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产业定位分析 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能够更多地创造就业岗位,更大规模地吸引就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间接的为相关产业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机会.在国际上,旅游业是最大的就业部门.世界旅游理事会在1993年就经统计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作为一个整体雇佣了世界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上创新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  相似文献   

2.
高亚芳  李彦伶 《发展》2006,(1):26-27
旅游产业定位分析 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能够更多地创造就业岗位,更大规模地吸引就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间接的为相关产业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机会。在国际上,旅游业是最大的就业部门。世界旅游理事会在1993年就经统计指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拓宽了就业渠道,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九五"以来,每年有800多万新增劳动者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又可谓是焦点中的焦点.虽然国家为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状况,但是在大学生就业中还是存在一些不为人所觉察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不平等;就业待遇不平等;就业安全保障不完善等.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唤起大学毕业生的权利意识,也呼吁国家能够尽快调整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吕凯 《宁波通讯》2013,(17):28-29
今年以来,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奉化市把大学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入实施"九个一批"工作模式,着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企业主体、毕业生参与"的工作格局,动员全市扩充新的就业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累计接收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1100人,就业1056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6%。一、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招收一批。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副总统切尼4月份的中国之行中,所谓“中国应当为美国失业负责”成为最敏感的议题之一。中国政府也许会认为,既然3月份美国就业机会出现了显增长,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结束了缺乏就业的状况,那么美国就应当停止指责中国“偷走”美国的就业机会。但我们认为,事实并不如此简单,因为3月份美国的就业形势其实并不像媒体渲染得那样好。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多,国企改革发展任务重、难度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十分艰巨.近年来,重庆市把实施再就业工程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民心工程"和"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办实事、办好事,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缓解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促进了重庆国企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下岗失业人员勇敢面对现实,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谱写了一曲曲自主择业、自强不息的动人乐章.重庆再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8.
孙彬 《改革与战略》2014,(2):124-128
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保证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公平缺失、就业方向与人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在经济发展中的非科学定位以及与之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文章认为,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重点是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扩大大学生就业机会和空间;完善就业机会平等的保障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均等性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健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机制体制,提升其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乔布斯带走了苹果的灵魂,但给人类留下了创意改变时代的种子。有这种子,人类就会充满活力,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美好生活,世界也就充满希望和未来。自2007年推出iPhone后,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改变了中国IT产业的面貌,造就了一批中国富翁,为上百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你被"收"了吗?如果还没企业要你,那就别再难为HR了,扔掉简历让我们一起创业吧!谁说创业难,难于上青天?联想的柳传志、阿里巴巴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不都过来了吗?谁说就业看学校,创业拼爹娘?一大批创业族不是正在借钱凑钱、租地攒人"自立门户"吗?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大器"早成。"好险啊"网上搜保险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一批一批跨出了校门。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上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毕业生大规模的增加,加重了就业的难度。今年,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等部门的一个政策导向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召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有八个单位介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经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主要包括选调生、村官以及西部志愿者等形式。有人称其为“新上山下乡运动”。在西部各地,已经有许许多多大学生走进农村,当上了村官或乡官。从学府到乡村,经历了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巨大变化的学子们遇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做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四川地震灾害失去了让所有灾区群体回到原就业岗位就业的可能性,而灾区建设中新的就业机会又具有较强的行业局限性,灾区不同就业群体自身拥有一些特殊要求和就业意愿,加上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四川灾区灾后重建中的就业工作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因此需要从调整就业结构方面入手研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特别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2011,(37):34-37
国际化解美债、欧债危机,中国如何介入?1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达成协议对全世界都有好处,美国经济越强对世界经济越有好处。美国消费的是全世界的产品,中国也是美国强有力经济的受益者:美国的经济强劲有力,就会使美国人能够购买中国的商品,从而带动中国的就业;中国的经济(态势良好),中国人也会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和服务,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小企业将是我国新就业机会的主要创造者。随着大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不但很难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余人员从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排出。  相似文献   

15.
刘奇 《宁波通讯》2014,(3):14-15
<正>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乘势而上、乘胜前进,运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落实第二  相似文献   

16.
就业总量长期利好,近期冲击较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显示,从长期(10年左右)来看,入世后,由于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会对增加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这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按照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40%测算,每年额外增加45个百分点的出口,就可以使国民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从而增加近百万个就业机会。入世也会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给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70多年前.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刻,经济学家凯恩斯建议美国政府雇一批人到郊区去挖山洞,把山洞挖好了之后,再雇另一批人去把那个山洞填起来——这些人有了工资就会消费,慢慢经济就启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辽宁利用外资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是有利于就业扩大的就业吸收效应,二是不利于就业扩大的就业挤出效应。当外资以新建企业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时,一般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如果外资采取兼并收购东道国原有企业的形式投资,能否增加东道国的就业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入世后的就业形势如何?有人认为入世后国外大量企业将进驻中国,需要大量的劳力,因此就业机会会大大增加。也有人认为,今后企业需求的都是具备一定技术经验的人,就业机会将很有限。为此,本栏刊发新华社记者赵华就此问题在大连市的采访稿,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魏杰 《浙江经济》2002,(17):22-23
不能因为公开就业人数的相对量的增长速度放慢,就过度地夸大就业压力,而是应该看到新形势下的新的就业机会及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