉王村口林业站要发展育苗户,心想,蔡源乡荒山多,育苗造林不但可以致富,还是造福后代的大事。当晚,他来到老项家,动员老项育苗。头两年,由于圃地选择不当,又缺乏育苗技术,失败了。信用社主任老王一边上门安慰,一边又贷款1400元鼓励老项重新育苗,还请来林业技术员帮助指导。有一次遇大旱,老王一边放款支持老项买来灌水设备,一边和老项一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大学毕业加入农信社,被分到了我们县最偏远的山区小社。最初的工作就是下乡"扫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感觉特新鲜,每天跟在师傅后面到处跑。我们俩开着辆破奥拓,在大山深处来回转悠,车里放着师傅爱听的眉户戏,两边车窗都开着,眉户戏的调子在田野里回荡着。师傅姓王,是个资深的老农信人,平时少言寡语的,但是一到了村里就成了个"人精",显得很"贼"。村里的每个人他都认识,老哥老弟大爷老嫂子地叫着。每个村民看到师傅也很热情,有的给递根烟,有的说:"今天中午来家里吃饭吧,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有的信用社主任在公众场合介绍本社情况时,出言习惯以“我”代替信用社。如我有多少职工,今年存款净增多少,贷款增加多少,利润多少,明年我打算开拓几种新业务……,乍听起来,似乎不是在介绍本社的工作和计划,倒象是在谈论和盘算自己的家业。作为信用社主任,能够做到视信用社为家,应该说是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但是,“精神”不能变为“物质”,不能把所领导的信用社当成自己治理的私有家产,不能以个人占有者的姿态摆起一副“家主人”的面孔,这应该是普通的社会常识。作为信用社主任,我们并不否认其个人…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用心付出时,内心缓缓淌过的那一股暖流。——题记小柜员姓胡,叫胡靓,是一名退伍兵,在湖南临澧县新安信用社工作。大概因为人长得帅,名字中又有一个"靓"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信用社老老少少都叫他"靓哥"。靓哥很忙新安镇有近5万人口,是全县数一数二的老镇、大镇。信用社矗立在  相似文献   

10.
"信用社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好银行。"一句质朴的话道出了李大伯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某日上午10时左右,柜员张文梅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一位名叫李如让的老大爷提出银行卡挂失申请。张文梅在办理挂失业务时发现该银行卡的户名是"李沛烨",银行卡内款项是政府补贴孤儿款,银行卡内的7500元补贴款已经被别人取走了7000元。认真询问后,张文梅知道了详情。原来,李沛烨是老人的孙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李如让是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成为了信用社的一名"合同工",一晃在信合巳当了四年保安。回首这几年来,从我工资的变化便可看出当地信用社的大改变。初到信用社,除掉单位给交的"五险"外,开到工资卡上的工资是1000元,到了年底,便涨到了1500元。到201 3年初,我这名"合同工"的工资增长到了2500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编辑老师:你们好!我们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工作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法律问题:我县坪上镇镇办企业新邵二水泥厂于1999年1月至2000年4月间因生产周转急需,先后动员其9位职工到我单位下辖的坪上信用社贷款24万元,该9人各自以建、买车为由出具了贷款申请报告,立了借据,信用社向他们发放了贷款。在后来的贷款催收过程中,信用社才知晓9位借款人改变了借  相似文献   

13.
算盘·乡音·楼梯山西亓祥平算盘不甘寂寞追寻着那份理想高唱一曲声声不息的歌不折不扣不卑不亢上下求索悲欢离合虽被命运拨来拨去却依然性尽职守分毫不爽乡音小的时候乡音是外婆的笑语拳拳呼唤声声叮咛长大以后乡音是信用社里清脆的算珠声一边是苦练一边是攀登如今哟乡音...  相似文献   

14.
在银校念书时,就对信用社不陌生。那是因为我花费的钱是堂兄出的他是家乡农行的行长。最初不过山旮旯里一信用分社的小会计而已。  相似文献   

15.
滴水情释     
“为什么不能贷款!”老孙头一手拍在了信用社的柜台边。“大爷,对不起,按规定您不符合贷款条件。”柜台内的小李回答道。“信用社不是帮助咱老百姓的吗?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去哪儿啦?”老孙头已经怒气冲冲,小李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汪主任!”随着小李的叫声,一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微笑着说:“大爷,你的话我听见了,信用社的确是帮助老百姓的,你回去吧,明天我下来看看,好吗?对了,你住哪  相似文献   

16.
“我打一个电话,人家马上就会把钱送过来,要多少送多少,而且利率只有1分左右,比信用社高不了多少。”这是我们最近在苏北施河镇进行调研时,一位于姓木制板厂“老板”对当地盛行的民间金融进行的“精彩”描述。  相似文献   

17.
更名不改姓     
靠山屯的王老蔫一边平整场院,一边偷着乐,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乐啥呢,老蔫?"李大明白背着手走过来,问道。"这不,刚听说信用社要变成商业银行啦……""信用社变银行,对咱老百姓未必是好事!"李大明白打断老蔫的话,"你想呀,银行那是讲经济效益的,还能像以前那样帮衬咱们  相似文献   

18.
信用户     
那是我参加信用社工作的第一年,我在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山区小社当农金员(现在都叫信贷员)。那年3月份,全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评选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根据评选要求,凡是在信用社贷款能按期还本付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都可评为信用户,并由镇政府、村委会和信用社敲锣打鼓送去“信用户”的牌匾。相反,那些拖欠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则会收到我们的催收还款通  相似文献   

1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信用社已工作34个春秋了。回顾我由一个普通农村青年到参加信用社工作以来的经历,虽没做出惊人的业绩,但我热爱行、社,热爱我为之奋斗多年的农金事业,这份痴情至今未变。 我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4月参加信用社工作的,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难,我所在的信用社只有我和会计两个人,没有房子,只好和当时的公社办公室在一间屋子里办公,社里的财产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年年亏损靠银行补贴过日子,在那个年代不休星期日和节假日,每月工资也只有29元,其它就一无所有了。但我从没算过这些经济小帐,只知  相似文献   

20.
因你而骄傲     
<正>在信用社上班,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客户,也会看到不同的故事。今天在柜台前发生的一幕,让我的心情悲喜交集,悲的是一位平凡母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喜的是我们信合员工善良的心地。像往常一样,我正为储户复印身份证,柜员张秋硕喊:"景哥!你帮大娘输下密码呗!"我心想这样是违规操作,单位早已下发文件,不允许我们保安人员代输密码或代签名字。我决定先过去了解一下情况。大娘说:"我真看不见,求你帮我一下。"见大娘着急的样子,我只好先输了密码,正准备向秋硕讲这样是违反制度的,转身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