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新通过的《鹿特丹规则》与以往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不同,它对托运人进行重新定义,单独设置了“单证托运人”这一概念,还对货物控制权进行了首次规定。《鹿特丹规则》的新规定将给FOB出口带来重大影响,应该早日做好应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FOB贸易术语频繁地应用于我国的出口贸易中,而此时FOB卖方不可避免地处于极大的贸易风险之中。本文拟通过相关案例的法律分析,以求清晰地展示FOB卖方所处的困境。同时本文试图给出FOB卖方在实务操作中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使用FOB贸易术语。 相似文献
3.
在海上货物运输中,运输合同和买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合同,鉴于合同相对性原则,卖方的救济权力无法得到保障,本文结合当前立法现状,根据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中控制权条款的规定,对海上货物控制权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控制权概念,针对我国《海商法》关于控制权概念的空白,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今对外贸易多采用FOB形式。以前,多数人认为此种术语下,卖方风险小,责任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卖方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对我国卖方在FOB下所面临的一些风险做了简要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几点应对的方法,希望能对卖方以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今各国国内法中对控制权的规定存在差异和不规范,现有海事方面的国际公约又无明确的控制权的规定,实践中极易造成混乱.在国际货物运输法层面尤其在海上货物运输法层面确立完善的控制权制度、整合该系统、弥补现存漏洞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控制权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新的有益成果不仅可为世界海运制度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海上货物运输更好的促进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控制权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其整合进行探讨.首先,从国内法和国际公约两方面分析当前货物运输领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控制权制度的现状;其次,阐明整合控制权制度的意义及其总体思路;最后,认为在国内法层面,各国应在运输法中全面规定控制权制度并与现有法律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6.
在母子公司关系中,母公司控制权的行使缺乏约束,常给子公司及其债权人造成利益损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基于合理保护子公司债权人的考虑,从母公司对子公司应负何种债务责任着手,并借鉴国外的司法实践,就母公司行使控制权是否应该受到约束,以及应该如何进行这种约束展开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对母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反思根据有限责任制度,公司股东作为投资者只在其出资范围限度内承担责任,公司以其自己的财产独立地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因此,对子公司的债务,母公司只承担有限责任,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然而,笔者借助于回顾有限… 相似文献
7.
卖方采用FOB贸易术语时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B贸易术语在出口贸易中频繁使用,表面上看通过《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卖方使用该术语出口时负担的义务少,但实际上卖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若不及时有效防范,卖方会钱货两空。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货物出口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各种防范措施,以期卖方在使用FOB出口时能够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FOB、CIF价格条件下海运货物的保险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被保险人不具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的确定尤为重要。由于涉及买卖关系、运输关系及保险关系,FOB、CIF价格条件下的海运货物保险利益的确定甚是复杂。本文提出了海运货物保险利益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并具体分析了FOB、CIF价格条件下海运货物的保险利益。 相似文献
9.
FOB合同下货物的保险由于保险利益原则而一直存在着一个困扰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在货物越过船舷前,若发生货损,由于买方对货物并不承担风险,故其对该批货物无保险利益而无法请求保险人的赔偿,而此时卖方又不是保单的合法持有人,故买卖双方皆无法请求保险人的赔偿。若货物在此期间发生货损,难道此时买卖双方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保单上的”仓至仓”条款形同虚设么?笔者对此问题有一拙见,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剩余控制权太抽象,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在此引入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控制权概念.控制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实际控制权和名义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却不能.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问题、尤其是实际控制权问题可以说是影响其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核心问题.国有上市银行当然属于现代企业,在此分别从控股股东、董事会、高级经理层这样三个理代企业核心层面上对我国国有上市银行的控制权问题、尤其是实际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得出了我国国有上市银行的控制权形式上是分散的、实际上却是向高级经理层集中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剩余控制权太抽象,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在此引入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控制权概念。控制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实际控制权和名义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却不能。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问题、尤其是实际控制权问题可以说是影响其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核心问题。国有上市银行当然属于现代企业,在此分别从控股股东、董事会、高级经理层这样三个现代企业核心层面上对我国国有上市银行的控制权问题、尤其是实际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得出了我国国有上市银行的控制权形式上是分散的、实际上却是向高级经理层集中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产权是理解很多经济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个界定颇为混乱的概念。通过把产权分解为权力和权利,重新审视定义产权的各种思路,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凸现出来,这在有关企业的研究中尤为明显。因此,明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进行企业控制权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代理权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权争夺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上有别于企业并购的另一种控制权转移方式。从代理权争夺的原因、过程和特点来看,它的财富效应与其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代理权争夺在中国证券市场已完成了数例实践,对这种金融创新进行法律规范有助于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论从产权到控制权的内在逻辑--产权的"权利"、"权力"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是理解很多经济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个界定颇为混乱的概念。通过把产权分解为权力和权利,重新审视定义产权的各种思路,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凸现出来,这在有关企业的研究中尤为明显。因此,明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进行企业控制权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出口信贷的形式之一卖方信贷,着重研究了总承包项目的卖方信贷的操作流程、特性,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对控制卖方信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国内企业操作卖方信贷项目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分享与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股东控制企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另一方面也伴随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相应地,公司的控制权收益可以分为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两大部分。为限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应当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对控制权共享收益的分享机制,增加大股东对共享收益的分享份额,同时,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强化对大股东行为的法律约束机制等措施控制大股东对公司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8.
19.
双重股权结构虽然颠覆了我国《公司法》现行的以“同股同权”为原则的单一股权结构,但因其可满足科创企业的特殊治理需求、抵御敌意收购、鼓励管理层重视公司长久发展、投入高度匹配的人力资本等优势,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获得了认可。但双重股权结构会加剧公司控制权和经济利益的背离,以及因背离程度的加深所诱发的公众投资人参与权弱化、代理成本显著增加等风险。因此,我国科创板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在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仍需建立控制权约束机制来规避控制权被滥用的风险,从而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