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可能维持在现有水平甚至有小幅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加快上升的情况大约量现在2010年前后;仍将保持重化工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获得较快发展的局面,但经济出现大波动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
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苗  颜世辉 《珠江经济》2008,201(5):45-51
本文认为,目前广东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恶劣等问题。提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创新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把经济从依靠低成本优势和低水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上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质量。同时要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与市场环境,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资金以及人才,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LMDI分解方法研究了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参照世界银行认定的水污染密集型产业选取了山东省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的水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经济总量增长引起了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技术效率的提高则抑制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但技术效率的减排效应在不断减弱,因此,工业结构的调整是污染物减排的重要内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左右,但其污染物排放量却占到整个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85%以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对应的工业废水、COD、石油类、挥发酚和氰化物排放量将上升或下降0.8亿t、17.1万t、61.0t、80.2t和5.9t。研究表明,未来工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将有助于山东省水环境的治理与优化。  相似文献   

4.
张叶 《浙江经济》2011,(20):7-7
浙江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产业比重偏低,影响到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增长。因此,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降低前者的比重,相应地提高后者的比重。但无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调整,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一个困难的选择是,浙江产能过剩或技术落后的产业需要转移或淘汰。不进行这样的转移或淘汰,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无法完成。但若新的产业不能与之有效培育成长,产业易呈空洞化。  相似文献   

5.
与全国相比,改革开放30年浙江具有较高的工业结构变动率和结构效益,工业化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崭新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浙江工业结构应处于一个结构变动优化的加速阶段,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行业和相对高端产业将逐步占据主导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6.
马万里 《浙江经济》2005,(22):40-41
加快浙江服务业的发展,调整服务业结构是关键。从浙江实际看,要通过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增强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彭金娥 《广西经济》2005,(10):30-31
在工业化过程中,广西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替代选择等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广西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广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西较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人为超越这一阶段,片面和过分追求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就可能出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尚未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又过早丧失的被动局面,欲速则不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广西立足地区优势寻求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通过改造和优化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素质,为促进广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四分位贸易数据,从产业内贸易形态跨国比较的视角,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研究。结论发现:中国贸易50%以上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50%以下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升级,中国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高技术产品达92.6%;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尤为低下。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分工地位,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杜鹏 《发展》2001,(5):25-26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以知识密集型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部产业的核心,成为一个国家获陂长期部分优势的最主要的来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品的总量和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下,难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础之一,目前其工业结构已面临着调整的艰巨任务。根据齐齐哈尔市重工业比重大,工业结构属典型的重型结构以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劳动窟集型产业比重次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最小等特点,建设建立科学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和确立适合齐齐哈尔情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孙明华 《山东经济》2008,24(4):112-116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10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文章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分析了两国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分析了两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中韩的产业分工既有互补性的产业间分工,同时也有产业内分工,未来将向产业间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对于我国城市来说,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有针对性发展战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郭鹰 《新疆财经》2011,(2):28-31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数据资料,对民间投资比重和三次产业的比重进行协整建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民间投资对浙江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民间投资比重上升是拉动浙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原因,从而也说明了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资本的投入;但对第二产业而言,民间投资对其的作用是反向的,这说明浙江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民间资本的投入,而是依靠政府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张琦 《特区经济》2011,(5):234-235
通过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与出口产业遭受反倾销的相关性分析,指出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也遭受到了国外大量的反倾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各自的反倾销规避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在全球兴起。在信息技术革命促进全球产业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区,下一阶段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密集区,逐步提高创意类行业任全省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而文化人才和营销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与结构,认为中国与东盟近10年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总量、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工业制成品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在对双边主要贸易产品的IIT指数测算中发现,与同质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1996,(10):31-31
什么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亦称“技术密集型产业”。凡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技术人才集中、产品技术复杂的、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都称为高技术产业。基本特点一是知识密集,二是发展迅速,另外强调人才资源及其作用。在当代主要包括:(l)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方面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好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抓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该文探讨了两种产业类型的性质和梯度关系。指出前者是一种漂流型产业,后者是一种配套和服务型产业,后者具有随前者转移而转移的特点,并以世界鞋类产业活动为实证。这种产业特点特别值得我国及各地区的产业规划者重视,以免错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对吉林省乡镇工业劳动力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和产值比重上升与下降产业的整体分析,得出结论:吉林省乡镇工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产业生产率的变动;产值比重上升的产业多为资金,技术相对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