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满  常奇 《生产力研究》2003,(4):29-30,116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内生性的专业化分工与交易效率等理论推导城际分工的条件 ,构造出城际分工演进分阶段模型 ,并分析论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俊峰 《经济师》2008,(4):35-36
文章从分工理论的历史发展入手,分别论述了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对其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在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原理.在理论上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路径;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综述——兼论工业化的一般性与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业化具有一般性和多样性两个基本特点,这也是工业化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然而大多数理论往往不能结合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工业化,是人们未能在工业化机制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的主要原因.最新的工业化理论正在逐步扬弃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和均衡的分析方法,而从分工和动态演化的角度来分析工业化,这更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从分工演进的角度来看,工业化是一种具有路径依赖的分工演进过程,其导致工业化一般性和多样性的双重特征.未来,如何综合利用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有关分工演进和路径依赖的成果来研究工业化的一般性和多样性,并将其应用到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分析中来,是中国工业化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概念,同时期的马克思对分工与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自19世纪末马歇尔对资源配置问题重视以来,分工问题就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经济学的研究重心转向资源配置问题。随后,杨格(1928)指出马歇尔的替代是个错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才再次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了分工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新的分工及贸易现实,一些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垂直解体)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孟令彦  崔海阔 《时代经贸》2007,(1Z):29-29,31
对企业性质的研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在论述专业化和分工产生效率的基础上将企业看作分工的产物。新古典经济学在纯生产者和纯消费者两分法的基础上把企业看作一个生产函数,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分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了教育发展、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并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分工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均真实收入越高,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交易效率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可能会限制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务业理论分析框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文章首先回顾了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国内现代服务业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随后介绍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专业化演进思想可以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可能成为一条新的可行的研究与施政思路。  相似文献   

8.
蒋清海 《经济纵横》1994,(12):28-31,69
论中国区域分工格局的重塑蒋清海一、中国现有区域分工格局的弊端我国区域分工包括三大地带间的分工、大经济区间的分工、省区间的分工和省区内的分工等层次。其中三大地带间的分工和省区间的分工最为重要并最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这两种分工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已表现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斯密理论是通过拓展新的分工实现内生和自我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关于分工形式的划分推进了对于报酬递增机制的认识;杨格开创了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思路.内生增长理论以技术进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将分工和技术进步、知识积累紧密联系起来,以分工为重要分析框架论证报酬递增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吸收和发展了分工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相关模型分别依循由古典经济学开创的两种分工观进行分析,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 增长的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和充实.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发展研究——中国地理学的新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 中国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的发展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轨迹,以至目前的区域发展研究混沌一片。在纷呈迭出的各种思潮面前,我国区域发展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以区域研究为本质特征的地理学在九十年代应该承担起这神圣的使命。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按照其本质特征,可分为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